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宝藏

乌兹别克斯坦在历史上是一个建设者的国度。萨帕利特帕(Sapallitepa)和扎尔胡坦(Dzarkhutan,现位于塔吉克斯坦)的原城市遗址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见证了最早的定居形式。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精心设计的城市组织结构,以庭院为中心的城堡组织着日常生活。这些遗址预示着 "方舟"的出现。"方舟"是波斯语的一个概念,意为 "国家的心脏",指的是为容纳和保护权力场所而建造的城堡。布哈拉最早的防御工事可追溯到公元前世纪。

要想了解乌兹别克斯坦在多大程度上曾经是一个 "邂逅之地",苏尔汉河州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这里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考古遗址,见证了几个世纪以来佛教社区的存在。在卡拉泰佩(Kara-Tepe)遗址,您可以看到从岩石中凿出的佛教寺院遗迹。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遗址无疑是法亚兹-特佩(Fayaz-Tepe)。该遗址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是一个庞大的寺院建筑群遗址,由泥砖砌成,包括一个中央庭院、书房和食堂,还有传统的舍利塔(存放佛祖舍利的纪念碑)。

与此同时,在克孜勒库姆沙漠,雄伟的城堡构成了富饶的哈雷兹姆省庞大的防御网络。这些碉堡是沙漠中的 50 个要塞--elliq-qala,既是保护哨所,也是商人和旅行者的聚集地,一直使用到公元7世纪。最古老的要塞之一是 Qoy Qyrylghan Qala。研究人员认为,它也曾是一座寺庙和天文台。阿亚兹-卡拉(Ayaz-Qala)是 "风之城堡",由三座防御建筑组成,防御系统包括漏洞、瞭望塔和防护隧道。其中最有名的要塞是托普拉克-卡拉(Toprak-Qala),即 "粘土城堡"。这座堡垒由 20 米高、12 米厚的城墙环绕,用泥砖砌成,并加入卵石加固地基,用沙子保护内部不受潮湿影响。这些城堡在20世纪被重新发现,见证了一种复杂的城市规划方法,根据其功能(市场、住宅区、寺庙)来组织空间。不幸的是,时间和风加速了对它们的侵蚀......

伊斯兰教的辉煌

最伟大的伊斯兰王朝赋予了这个国家建筑瑰宝,这些建筑如今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萨曼王朝将布哈拉作为其首都,并将其改造成一个强大的文化中心,发展了非常华丽的建筑。伊斯梅尔-萨马尼陵墓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十世纪陵墓之一。其基本结构是一个正方形,四周有四个拱门,拱门上有一个穹顶。穹顶是一种小型穹顶,可以改变建筑下部(这里是正方形)和上部(这里是八角形穹顶)之间的平面布局。四角的啮合柱和沿着墙顶的小长廊有助于减轻整体效果。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装饰。焙烧砖的铺砌方式让人联想到精美细腻的编织篮子,从而创造出各种图案、之字形和圆圈行。

布哈拉的卡隆尖塔是强大的卡拉汗王朝建筑天才的杰出见证,也是12世纪建造的大清真寺的唯一遗迹。卡隆在塔吉克语中的意思是 "大"......而这座建在 10 米高基座上的 47 米尖塔确实名副其实!除了以砖砌成的几何图案为基础的精美装饰外,尖塔的建筑特性也令人惊叹。事实上,尖塔坐落在坚固的芦苇上,起到了防震的作用。尖塔经过多次修复,从未倒塌过!卡拉汗王朝的另一个遗迹是拉巴提-马利克的商队驻地,它只剩下气势恢宏的入口,是中亚最古老的拱门之一。请注意其边缘的书法装饰。研究人员确定,商队驻地占地数千平方米。这种不朽的风格在1415世纪帖木儿王朝的建筑中再次出现。

在传奇人物帖木儿的领导下,帖木儿战役采用了至少可以说是不同寻常的方法:俘虏艺术家和工匠,从而建造出了一流的建筑。这一方面防止了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反对派中心的建立,另一方面也使其全新的首都得以美化。帖木儿王朝的建筑采用了波斯建筑的规范:带有 4 个 "伊万"(一端敞开的拱形房间,一般位于放置米哈拉布的圆顶房间对面,米哈拉布是指示麦加方向的祈祷龛)的庭院、穹顶和气势恢宏的立面,其特点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入口或 "皮什塔克"(pishtaq),通常以两个锥形尖塔为边框("皮什塔克"指的是凸起的拱门和立面的 "伊万 "框架部分)。

帖木儿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了不起的创新。他们开发了更复杂的拱顶系统,使用横向拱门来覆盖更大的空间。但最杰出的贡献是在装饰方面,采用了多色陶瓷装饰。所使用的技术与陶器技术相同:cuerda seca(一种干弦技术,用紫色颜料线勾勒出釉面)、浮雕图案、lajvardina(一种蓝色釉面和珐琅装饰)、釉面陶瓷马赛克(由不同颜色的珐琅彩绘的拼接好的小块瓷砖组成)、卡托(由一系列板块组成的图案)。这些图案种类繁多,美轮美奂:阿拉伯式花饰、花卉卷轴,甚至是用草书书写的遒劲有力的铭文。

在外部装饰方面,帖木儿人还使用了一种被称为 "bannai"的技术,即用上釉或珐琅的砖块拼接出图案和铭文,从远处就能看到。沙赫尔-伊-萨布兹(Shahr-i Sabz)的白色宫殿 Aq Saray 宫的遗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要错过美丽的Kok-Gumbaz 清真寺和它的蓝色圆顶。

不过,最美丽的帖木儿王朝杰作要数撒马尔罕,在伟大的帖木儿及其孙子乌鲁格-贝格(Ulugh Beg)的统治下,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您可以参观伟大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古尔-米尔墓葬群和沙赫-伊-津达墓葬群(Shah-i Zinda),后者是中亚最美丽的墓地之一,拥有金色和绿松石装饰。

16世纪和17世纪,恰班王朝(Chaybanids)和后来的朱颜王朝(Djanids)在希瓦和布哈拉汗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们最出色的作品包括 Chir-Dor medersa(字面意思是狮子门),其大门上装饰着咆哮的猫科动物,以及 Tilia Kari medersa,其庭院被改造成花园,并用黄金装饰。仔细观察天花板上的彩绘,金箔装饰的锥形图案给人一种穹顶的感觉......而实际上天花板是完全平整的!

除了建筑艺术,这些伟大的伊斯兰王朝还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城市规划遗产。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中央广场(registan),城市的主要活动和集市都在这里举行。撒马尔罕的广场最为美丽,广场上有用蓝色陶器装饰的极好的 medersas。另一个不容错过的美丽广场是布哈拉的 Liab-i-Haouz,它围绕着一个由百年桑树保护的水池。围绕着这些广场,布哈拉古城(eski-chahar)也被组织起来。蜿蜒曲折的街道由围绕中央庭院的一层或两层住宅组成,屋顶是稻草,墙壁是泥砖。城市结构中点缀着宗教建筑(清真寺、陵墓、medersas)和商业建筑(caravanserais、购物拱廊或穹顶),并拥有高效的供水网络,为水池、喷泉和土耳其浴室供水。

大多数城市都有内城,通常都有防御工事,如布哈拉的方舟,在德占王朝时期形成了现在的模样。最后,在希瓦,不要错过乌兹别克昆格拉特王朝的大汗阿拉-库利(Alla Kouli)的成就。19世纪,他在坚固的内城(Itchan-Kala)修建了一流的 Tach Khaouli 宫殿(该宫殿的装饰美轮美奂,蓝色陶瓷与翠绿色翡翠相映成趣)、medersa、caravanserai 和 Saïtbaï 清真寺(该城的夏季清真寺),并用 6 公里长的城墙包围了 Dichan Kala(新城)。

俄罗斯的影响

19世纪起,俄国人就对乌兹别克斯坦垂涎三尺。1865 年,亚历山大二世皇帝的军队进军塔什干,建立了一座独特的要塞。这座堡垒采用六边形规划,由壕沟、角堡、城墙和雉堞塔保护,内设兵营、军械库和医院,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市。俄国人按照方格规划重新设计了这座城市。从 1917 年起,苏维埃控制了城镇,并按照新的平等主义和卫生标准对城镇进行了改造。由于排斥宗教,他们摧毁了大量宗教建筑以及许多被认为不适合其现代主义目标的所谓 "前殖民 "地区。留下来的少数建筑被用来为政权服务。广场上的集市被清空,用来举办大型政治活动,而 medersas 则被改造成放映宣传影片的电影院。

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乌兹别克建筑的遗产价值才得到重视。Liab-i-Haouz 盆地、卡隆清真寺和希瓦城门得到了修复。苏联希望向世界其他国家证明,它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遗产。这也是城市和建筑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巨大的广场和宽阔的大道(设计用于大型飞机降落!)、公园和绿地(撒马尔罕的纳沃伊公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住房方面,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快速、廉价地建造了标准化的公寓楼。您会注意到,有些混凝土楼房不超过 5 层。当时,电梯价格昂贵,因此人们决定,没有电梯的最高可接受高度为......5 层!

就公共建筑而言,它们与政权所希望的纪念碑式和古典主义相一致(见塔什干歌剧院)。在苏维埃政权下,建筑师必须遵守非常严格的指令。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成功地通过令人惊叹的建筑将自己的个人理念强加于人。这些建筑被认为是 "野蛮 "或 "有碍观瞻 "的,但它们却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

塔什干是一座明显带有苏联印记的城市。它曾是苏联第四大城市。不容错过的建筑包括 375 米高的广播电视塔和著名的乌兹别克斯坦酒店,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墙布满了一模一样的对称单元。别忘了到地下欣赏一下这座城市于 1977 年建成的地铁系统。这是整个中亚地区仅有的两个地铁系统之一。每个地铁站都有自己的装饰,大理石、青铜、花岗岩和铸铁相结合,就像地下宫殿一样宏伟。这不禁让人想起著名的莫斯科地铁。宏伟壮观!

自1991年以来

乌兹别克当代建筑主要集中在塔什干,是伊斯拉姆-卡里莫夫总统的标志。他的建筑将不朽的古典主义(大理石、柱廊等)与现代主义(钢、铬等)相结合,用于所有重要的政府建筑:市政厅、总统府和参议院。塔什干还拥有商业综合体 Akva-Park,以及中亚最高的塔楼--108 米高的 NBU 银行大楼。卡里莫夫在没有咨询国家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情况下,就决定了一项城市发展计划,旨在通过消除一切可能阻碍这一愿景的因素,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并倾向于采用一种新乌兹别克斯坦风格,包括许多穹顶和其他传统建筑规范。在某种程度上,他重新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城市,以便将民族身份建立在传说的基础上。

2007 年--塔什干被指定为伊斯兰文化之都的那一年--完全修复的哈兹拉提伊玛目宗教建筑群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原建筑群的某些部分(学校、图书馆)被毁,而其他部分则完全重建,如清真寺,它拥有中亚最高的尖塔(63 米)。这是一座饱受批评的建筑群。

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总统自当选以来,力图与卡里莫夫时代一刀两断,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启动了一项联合行动计划,以保护乌兹别克斯坦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这一独特遗产的原汁原味之美,同时保留工匠们的传统技艺,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了大量修复工作,并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