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要塞

战争和领土征服使伊凡三世的统治获得成功。因此,这位勇士王子非常重视将莫斯科打造成一座雄伟的堡垒。大王子的策略很简单:用他不再向蒙古人缴纳的贡金来保护城市不受蒙古军队的侵扰。在他的意大利妻子的建议下,伊凡三世找来了建筑师马可-鲁弗和皮埃特罗-安东尼奥-索拉里(后者还参与了米兰大教堂的建设),他们重新设计了克里姆林宫的建筑。在伊凡三世统治时期,意大利人(或称 "弗莱亚辛")的大量涌入使他成为俄罗斯文艺复兴之父。我们最活跃的环球旅行者会看到米兰的斯福尔扎城堡和几千公里外同一时期建造的克里姆林宫之间的相似之处。然而,克里姆林宫是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项目:在超过2公里的范围内,3至6米厚、5至17米高的砖墙取代了木墙。摩斯克瓦河和内格林纳亚河之间的一条深沟将这个防御工事变成了一个岛屿。最后,一圈塔楼完成了整个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是俯瞰红场的救世主塔和尼克尔斯卡娅塔,以及俯瞰亚历山大花园三位一体特罗伊茨卡娅塔和波罗维茨卡娅塔。
城市的防御并没有停留在克里姆林宫的城墙上,伊凡三世发起了在首都周围建造一圈坚固的修道院,其中大多数都值得一游。它们包括达尼洛夫修道院--俄罗斯东正教牧首府的现址和前内务委员会监狱--、西蒙诺夫修道院(正在重建)和南部的新波斯基修道院--罗曼诺夫家族在17世纪登基前的墓穴。东边的安德罗尼科夫修道院里有俄罗斯古代文化和绘画中央博物馆以及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其同名的救世主大教堂。这个防御圈由2004年以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诺沃杰维奇修道院和西边的顿斯科伊 修道院完成。

莫斯科首都

伊凡三世的建筑影响并不停留在军事方面。该市一些最杰出的纪念碑是他的作品,首先是克里姆林宫内的大教堂广场。为了他的工作,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意大利建筑师聚集在一起,15世纪的莫斯科中心是威尼斯、博洛尼亚和米兰流派和俄罗斯传统的独特混合体。
首先,休眠大教堂是莫斯科的第一座石头教堂,也是克里姆林宫最大的教堂,建于1475年至1479年。它的建筑师亚里士多德-菲奥拉万蒂(Aristotile Fioravanti)也曾负责博洛尼亚的波德斯塔宫的规划,他创造了一个建筑杰作,至今几乎没有改变,成为俄罗斯的权力中心。从伊凡四世开始,沙皇在这里加冕和结婚;东正教的教主--被选举和埋葬。正是在这里,伊凡三世象征性地撕毁了使莫斯科受制于金帐汗国的条约,并宣布俄罗斯的独立。伊凡三世和他的建筑师之间的关系是有争议的:一些编年史称亚里士多德死于囚禁,因为他要求返回意大利的家而被伊凡三世监禁。
第二座可以追溯到伊凡三世的建筑是沉积教堂,建于1484至1485年间。它现在的版本是1737年莫斯科大火后的重建。
最后,由意大利人小阿洛伊修斯在1508年完成的天使长米迦勒大教堂完成了整个建筑群。它是莫斯科大王子和第一批沙皇(包括伊凡三世)直到彼得二世的墓地。在沙皇时期,为了纪念天上的民兵首领,在其辖区内庆祝军事胜利。
隔壁是伊万大帝的钟楼,也是在1508年完成的,高度达到82米。在当时,它是城市中最高的塔,现在是克里姆林宫的一部分。
这个宗教建筑群伴随着一个宫殿群,在伊凡三世统治时期没有完成。在大教堂广场可以看到建筑师马可-鲁弗和皮特罗-安东尼奥-索拉里的作品--面孔宫在他生前完成,而泰瑞姆宫则在他死后才完成。

莫斯科,第三个罗马

你可能听说过莫斯科被称为 "第三罗马"。这种说法在15世纪的神职人员中开始流行,认为莫斯科是为了保护东正教信仰,并承载着从帝国罗马继承下来的神圣意志。事实上,虽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的拜占庭在东罗马帝国手中作为 "第二个罗马 "大放异彩,但它在1453年被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为基督教东正教的主要所在地和罗马帝国的遗产创造了空缺。为了索取这份罗马遗产,伊凡三世于1472年与末代皇帝的侄女佐伊-帕拉奥洛格斯(改名为索菲)结婚。虽然她不是在拜占庭长大的,但她认真对待自己的角色,并带来了帝国的礼仪规范和双头鹰的标志,这将是俄罗斯帝国未来几个世纪的象征。伊凡三世开始称自己为沙皇,或 "凯撒",以表明他的父母亲,但这个头衔只有在他的继任者伊凡四世(被称为 "可怕的人")那里才成为正式头衔。与宗教理想主义相比,伊凡三世对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更感兴趣。因此,他利用第三罗马的意识形态,在鼓励军事创新的同时,建造大教堂。在他死后,沙皇的俄国玩弄了这种罗马和宗教的归属,莫斯科在1589年被君士坦丁堡承认为自体宗主国的所在地。1725年,改革者和西方人彼得大帝取消了对这种做法的任何提及,他认为这种做法已经过时。直到一个世纪后,在拿破仑战争的反应中,亚历山大二世的加冕才再次以官方身份使用 "君士坦丁事务的继承者 "和 "第三罗马的统治者 "这一称号。矛盾的是,"第三罗马 "在面对世界时象征着俄罗斯的特殊主义,这种意识形态在20世纪20年代被 "第三条道路 "欧亚主义者的哲学所采纳,通过宣传俄罗斯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