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特城

新城(Altstadt)。作为一个卓越的中心区,慕尼黑的历史中心拥有大量的宫殿、教堂和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不过巴洛克风格占主导地位。这座城市的历史是在古老的中世纪防御工事的城墙内书写的。这并不是说城市中心停留在过去。恰恰相反,它还拥抱着未来,拥有热闹的步行购物街、前卫的艺术画廊和只要太阳穿透云层就能看到的露台。

玛丽恩广场(Marienplatz)是慕尼黑历史悠久的老城区的焦点,于1158年沿盐道建成。它被老市政厅(Altes Rathaus)和新市政厅(Neues Rathaus)所包围,后者每天都会用它的大钟和自动演奏者的游行给这个地区带来活力。不远处的圣母 教堂(Frauenkirche )有两座独特的塔楼,是这座城市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

目前正在进行一个大型项目,对从东到西穿越老城区的地下公共交通系统进行现代化改造。有不少于7条线路在玛丽安广场下面运行,这意味着该网络已经达到了其容量的极限,目前正在建造一条新的隧道以缓解拥堵。在市政厅后面,新的马里恩霍夫S-Bahn站正在建设中。这个项目--被称为2 Bahnstrecke--是老城中最大的项目。

市政厅的南面,在国家剧院的前面,开始了建于19世纪的马克西米利安大街。这条豪华大道从老城区向东穿过伊萨尔河,通往巴伐利亚州议会所在地马克西米利安纪念馆。

老城区的街道有中世纪城镇特有的起伏,而各个郊区则保留了19世纪城市规划师设计的方形合理布局。德文 "Vorstadt"(郊区)一词可以在老城周围的几个区中找到。

马克斯沃施塔特和施瓦宾

马克斯沃市。慕尼黑的这个区的特点是网格状的街道规划:事实上,它是城市的第一个规划扩展区。它的布局是在19世纪初由巴伐利亚第一任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MaximilianI)设计的,这个郊区的名字就来源于他。马克斯沃市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博物馆,涵盖了从古代到现在的广泛时期。爱好者可以在科尼格广场(Königsplatz)周围的Kunstareal的各种博物馆(共18个!)中度过数日,这些博物馆的藏品可以与柏林的博物馆媲美。其中最著名的是各种画室:老画室新画室现代画室。Maxvorstadt靠近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该区的学生生活集中在Türkenstraße,有热闹的咖啡馆、餐馆和酒吧。居民主要是20-30岁年龄段的人,15岁以下的儿童和老年人较少。这也是由于该区的住房结构--大部分是战后重建的--一室一厅和两室一厅的小公寓比例很高。

路德维希大街(Ludwigsstraße)是城市规划模式的象征,至今仍以其完美的对称性和新古典主义建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顾名思义,这条街道是由路德维希国王规划的

施瓦宾(Schwabing)。长期以来,施瓦宾这个名字也与聚集在城市北部的大学周围的学生有关。在19 世纪末,施瓦宾是波西米亚的代名词。来自德国各地的画家、文人在此定居,并铸造了该区的声誉。现在,施瓦宾的绅士化进程被认为已基本完成,租金已达到慕尼黑学生无法承受的水平。托马斯-曼(Thomas Mann)的短语 "München leuchtet"(慕尼黑亮起来了)仍然来自这个文化鼎盛时期。

文化杂志《青年》(Jugend )就是在施瓦宾区创办的,它为德国版的新艺术运动命名:青年风格(Jugendstil)。该区拥有许多有吸引力的Jugendstil建筑,包括位于Georgenstraße的Palais Bissing(见Palais Pacelli & Palais Bissing)。

1968年5月,施瓦宾的学生们参与了震动欧洲资产阶级秩序的叛乱。正是在这个抗议区,发生了最大的道德自由化。

当然,在这个城市的北部地区,我们还应该提到使慕尼黑成为一个体育城市的体育设施:首先是1972年奥林匹亚公园的奥林匹克设施和同样著名的安联球场,这个球场让拜仁球迷激动不已。

宁芬堡(Nymphenburg)。宁芬堡城堡(SchlossNymphenburg)以其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以及正式的花园,每年吸引了超过32万名游客,是巴伐利亚州游客最多的城堡之一,仅次于新施万特斯坦城堡(Schloss Neuschwantstein)和居里登茨(Residenz)。1715年至1918年间,宁芬堡宫曾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巴伐利亚选帝侯和国王的夏日居所。宁芬堡宫也是宁芬堡住宅区的名字,该区曾是一个独立的市镇,直到1899年才被纳入慕尼黑。这里有许多别墅,特别是在运河两边。

Lehel、Haidhausen和Werksviertel

莱赫尔莱赫尔区在老城区和伊萨尔河畔之间。对于市政当局来说,莱赫尔和老城一起构成了巴伐利亚大都市的第一个城市分区。它曾经位于城市的边界之外。作为慕尼黑最高档的地区,莱赫尔有点像巴黎的西部,它有漂亮的建筑,住着专业人士和公立学校。但它并不总是如此!直到19世纪,莱赫尔还是一个工人阶级的郊区,小河流经这里,使它成为洗衣工人最喜欢的地区。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阿尔特城和伊萨尔河之间--吸引了慕尼黑资产阶级的胃口。19世纪下半叶,马克西米利安大街(Maximilianstraße)和普林斯顿大街(Prinzregentenstraße)发展成为著名的大道,伴随着这种现象。巴伐利亚国家博物馆(Bayerisches Nationalmuseum)也见证了巴伐利亚的吕特波尔德(Luitpold of Bavaria)摄政时期(1886-1912)典型的建筑奢华。

慕尼黑的英国花园(Englischer Garten)非常大,延伸到了巴伐利亚大都市的几个区。它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几乎可以证明它被视为慕尼黑的一个独立区。你会发现,慕尼黑人在这里不乏想象力:野餐、滑绳、飞盘、瑜伽,甚至冲浪!还有人在户外活动! 还有一些人穿着最简单的服装到户外活动,因为是的,这里的一些地区是自然主义的!在这里,偶尔会有一队骑着马的人!偶尔,一队骑警会在公园里穿行。

伊萨尔河对慕尼黑的意义就像台伯河对罗马的意义。这条河从西南到东北横穿城市,全长13.7公里。今天,它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驯服,而它的小卵石海滩则令人欣喜。伊萨尔河岸提供一些可爱的散步和慢跑路径。天气好的时候,许多年轻人会来享受水边的草坪。

海德豪森在伊萨尔河以东,海德豪森区是一个既安静又热闹的郊区,有令人愉快的遮阳露台。迷人的维纳广场(Wiener Platz)有低矮的房屋,仍然有乡村广场的感觉。海德豪森是雄伟的马克西米利安纪念馆的所在地,它是巴伐利亚州的议会大厦。和平柱(见Friedensengel)也为沿着伊萨尔河岸的散步增添了光彩。新的景点包括苏台德地区博物馆(Sudetendeutsches Museum),这是一个专门介绍苏台德地区的现代化、精心设计的博物馆。

再往北走,博根豪森(Bogenhausen)是一个富裕的住宅区,这里的古典主义和新艺术主义别墅的外墙在装饰上相互争夺。

路德维希沃施塔特-伊萨尔沃施塔特

伊萨尔沃市。 伊萨尔沃尔施塔特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地区,地理位置极佳,既靠近市中心又在伊萨尔河畔。这种吸引力导致了租金的上涨,使其成为城市中最昂贵的地区之一。时尚的精品店、鸡尾酒酒吧:该区的活力还没有被房地产开发的压力所扼杀。

在工业时代,许多来自加利西亚(位于乌克兰和现代波兰之间的一个历史区域)的犹太人在这个郊区定居,以逃避大屠杀,并在纺织和皮革行业试试运气。国民党在该区站稳了脚跟,发动了恐怖统治。在20世纪50年代,该区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并确立了自己作为摇滚乐区的地位。

格洛肯巴赫区(Glockenbachviertel)是一个迷人而富裕的地区,也被称为慕尼黑的同性恋区。许多地址都自豪地悬挂着彩虹旗:餐馆、酒吧、酒店、精品店、LGBTQ中心等等。该区--尤其是穆勒街--有很多同性恋聚会场所。多年来,皇后乐队(Queen)的歌手弗雷迪-墨丘利(Freddie Mercury)就住在Glockenbachviertel,享受该区的夜生活。有一个广场是以卡尔-海因里希-乌尔里希斯的名字命名的,他是19世纪德国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先驱。

路德维希沃市(Ludwigsvorstadt)。乍一看,这当然不是这个城市最迷人的地区,但另一方面,它又是最热闹的(无论是晚上还是白天),也是外国文化最丰富的:这里有100多个民族。这种难以置信的多样性反映在该区的商店和食品上。

中央火车站区(Hauptbahnhof)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盟军的轰炸基本摧毁,战后重建的是功能齐全、朴实无华的公寓楼和商业建筑。该地区是高密度的酒店(各种标准)、餐馆、性用品商店和许多电脑和电子产品商店的聚集地。25小时皇家巴伐利亚 "的安装体现了该区正在发生的变化。街道仍然非常繁忙,而且有无数的建筑工地在铺路。车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重建项目的主题。即将建成的新的玻璃大厅被设计成一个新的城市窗口,并应更好地将车站区域与慕尼黑的历史中心联系起来。这个项目极有可能伴随着对该区的彻底改造。

Schwanthalerhöhe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多元文化区。近年来,Schwanthalerstraße大街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地址:咖啡馆、餐馆和儿童商店。这种绅士化的现象让人联想到前东柏林地区的变革。Schwanthalerhöhe区的一个特点是,它是大型奥古斯丁啤酒厂的工厂所在地,当你沿着街道行走时,不时可以闻到啤酒厂传来的啤酒花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