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生存方式
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也以对水的依赖而闻名。非洲大草原上的大象几乎每天都要喝水,还喜欢洗泥浆浴来保持凉爽。然而,在广袤的纳米布沙漠中,尽管降雨量少且酷热难耐,这种雄伟的大型哺乳动物仍能生存下来。这些象群被恰如其分地命名为沙漠象,它们在非常干旱的环境中长途漫游,仅靠季节性河流和稀疏的植被维持生计。大象每天 80% 的食物是草,还有树枝、种子、树叶、树皮、树根等,这意味着它们每天要消耗 150 到 250 千克的植被!它们睡得很少(不超过四五个小时)。它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吃上,并长途跋涉,以尽可能丰富自己的食物。多年来,生态学家一直认为沙漠象是非洲大象(Loxodonta africana)的一个独特物种,就像刚果的森林象一样,生活在茂密、潮湿的热带森林中。但是,沙漠象与众不同的特征和独特的社会结构只是为了适应纳米比亚西北部库内内地区的极端温度和岩石平原。
适应沙漠的大象有一双大脚
生活在纳米比亚荒原上的大象与非洲草原上的大象在基因和生理上没有任何区别。然而,它们不得不适应纳米布沙漠的极端环境。科学家们认为,大象腿长,体型较小,是因为它们吃的草和零星灌木较少。与非洲温带地区的大象相比,适应沙漠环境的大象似乎还有更大的脚,这是因为它们的脚很长。当大象穿过纳米布标志性的橙色沙丘时,它们脚部的大表面积可以防止大象陷进滚烫的沙子里。与库内内地区的黑犀牛一样,沙漠象也要步行数百公里寻找食物和水。
适应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研究表明,纳米比亚沙漠大象的水供应非常有限。母象和成年幼象每三天就要喝一次水;公象则可能长达五天滴水未进!研究人员将沙漠象描述为机会主义饮水者。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它们会用躯干和爪子在干涸的河床上挖井--即使它们可以获得地表水或人工水池。这种对水源(即使是地下水源)的记忆使它们能够在这个荒凉的环境中生存。这种独特的方法还表明,它们需要净化水后才能饮用。
小群的大象走得更远
沙漠象为寻找食物和水源而不断迁徙,它们在夜间行进,以避免晒伤,同时它们还调整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应对资源匮乏的问题。一旦发现植被和水源,它们就会连续觅食几天,然后继续跋涉,穿越面积超过 115,000平方公里的崎岖不平的库内内地区。虽然大象家族一般由族长和其他母象领导,但生活在西北部的大象家族的社会结构更为灵活。科学家们正在继续研究沙漠大象家庭单位普遍比其他大陆种群小这一事实。由于每个家庭的大象数量较少,象群更容易喂养,移动速度也更快,在恶劣的纳米布沙漠中,食物和水只需步行几天就能到达,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生存策略。
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
据估计,18世纪时纳米布地区的大象数量在 2500 到 3000 头之间,而现在已经不足 200 头。象群从纳米比亚北部较潮湿的地区迁往西北部较干燥的地区,以利用冬季丰富的食物。不幸的是,19世纪下半叶,由于狩猎和偷猎活动的增加,大象数量减少到 600-800 头,到 20 世纪 80 年代独立战争期间减少到 360 头左右。人口和定居点的增加打断了大象的传统迁徙路线,引发了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从而进一步威胁到大象这一物种的发展。过去生活在沙漠中的 150 多头大象现在都生活在库内内河的乌加布河、瓦布河、瓦鲁西布河、瓦尼布河和乌尼布河等主要河床沿岸。
沃尔特雷克史诗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一头名叫 Voortrekker(意为 "第一个行走者")的无畏大象率先冒险前往该国北部以南地区,那里是大多数大象的栖息地。几个月后,他率领被称为 "Mama Afrika "的象群返回该地区,沿着乌加布河,利用一些水源和季节性食物。在 Voortrekker 探险之后,其他象群也纷纷效仿,如今乌加布河和瓦布河地区共有五个母系象群。Voortrekker 于 2019 年被猎人猎杀,他的死引起了全国的轩然大波。政府在宣布 Voortrekker 对奥马特杰特地区的社区财产 "造成问题 "后,授权一名猎人在支付 8500 美元后射杀了当时 50 岁的 Voortrek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