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的同居生活

帕拉马里博是一座拥有非凡宗教建筑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宗教场所共存并受到如此尊重的地方之一。天主教堂与新教教堂比邻而居,印度教寺庙比比皆是,而该国最大的清真寺和唯一的犹太教堂就在隔壁。
苏里南是南美洲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自 1996 年以来一直是伊斯兰合作组织的成员。1932 年夏天,第一座清真寺在凯泽街(Keizerstraat)落成,离基督教堂不远,旁边就是苏里南唯一的犹太教堂!一些苏里南穆斯林是西非奴隶的后裔,另一些则是印度尼西亚和南亚移民潮的后裔。苏里南的伊斯兰教深受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伊斯兰教的影响。
苏里南的犹太教历史始于 1639 年在一条名为 Jodensavanne(犹太人的大草原,荷兰语)的河流上游建立的一个自治村庄。随后,塞法尔迪克会众 Beracha ve Shalom(祝福与和平)成立,并于 1665 年建造了第一座木制犹太教堂。18世纪,这个内陆殖民地逐渐衰落,许多居民选择前往该地区唯一真正的贸易站--首都。1723 年,阿什肯纳兹社区在现在的凯泽街(Keizerstraat)边上购置了一块土地,然后在那里建造了一个祈祷场所。一个多世纪后,这座建筑被 1842 年落成的 Neveh Shalom 犹太教堂取代。

风车

苏里南的另一个宗教传统是温蒂。这是一种源于非洲的非裔苏里南人的宗教崇拜,是荷兰帝国时期由不同部落和族群的奴隶带来的不同传统融合的产物。天主教会将这一宗教与黑魔法和恶魔之灵联系在一起,严厉镇压了这一宗教活动。在废除奴隶制十年后(1863 年),荷兰政府禁止获得自由的奴隶信奉温蒂教讲斯南南语长达近一个世纪。如今,黑布朗人、克里奥尔人和原住民中都有这种传统,后者发现这种传统与他们自己的信仰有相似之处。一些黑布朗人和克里奥尔人家庭至今仍在举行传统的舞蹈和仪式:温蒂(类似于巴西的坎东布雷、古巴的桑特里亚和海地的伏都教)被用来平息村内的冲突、治疗病人或驱除邪灵。

印度教

印度教在苏里南也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宗教基础。印度教的基本原则不容易描述:没有一个单一的哲学构成大多数印度人的信仰基础。印度教也许是唯一可以被称为 "宗教博物馆 "的宗教传统,它的理论原则和实际表达方式是如此多样化。这种宗教不能归功于某个特定的创始人,也没有 "圣书 "作为基本的经文指南。梨俱吠陀》、《奥义书》和《薄伽梵歌》都可以说是印度教徒的圣典。印度教也是一种混合型宗教,它并不回避将其他宗教的神灵纳入其万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