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塞利乌斯、林德格伦、萨里宁建筑事务所成立于 1896 年,从一开始就承担了高难度的任务。1889年为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设计的芬兰馆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就是这家公司的功劳。
在芬兰,建筑师们在波赫约拉保险公司和芬兰国家博物馆等公共建筑方面取得了成功。在住宅和商业建筑方面,该事务所创造了一种新的风格,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医生之家(Fabianinkatu 17)就是最好的代表。三人事务所设计的第一批别墅包括 S. Wuorio 别墅和 Paloniemi 大宅。然而,事务所的别墅建筑设计在赫维特拉斯基(Hvitträsk)和苏尔-梅里约基(Suur-Merijoki)庄园达到了顶峰,体现了整体艺术作品的理念。1904-05 年之交,事务所实际上已经解散,但其名称一直保留到 1905 年底。
历史 - 赫维特拉斯基历年大事记
1901 年,建筑师赫尔曼-格塞利乌斯(Herman Gesellius)、阿玛斯-林德格伦(Armas Lindgren)和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买下了基尔科努米(Kirkkonummi)维特拉斯基湖畔的马里耶维克(Marievik)地块。附属建筑(又称小别墅)竣工。
1903 主楼竣工。埃利尔和妻子玛蒂尔达搬进了南翼,林德格伦和家人搬进了北翼,格塞利乌斯搬进了小别墅。
1903-1905 格塞留斯、林德格伦和沙里宁的住所和工作室。埃利尔和玛蒂尔达离婚。他们于 1904 年 3 月 6 日再婚:埃利尔嫁给了格塞利乌斯的妹妹洛亚,玛蒂尔达嫁给了格塞利乌斯。林德格伦一家于 1905 年搬到赫尔辛基。
1905-1916 格塞留斯和萨里宁的住宅和工作室。格塞留斯一家住在北翼。
1916-1923 年 萨里宁的夏季住宅。1929 年至 1936 年,北翼按照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的设计进行了重建。约翰内斯(Johannes)和丽塔-奥克维斯特(Rita Öhqvist)夫妇常年照看赫维特拉斯科。
1949-1968 年 阿奈尔玛(Anelma)和雷纳-沃里奥(Rainer Vuorio)的豪华住宅。1949 年夏天,萨林夫妇将赫维特拉斯科卖给了武奥里奥夫妇。武奥里奥破产后,赫维特拉斯基于 1968 年归康萨利斯-奥萨克-潘基银行所有。
1968-1969 年,格尔达和萨洛莫-武奥里奥基金会从坎萨利斯-奥萨克-潘基银行手中买下了赫维特拉斯基。1969 年动产被拍卖。主楼被改建成博物馆,小别墅被改建成餐厅和咖啡馆,北翼后来被改建成酒店。
1971 年,赫维特拉斯基在格尔达和萨洛莫-乌奥里奥基金会(Gerda and Salomo Wuorio Foundation)的管理下向公众开放。
1981 年 芬兰政府收购了赫维特拉斯科。教育部和赫维特拉斯基基金会负责管理博物馆。
1996 年 在室内建筑师马尔库-诺斯(Markku Nors)的指导下,开始对住宅和博物馆工作室进行维修、改造和修复。国家文物局作为专家参与了这项工作。
1997-1998 年 根据景观建筑师格雷特尔-海姆戈德(Gretel Hemgård)的规划,对博物馆花园进行了修复。
1999 博物馆在秋季闭馆进行翻修。
2000 年初,赫维特拉斯基博物馆移交给国家文物局,并于 2000 年 5 月经过整修后向公众开放。
2002 年 对北翼进行了翻修,用于举办研讨会和会议。
Vinkkinä isompi paikoitusalue lähempänä päärakennu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