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青春
欧仁-亨利-保罗-高更于 1848 年 6 月 7 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记者,母亲是秘鲁人,是坚定的作家弗洛拉-特里斯坦的女儿。他的童年在秘鲁度过,父亲于 1851 年去世。他 7 岁回到法国,先是学习,然后准备进入海军学院,最终在 17 岁时加入了海军。1868 年至 1871 年,他在智利号上担任少尉,航行于世界各大洋。但在导师古斯塔夫-阿罗萨的建议下,他最终选择了安定的生活和高尚的道路,并于 1872 年在巴黎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1873 年,他与丹麦女子梅特-索菲-加德(Mette-Sophie Gad)结婚,并育有五个子女。
印象派的动荡
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 1874 年,当时他和他的导师--一位伟大的艺术爱好者--参加了第一次印象派画展。他被深深吸引,开始收集、购买莫奈、马奈、雷诺阿和毕沙罗的画作,并开始成为一名业余画家。1876 年,他首次在维罗弗莱举办画展,受到卡米耶-毕沙罗的关注,后者邀请他与纪尧民和塞尚合作。随后,他开始与其他印象派画家合作举办画展。
1882 年,一场股市崩盘打破了他的股票经纪人生涯。也许这是不幸中的万幸:年轻的画家决定全身心地投入艺术创作。
动荡的时代
接下来的几年被证明是动荡不安的。从 1882 年起,高更在鲁昂靠绘画谋生,他在那里创作了约 40 幅作品。但手头拮据。为了等待危机的结束,他在丹麦做了一段时间的油布推销员;这是他的又一次失败,同时还遭到了姻亲的不理解。1885 年,他再也无力抚养妻儿,于是抛弃了他们,回到巴黎,开始从事陶瓷创作,并与欧内斯特-夏普莱特合作创作了 50 件作品。
异国情调的最初感受
1887 年,高更两次试图在巴拿马和马提尼克岛定居--在这艰苦的一年里,高更被那里的光线和风景深深吸引,但还是画了 17 幅油画--之后,他再次来到巴黎避难,然后又来到菲尼斯泰尔的一个小村庄蓬阿文。"四年后,他写道:"我在马提尼克岛的经历具有决定性意义。只有在那里,我才真正感受到自己,如果你想知道我是谁,就必须从我带回来的东西中寻找我"。保罗-高更的作品在不断发展。他从浓郁厚重的色调转向异国情调和色彩,他从自己年轻时在海上的惊奇中汲取灵感(《海滨》,1887 年)。回到法国后,他与印象派的决裂在《布道 后的幻象》(1888 年)(又名《雅各布与天使的斗争》)中显露无遗,这幅作品影响了巴勃罗-毕加索、亨利-马蒂斯和爱德华-蒙克。这幅作品标志着艺术家的新风格:象征主义。
阿尔勒事件,一段动荡的友谊
1888 年,应两年前认识的文森特-凡高的邀请,高更前往阿尔。两位艺术家一起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创作了《阿莱桑普》系列、肖像、风景和静物画。然而,当高更给梵高画向日葵时,他们却发生了冲突,梵高说:"这是我,但我已经疯了。1888年12月23日,凡高被割下耳朵的著名事件结束了这一丰富的艺术阶段。
在大溪地的第一次逗留
在创作了《黄色基督》 和《 带光环和蛇的自画像》等几幅新杰作后,高更别无他法,只能逃离。当他决定前往塔希提岛时,他想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得到协调。"在一个新家庭的环绕下,远离欧洲的金钱斗争。在塔希提岛,在美丽的热带夜晚的寂静中,我将能够倾听我的心与周围神秘的生命在爱的和谐中运动的轻柔呢喃音乐。他写道:"我终于自由了,不用再为金钱发愁,我可以去爱、去唱、去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近四十的疲惫不堪的人,在经历了充满陷阱的曲折旅程之后,登上了波利尼西亚的海岸。
1891 年 4 月,他在塔希提岛的马塔埃亚(Mataiea)定居,并遇到了 13 岁的塔哈阿马纳(Taha'amana)。他很快就失望了:他所寻找的古老文明已不复存在,但这仍是一段富有成果的时期。高更与这位年轻女孩开始了一段恋情--评论家批评她年纪太小--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缪斯女神: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高更画了不下 70 幅油画。这一时期的大部分画作描绘的都是大溪地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但这些画作都带有某种忧郁的色彩,人物的眼神空洞,他们的态度也散发着某种温柔,《大溪地的女人》尤其如此。
失去女儿阿丽娜的悲伤、贫穷和疾病使画家很快陷入抑郁,甚至试图自杀。
在大溪地的第二次逗留
1893 年,高更回到欧洲销售他的画作。他在巴黎举办了一次大型画展,并开始创作《诺阿-诺阿》。但他在欧洲的生活充满了失望,又一次经济上的失败和一场官司的败诉。他对西方文明感到厌恶,于 1895 年前往塔希提岛。
保罗-高更带着 14 岁的 Pau'ura 定居在普纳奥亚。虽然他无法重现在马塔埃亚度过的快乐时光,但他还是画出了一些最美的油画:《美味的日子》(Nave Nave Mahana)、《野蛮的诗》(Poèmes barbares),尤其是《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以其 巨大的形式和饱和的色彩。他常说,"为了色彩,你必须牺牲一切"。但是,苦涩和酒精又一次让他变得更强:郁郁寡欢的野性画家发现塔希提岛已经过于西方化了。
希瓦瓦,一个动荡不安的生命终点
保罗-高更在帕皮提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又一次自杀未遂后,于 1901 年夏天启程前往马克萨斯群岛,在希瓦奥阿岛上的阿图奥纳村定居下来。虽然这次天堂似乎近在咫尺,但艺术家很快就幻灭了。他一有机会就挑衅殖民政府的滥用职权行为,为当地人的权利而斗争,并拒绝接受教会。在一个小村庄酋长的同意下,他从天主教学校绑架了比他小 39 岁的玛丽-罗丝-瓦奥霍(Marie-Rose Vaeoho)。为了嘲笑主教,画家很快用修女学校的学生、祭坛男孩的妻子亨丽埃特取代了她。由于两次挑衅总比一次好,他还将自己的小屋命名为 "画家之家"。
尽管与教会和宪兵发生了冲突,高更还是与巴黎的艺术品商人安布鲁瓦-沃拉德(Ambroise Vollard)签订了合同,沃拉德每月向他支付300法郎的分期付款,并免费提供画布和颜料,作为交换,他每年至少要创作25幅作品,每幅售价200法郎。艺术家在 21 个月内画了 29 幅画,还创作了大量素描、版画和雕塑,其中包括他最深刻的作品:《Contes barbares 》(1902 年)和《Cavaliers au bord de la mer》(1902 年)。他的最后一幅作品是自画像。
被追杀、酗酒、吸毒、患有梅毒且穷困潦倒的 "Koke"(当时希瓦奥亚的居民称他为 "Koke")于 1903 年 5 月 8 日去世,享年 55 岁,是一位完全默默无闻的受诅咒的艺术家。他总共完成了近百幅绘画、四百幅版画和数十件雕塑作品。此后,他被安葬在阿图奥纳村上方的卡尔瓦耶(Calvaire)公墓,留下了一段至少可以说是褒贬不一的回忆。他的墓地紧挨着雅克-布雷尔(Jacques Brel)的墓地,后者也爱上了这座小岛。
死后的名声
尽管如此,保罗-高更直到死后才声名鹊起。作为现代艺术的真正先锋派,艺术品商人安布鲁瓦-沃拉(Ambroise Vollard)对此早有预料:他将艺术家所有尚未干透的油画都运回了巴黎。通过这种方式,这位曾为保罗-塞尚、文森特-梵高、亨利-马蒂斯和巴勃罗-毕加索揭幕的人,在20世纪初将高更推向了法国、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顶峰。
如今,他的作品在法国的六家博物馆(包括著名的奥赛博物馆)以及世界各地的二十多家博物馆展出。塔希提岛上甚至还建立了一座高更博物馆,但遗憾的是几年前已经关闭。在阿图奥纳,高更文化中心通过绘画、信件、照片和各种纪念品追溯了这位艺术家的一生。当然,这些大部分都是复制品,因为原件都保存在主要首都的博物馆里。
最后,在最引人注目的拍卖中,我们应该提到的是 2008 年 3 月拍卖的油画《皇家码头》(1893 年),洛杉矶盖蒂博物馆以近 3000 万美元的价格买下;2015 年 2 月拍卖的作品《你何时结婚》(Nafea faa ipoipo?高更去世时在马克萨斯群岛以 7 法郎售出,后被一个卡塔尔家庭以 3 亿美元购得;2022 年 11 月,《 产妇 II》(1899 年)在保罗-艾伦的收藏拍卖会上以 1.0573 亿美元售出。
贡品
保罗-高更有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家,有时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他和他曲折的一生激发了不止一部文学和电影作品的灵感。作家维克多-西加伦(Victor Segalen)在画家去世三个月后抵达伊瓦瓦岛,他对画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迷恋,并写下了多篇向其致敬的文章,如短篇小说《Le Maître du jouir》、文章《高更的最后装饰》(Gauguin dans son dernier décor,1904 年)和《向高更致敬》(Hommage à Gauguin,1916 年),为高更写给朋友乔治-丹尼尔-德-蒙弗雷德(Georges-Daniel de Monfreid)的信件版本作序。在 2010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的最新长篇小说《天堂-- 再远 一点》(2003 年)中,画家高更和他的祖母弗洛拉-特里斯坦也是主人公。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讲述了高更在塔希提岛的生活,以及他对欧洲文明的渴望。
这位艺术家激发了六部故事片的创作灵感。最近的一部《高更--大溪地之旅》由爱德华-德鲁克执导,于 2017 年上映,文森特-卡索主演。一些媒体对作者处理艺术家性关系性质的方式提出了明显的批评。法布里齐奥-多里(Fabrizio Dori)创作的精美连环画《高更--另一个世界》(Gauguin - L'autre monde)(2016年)用画家多彩的色调来描述高更多产的波利尼西亚人的生命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