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种族和种姓

尽管受西方影响,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爱情婚姻而非理智婚姻,但按族群、种姓和家庭划分的社会组织有助于维持古老的传统。他们这样做是冒着被家人抛弃的风险的。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婚姻有三种形式: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或兄弟多妻制。虽然一夫一妻制是藏族文化中最常见的婚姻形式,但兄弟多妻制(几个兄弟分享同一个妻子)也并不少见。印度教不允许一夫多妻制,但一些高种姓成员仍会在简化的仪式中与第二位妻子结合。

教育

原则上,所有611岁的尼泊尔儿童都必须上学。1990 年,12 至 17 岁的儿童中有三分之一上学;1995 年,识字率为 61%,但每四个 15 岁以上的尼泊尔人中就有三人不会读写,妇女占文盲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据已知数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 年成人识字率为 59%,入学率为 84%。据最新估计,2025 年的识字率为 77.4%,其中男性为 85.8%,女性为 70%。年轻人(25 岁以下)的识字率接近 95%。人口识字率的提高是不可否认的。

妇女的地位

尼泊尔妇女的境况虽然好于印度,但并不总是那么美好。妇女的死亡率高于男性,识字率也较低。联合国和其他机构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父权制仍然十分盛行,传统的力量极其强大。在一些社区,如夏尔巴人社区,妇女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情况稍好一些。在城市里,妇女通常只能做家务和带孩子,而在农村,她们必须照顾牲畜和下地干活(体力消耗很大)。在山区,一切都更加困难,因为距离更远,地势更高。最后,当妇女外出工作时,她们所从事的工作比男人的收入低。尽管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思想观念的缓慢转变,情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但在尼泊尔导游的带领下徒步山区,了解尼泊尔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会让你有机会认识到尼泊尔离争取平等的斗争胜利还很遥远。

营养不良

尼泊尔是世界上营养不良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一祸害并不局限于山区、村庄或较为偏僻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粮食确实没有保障......在尼泊尔工作的几个非政府组织称,几乎每两个幼儿中就有一个营养不良,许多妇女也是受害者。这是因为妇女仍然受到很大的歧视,尤其是儿媳,她们在许多社区中处于家庭等级制度的最底层,往往是最后一个吃饭的人。有些人甚至在怀孕时只能吃剩饭剩菜,这对胎儿造成了严重后果。到了夏天,天气转暖,食物不易保存,问题就更严重了。

饮食习惯

尼泊尔人一般一天吃两顿饭:早上 11 点左右吃午饭,晚上 7 点左右吃晚饭。早餐是可有可无的,但如果要吃,也是很早的(大约早上 6 点)。尼泊尔人的基本饮食可以用一道国菜来概括:dal bhat tarkari。菜谱很简单:扁豆汤、米饭、咖喱蔬菜和酸奶。偶尔也会加一点肉。这道菜放在一个隔开的托盘上,中间放上大量米饭。纽瓦人用捣碎的米片代替煮熟的米饭,而平原人则使用麦饼(烤制的),但原理是一样的。家庭主妇的拿手菜是achar,这是一种发酵的辛辣调味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配方。肉类很少见,但乳制品却很多,酸奶、奶茶、乳清等都很容易让人忘记。马萨拉茶是尼泊尔的国饮。要想喝到上好的玛萨拉茶,无需购买现成的小袋装:只需在热牛奶中加入香料和少许红茶。秘诀是:将牛奶连续煮沸三次。尼泊尔有一些本地生产的优质酒精饮料,如啤酒(Tuborg、Carlsberg)、Khukhri 朗姆酒和加德满都酒厂生产的伏特加。在烈性酒中,还有拉克西酒。这种类似于清酒的纽瓦大米酒会给您带来惊喜和意外。来自图库切(Tukuche)和玛尔法(Marpha,位于卡利甘达基山谷)的水果白兰地也值得一试。

文化休闲活动

例如,舞蹈就像尼泊尔的民族一样多种多样。在宗教节日期间,佛教僧侣也会表演精彩的假面舞。在巴克塔普尔,您还可以看到印度教的纳瓦-杜尔加(Nava Durga)。尼泊尔的艺术盛名还来自加德满都谷地纽瓦族艺术家创作的石雕、金属雕和木雕。尼泊尔风格的雕塑艺术为佛教和印度教建筑提供了服务。除了木雕技术(其中12世纪以前的作品已不复存在)外,工匠们还采用浮雕和失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