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地理多样性

在地理上,不丹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雷龙之地如阶梯般展开,从热带森林到世界最高峰仅几公里之遥。无数的溪流发源于这些高耸入云的山峰,浇灌着特别肥沃、树木繁茂的山谷。不丹还拥有约 60 个天然高山湖泊和 2,500 多个冰川湖泊,其中大部分位于海拔 3,500 米以上的地方。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丹西北部的冰碛湖 Luggye Tsho,湖水来自上方融化的冰川。从北到南,不丹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横向地带:大喜马拉雅山脉、内喜马拉雅山脉和南麓山脉。这种独特的地形自然带来了一系列自然灾害:洪水、山体滑坡、雪崩、狂风暴雨和地震......

三个不同的区域

不丹北部。 这片领土与西藏接壤,是最高峰的所在地。其中大部分山峰从未有人攀登过,山峰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大部分地区仍无法通行。在遍布冰川地貌的灵石、拉亚和鲁纳纳地区,以及梅拉克和萨克腾高山峡谷,居住着半游牧的牦牛牧民。它们是不丹河流的宝贵资源,具有巨大的水力发电潜力。

不丹中部。 不丹四分之三的人口集中在深谷和森林覆盖的山脉之间。主要城镇(廷布、普那卡、宗萨)都位于该地区,海拔在 1000 米至 3500 米之间。黑山脉是不丹中部的天然边界,通过海拔 3300 米的佩莱拉山口将不丹东西部隔开。在西部,哈山谷气候恶劣,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而普纳卡山谷和旺堆波德朗山谷则特别适合农业生产。再往东,东嘎山脉沿着布姆唐和伦采县的边界延伸。这里盛产水稻。该山脉以东是东不丹。这里的农业更加多样化(荞麦、大麦、小麦、小米和土豆),并与畜牧业并存,畜牧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不丹南部。 不丹南部的地貌完全不同。希瓦里克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中最年轻的山脉,海拔从 900 米到 1200 米不等,覆盖着茂密的半热带森林。再往南,恒河平原和杜阿尔斯平原构成了该国的南部边缘,这是一条宽约 15 公里的狭长地带,标志着与印度的边界。这些平原的大部分曾被不丹侵占,现在已成为印度领土。杜阿尔斯山脉毗邻喜马拉雅山,地形崎岖,山坡干燥陡峭,土壤相对肥沃。由热带森林和热带草原组成的植被茂密,动物种类繁多。不丹人很少到访这一地区,但在尼泊尔移民的推动下,这一地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