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贾斯坦邦,王子的土地
拉贾斯坦邦一词最早出现在 1829 年的一份出版物中:"拉贾斯坦邦或印度西部和中部拉杰普特邦古迹年鉴"。Rajasthan 是梵语raja(意为 "国王")和波斯语sthan(意为 "土地")的缩写,字面意思是 "国王的土地"。有趣的是,这个词的词源直接指向该地区所经历的巨大历史影响。考古发掘显示,吠陀文明和雅利安文明曾在该地区居住,比我们的时代至少早 3000 年。12世纪,穆斯林军阀从拉贾斯坦邦北部来到这里,并迅速占领了纳戈尔、阿杰梅尔和兰坦博尔。在中世纪时期,为了对抗莫卧儿王朝的影响和进攻,王公贵族之间发生了无数冲突并结成联盟。在马尔瓦尔出现了强大的王国,分为比卡内尔的拉托尔家族和焦特布尔的拉托尔家族、斋萨尔梅尔和巴蒂家族、梅瓦尔和西索迪亚家族、斋浦尔和卡奇瓦哈斯家族。阿尔瓦尔、谢卡瓦提和邦迪等小邦则自立于大国的保护伞之下,或站在莫卧儿王朝一边。英国人最终平定了该地区,并与各君主签订了友好协议。他们保留了自己的权力和属性,同时接受现任英国总督的监督。因此,任命新的大君为国家元首需要经过英国批准,账目也是如此。英国人划定了广袤领土的边界,并将其命名为拉杰普塔纳。它大致相当于拉贾斯坦邦目前的边界,还包括古吉拉特邦北部、巴基斯坦东部和中央邦西部的一小部分。1947 年,印度独立,拉贾斯坦邦的王子们面临着加入联邦还是保留自治的选择。19 个王子邦和两个酋长领地签约加入印度联邦。拉贾斯坦邦的边界最终确定下来:西面是巴基斯坦,南面是古吉拉特邦,东南面是中央邦,东北面是北方邦,北面是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拉贾斯坦邦因此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邦,幅员辽阔,面积达 342 239 平方公里。
阿拉瓦利线
拉贾斯坦邦被阿拉瓦利山脉分为两大地质区域。山脊从西南向东北穿过拉贾斯坦邦,从阿布山一直延伸到谢卡瓦蒂的一个小镇凯特里,形成了一条长达 560 公里的褶皱。山脉宽 10 到 100 公里,平均海拔 600 米。最高峰 Guru Shikhar 峰海拔 1 722 米。正是在这座山峰的阴影下,开发出了拉贾斯坦邦唯一的小型山区度假胜地--阿布山。许多印度人从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来到这里,寻找夏日里的一丝清凉。拉贾斯坦邦约 60% 的土地位于阿拉瓦利山脉以西。这里的土地属于半荒漠地带,沙质土壤不适合农业生产,植被稀疏且发育不良。阿拉瓦利山脉更为肥沃,降雨量也更多。山上遍布落叶林,主要是柚木和金合欢树。这里的地势虽然不高,但由于土壤为石英岩,农业开发很少。乌代布尔以南的阿拉瓦利山脉南部降雨量最大。这里的森林最为茂密。随着向东北方向移动,森林逐渐稀疏。
水道
拉贾斯坦邦的主要河流都流向该邦南部。北部和西部没有河流。卢尼河流经阿杰梅尔和马尔瓦尔以西、塔尔沙漠以南,终点位于古吉拉特邦的卡奇兰恩平原。水源来自阿拉瓦利山脉西坡的雨水。巴纳斯河发源于乌代布尔以北,流向梅瓦尔东北部、比尔瓦拉镇和通克镇,然后汇入兰坦博尔国家公园以东的钱巴尔河。昌巴尔河是拉贾斯坦邦最长的河流。它发源于中央邦的贾纳帕夫山,向北流向科塔并流经科塔,然后向东倾斜,成为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之间的天然边界。帕尔瓦蒂河是它的另一条支流。它形成于中央邦的印多尔和博帕尔之间,向北流去,形成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之间的边界。这些河流的流向和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因蓄水大坝而改变。
巴纳斯河和昌巴尔河汇入恒河的主要支流亚穆纳河。 为了弥补拉贾斯坦邦北部河流的不足,使农业得到发展,20 世纪 40 年代,工程师坎瓦尔-赛因(Kanwar Sain)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萌生了修建一条由喜马拉雅山水注入的运河来灌溉拉贾斯坦邦北部和西部的想法。1960 年,拉贾斯坦邦与巴基斯坦签署了一项协议,使用流经旁遮普邦的三条河流的水并将其引流。工程得以开始。由于行政和财政方面的限制,该项目进展缓慢,直到 1983 年,连接旁遮普省哈里克大坝和拉贾斯坦邦哈努曼加尔的第一段水渠才完工。2005 年,经由比卡内尔通往杰萨尔梅尔的 650 公里运河(主运河和支运河)被完全拦截。运河最初被命名为拉贾斯坦运河,后更名为英迪拉-甘地运河,以纪念 1984 年被暗杀的前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