印度教

对印度教徒来说,我们在世的目的是 "实现灵魂的神性"。这一神秘的目标意味着教义和学说的多样性。印度教的基本原则不容易描述,因为它没有单一的哲学。印度教也许是唯一一个理论原则和实践如此多样的宗教。它无法追溯到单一的创始人,也没有单一的圣书作为基本的精神指南。吠陀经》、《奥义书》和《薄伽梵歌》构成了一个杂乱无章的圣典集。对印度教徒来说,宗教的基本途径是向一个或多个选定的神灵献身(bhakti)。虽然加入一个教派崇敬多个神灵的情况很普遍,但对自己选择的单个神灵的虔诚却被广泛接受。因此,大多数信徒都是多神论者,崇拜万神殿中的全部或部分神灵。在实践中,崇拜者往往以非常密切的个人关系向一个或几个神灵祈祷。

吠陀(梵语中的 "视觉 "或 "知识")是 "启示知识"。自吠陀时期(公元前 1500 年)起,这些知识就在婆罗门之间口口相传。这些知识被收集在一套文本中,据说是通过被称为 "利希"的印度圣人的听闻(shuti)而启示的。印度教徒相信吠陀经是永恒和独一无二的。

梵天

梵天是 印度教三位一体中的创造之神,象征着推动创造的最高现实的一面。他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他的妻子是学习和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她为梵天提供创造过程所需的知识。

梵天通常被描绘成一个长着四张脸和四只手的大胡子神。在流行的图像中,他坐在莲花上。他右手上半部分拿着念珠,左手上半部分拿着一本书,左手下半部分拿着一个水罐,右手下半部分则在施恩。他的面孔代表着四大吠陀的神圣知识。因此,它们象征着梵天是创造宇宙所需的所有知识的源泉。他的四只手臂代表四个方向以及梵天的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双手代表人类人格的四个方面:精神、智力、自我和经验自我或条件意识。念珠象征着世界从创造到保存、从保存到解体、从解体到新创造的时间循环。虽然念珠是印度教万神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拉贾斯坦邦普什卡的 Jagat Pita Brahma Mandir 一座寺庙供奉它。

馆长毗湿奴

毗湿奴是印度教中最受尊崇的神。他负责维护梵天创造的宇宙。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征服者对毗湿奴崇拜的起源并不确切。在《吠陀经》和雅利安人的神圣文献中,毗湿奴被列为小神。在一些普兰教文献中,毗湿奴被认为是永恒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与原始水有关,在创造宇宙时无所不在。

在印度教中,毗湿奴作为世界救世主的形象出现较晚。有一种信仰认为,善与恶的力量(神与魔)在争夺世界的统治权。当这些力量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时,毗湿奴或他的化身就会降临人间恢复平等。据说已经有九次下凡,第十次将在未来发生。拉玛(Rāma)和克利须那(Krishna)的降临相当于第七次第八次降临。毗湿奴通常被描绘成一个有四只手臂的蓝色人。他的每只手中都握着一个轮子(chakra)、一个海螺壳(shanka)、一朵莲花(padma)和一根棍子(gada)。圆盘象征着精神的力量,有 6 道光芒,就像莲花的 6 片花瓣。海螺代表原始海洋,即创造。莲花代表创造的展开,也代表纯洁和真理。棍棒拥有知识的力量,所有其他力量,包括精神和身体的力量,都来源于此。它也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武器,能让信徒走上精神之路,而不被物质所吸引。毗湿奴有一千个名字,反复念诵这些名字是一种虔诚的行为。

湿婆,毁灭者

湿婆是一个双重神,既代表毁灭,也代表再生。作为毁灭者,他被描绘成一个赤身裸体的苦行者,戴着一串骷髅项链,身边围绕着一队恶魔和蛇。作为一种生殖力量,他以林伽姆(一种阳具石碑)的形式受到崇拜。作为再生者,他的形象是一个英俊的蓝色男子,长发挽成发髻盘在额头上,手持三叉戟。与他相伴的是一头公牛(nandi)。与毗湿奴的形象不同,湿婆也象征着放弃。他以苦行僧的形象出现,独自在喜马拉雅山中冥想,坐在虎皮上,身着简单的腰布,身上覆盖着神圣的灰烬。从他的长发中流淌出印度教的圣河恒河的源头。

湿婆通常被描绘成一个不合群的人,他只看了一眼就烧死了爱神卡玛。但这一形象掩盖了另一个形象。虽然湿婆看起来难以接近,但他是一位充满爱心的神灵,会拯救对他忠心耿耿的信徒的灵魂。他的妻子是帕尔瓦塔(Pārvatā),他与帕尔瓦塔生有两个儿子:战神卡尔提凯亚(Kartikeya)和象头智慧、聪明和谨慎之神格涅什(Ganesh)。

印度教女神

印度教包括女性,许多女神都受到热烈的崇拜。毗湿奴的妻子拉克希米就是如此。排灯节是印度教历法中新的一年的开始,人们在排灯节期间特别庆祝她。它象征着成功和财富。

帕尔瓦蒂是湿婆的妻子,被视为圣母。她有两个主要方面:带来帮助的仁慈和必须安抚的强大而危险的个性。她在印度特别受人尊敬,与湿婆一起出现在寺庙和游行队伍中。

杜尔迦(Durgā)是帕尔瓦提(Pārvatī)的称谓之一,被认为是非人格绝对神的刹帝利("能量")。不同于帕尔瓦蒂总是由丈夫陪伴,她是独自被崇拜的。她被描绘成一个手持剑盾、骑着老虎的战士。她的职责是在众神无能为力时猎杀恶魔。

卡利(Kālī)总是被描绘成黑色,是湿婆的化身。她象征着毁灭和创造。她的形象常常令人毛骨悚然,嘴里伸出血淋淋的舌头,脖子上挂着人头骨花环,手里拿着被砍下的头颅,挥舞着滴血的武器。这是对神的破坏能力、世界的苦难以及万物在死亡时刻回归女神的隐喻。

印度教的仪式

- pūjā("敬")包括一系列祭祀供品(鲜花、食物、金钱等)和对神的祈祷。日出和日落时分在寺庙和家庭祭坛上举行。法会也可以在特殊场合举行,印度有很多这样的场合。在正统的印度教徒中,黎明和黄昏时分都要念诵《伽耶特里咒》(Gayatri Mantra),这是《梨俱吠陀经》中对太阳的祈祷。在家庭祭坛前对神灵的个人崇拜通常包括在圣像和家中逝者的圣像前点灯、供奉食物和洒香,同时喃喃祈祷。晚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妇女们可能会聚集在一起长时间唱圣歌。按照传统,早上烤好的第一块面包(chapātī)会送给一头牛或其他街头动物。有时也会拿出一把谷物送给穷人或鸟类。这些小的祭品和礼物可以为家庭积累功德,为今生或来世吸引神灵的眷顾。

- ārtī 是法会仪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每天可以进行 5 次,但总是在黎明和傍晚的法会中进行。在瓦拉纳西,这个仪式会在数百名信徒面前的高台上举行,从而引发奢华的庆祝活动。祭祀仪式的特点是将代表物质创造所有方面的符号献给神。花代表土,即固体元素;水代表液体元素;火焰代表热量;孔雀羽毛代表空气和运动;牦牛毛扇代表纯洁、崇高,即超越尘世和空间的一切;香和烟代表净化精神的非物质性。火焰也代表神圣的力量,信徒们在火焰的触碰下得到净化。当祭司将火焰递给他们时,信徒们会用手环绕火焰,然后将手放在脸前,以示净化和祝福。

寺庙

印度教徒去寺庙祈祷。印度教圣殿的基本形式是一个正方形的小房间,沿心轴方向排列。神像或神像居中,顶部是平顶。每座寺庙都象征着宇宙的中心,神灵从这里看守着自己的领地,并帮助他的信徒。敬拜不是一个宗教团体的工作,而是个人或团体信徒的工作,他们来到寺庙中观赏神像祈祷并献上供品。由于神完整地存在于圣地,任何接近神的供品在回到人类世界时都会带来神的恩典。只有训练有素的婆罗门种姓成员才能操纵神灵的力量,大多数神庙都由祭司管理,他们接受供品,直接将供品献给神像,然后将其中一部分还给信徒带回家。

朝圣之旅

北印度有许多圣地,它们与神的功绩、圣河之水或圣人的过去有关。purāna,即 "古代知识 "的典籍,描述了无数圣地,以及作为虔诚信徒前往圣地所能获得的益处。对许多印度人来说,朝圣是首选的旅游方式,与家人一起前往。对大多数信徒来说,朝圣需要先发愿、斋戒、徒步旅行,途中还要唱宗教赞美诗和歌曲。到达朝圣地后,朝圣者与祭司联系,祭司会为朝圣者安排仪式活动,并收取一定费用。这些活动包括parikrama(绕圣地一周)、yajna (献祭)、dhyana(精神沉思)、pūjāprārthanā(无休止的诵经祈祷)、bhajan(歌唱祈祷)。更虔诚的人会加上dakshinā(为道德事业奉献)和sevā(为社区、信徒或寺庙提供志愿服务)。有些朝圣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朝拜者,有时需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队才能一睹神像的风采,而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寺庙都是冷冷清清的。最神圣的寺庙都有一个圣水蓄水池,朝圣者在进入寺庙之前要将自己完全浸入其中。朝圣期间,在寺庙外围或在那些全年都非常受欢迎的寺庙里,可以看到摆满供品和宗教饰品的小摊。

- 查尔丹姆朝拜巴德里纳特(Badrinath,北阿坎德邦)、德瓦尔卡(Dwarka,古吉拉特邦)、普里(Puri,奥迪沙邦)和拉姆斯瓦兰(Rameswaram,泰米尔纳德邦)这四座圣庙可以增加获得 "救赎"(mōksha)和结束轮回的机会。它们遍布印度各地,其中三个位于印度北部。还有一种小型朝圣活动--"乔塔-查尔丹姆"(Chota Char Dham),在印度北部非常受欢迎,包括参观位于北阿坎德邦恒河源头的四座寺庙:巴德里纳特(Badrinath)、凯达纳特(Kedarnath)、冈戈特里(Gangotri)和亚穆诺特里(Yamunotri)。

- 昆布玛拉(Kumbh Mela ):这一朝圣活动每 12 年举行一次,以庆祝木星的旋转,吸引了数百万朝圣者。朝圣活动在位于圣河岸的 4 个圣地之间轮流进行:普拉亚格拉杰(恒河、亚穆纳河和萨拉斯瓦蒂河交汇处)、哈里德瓦尔(恒河)、纳西克(戈达瓦里河)和乌贾因(希普拉河)。朝圣时在圣水中沐浴就等于洗清了自己的罪孽。

其他北印度宗教

- 伊斯兰教除了掠夺和夺取政权,第一批穆斯林入侵者还肩负着传播宗教的使命。12世纪末德里苏丹国的建立,使一些急于与占领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富裕阶层皈依了伊斯兰教。然而,大多数皈依伊斯兰教的人都是为了摆脱他们的社会处境。虽然在莫卧儿帝国衰落之前,伊斯兰教一直在德里占据主导地位,但它在印度北部的影响力却不尽相同。如今,印度有 11% 的人口是穆斯林。在印度教民族主义抬头之际,穆斯林正试图保持低调。伊斯兰教以《古兰经》启示为唯一教条,与不断追求新事物、以个人经历为基础并对各种神秘主义持开放态度的印度教格格不入。

- 锡克教。锡克教是印度教的一个异端宗教,由古鲁-纳纳克于15世纪在旁遮普创立。它肯定神的唯一性,并认为各宗教之间需要建立和平联系。它宣布种姓制度、童婚和寡妇在丈夫的火刑柱上牺牲(殉夫)为非法。锡克教徒参考《格兰特-萨希布》(Granth Sahib),这是古鲁-纳纳克(Gurū Nānak)及其继任者直到18世纪初的著作汇编。锡克教徒占印度人口的 1.7%。锡克教男子头戴紧身头巾,头发未剪,满脸胡须,很容易辨认。而女性则不穿纱丽,而是穿salwar kameez,这是一种宽松的外衣,上身是一条长及脚踝的裤子。锡克教徒都姓辛格,意思是 "狮子",但并非所有的辛格人都是锡克教徒。

- 耆那教。耆那教的创始人马哈维尔是被称为 "提婆达多 "或 "佛教徒 "的 24 位虔诚人物中的最后一位。他与公元前六世纪的佛陀同时代。提婆达多的榜样帮助信徒从束缚灵魂与世界的幻觉中解脱出来。除了这种虔诚,耆那教徒还努力不伤害任何形式的生命。有时会看到他们用手帕捂住嘴,以免吞食昆虫。他们严格遵守素食和与仪式纯洁性相关的禁令(不穿皮革、妇女月经期间不进入寺庙等)。迪甘巴拉教派的教徒最为严谨,他们全裸生活,以示完全脱离物质世界。耆那教最初旨在摆脱婆罗门教的礼仪,不承认神职人员。婆罗门能够接管耆那教并在耆那教寺庙中主持仪式。耆那教主要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流传。耆那教的生活建议相当简朴,但耆那教寺庙却往往十分奢华。拉纳克布尔、迪尔瓦拉和阿布山的寺庙是名副其实的大理石花边,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

- 佛教。 这一宗教的一大独创性在于它出现在印度,传遍了亚洲大部分地区,引起了西方人的兴趣......然后几乎从它的起源国消失了。除了在喜马拉雅地区(拉达克、赞斯卡尔)、藏族难民和印度教低种姓成员中发现佛教外,在印度几乎找不到佛教的踪迹,这些人皈依佛教是为了摆脱贬低他们地位的制度。公元前 563 年,佛陀(觉者)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王子出生于蓝毗尼(尼泊尔)。他摆脱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认识到存在的真正本质--苦,并通过冥想发现了出路:八正道,即 "纯正的信仰、纯正的意志、纯正的语言、纯正的行动、纯正的存在方式、纯正的专注、纯正的记忆和纯正的冥想"......如此严格的要求要求僧侣生活,而第一批弟子确实是僧侣。他们在民众中赢得的尊重使这一教义非常流行。君主们最终都皈依了佛教。阿育王就是其中之一,他将佛教传遍了整个半岛。这种普及加上现代印度教的兴起及其吸收最矛盾教义的倾向,迅速导致了佛教和印度教的完全融合。佛陀本人被认为是毗湿奴的化身,当穆斯林在12世纪末夷平恒河平原上最后一批佛教寺院时,悉达多太子的教义已经经历了足够多的改革和重新审视,印度佛教已无从谈起。

- 基督教。耶稣的福音很早就传到了印度,因为传统上是使徒多马在 52 年将福音传到了印度。基督教社区在印度排名第三,拥有约 280 万信徒。在北印度,我们不得不等待欧洲传教士的到来。英国人在英国圣公会的传教相对不成功,而天主教传教士在印度东北部的部落人口中却成功得多。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阿鲁纳恰尔邦和梅加拉亚邦是印度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四个邦,75% 到 90% 的人口信奉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