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冠王
在意大利,不同的方言以口头形式共存,但只有教会拉丁语以书面形式占主导地位。从13世纪开始,在翁布里亚的阿西西的弗朗西斯,然后在腓特烈二世统治的西西里宫廷,出现了白话文作品,即所谓的粗俗语言,这是始于托斯卡纳的革命的先驱,托斯卡纳是佛罗伦萨语或托斯卡纳语的发源地,也是我们今天所知的意大利语的祖先。这场语言革命体现在 "三皇冠 "中,即世界文学史上的三位重要人物: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但丁-阿利吉耶里于 1265 年出生在佛罗伦萨。他出生于一个小贵族家庭,先是被母亲遗弃,后又被父亲遗弃,成了孤儿。他与盖玛结婚,从 12 岁起就注定要与她在一起,但他对贝阿特丽斯的坚贞和近乎无声的爱贯穿了他的全部作品。他的缪斯女神在 1274 年与他相识,直到九年后才再次相见。1290 年,她在壮年时去世,但丁深深的绝望激发了他创作《新生活》的灵感,这是一首近乎神秘的爱情激情颂歌。诗人继续在他的诗歌中进行实验,并成为 "新温柔体操 "运动(Dolce Stil Novo)最狂热的倡导者。但丁与毕生挚友吉多-卡瓦尔坎蒂(Guido Cavalcanti)共同探索的 "新温柔风格 "将感情知识化,提倡精致。爱情之后是政治,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的流放,他逃离了佛罗伦萨,并在那里被判处火刑。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但丁潜心写作,撰写了一篇未完成的论文《De Vulgari eloquentia》,他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了各种方言,并发誓要创造一种统一的通俗语言。 1321 年,他在拉文纳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喜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部长诗共一百首,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炼狱和天堂。它追随维吉尔和贝阿特丽斯的足迹,叙述了但丁的精神漫游和他的救赎之路。神曲》一经问世便大获成功,托斯卡纳语言也因此远播海外。
历史是爱捉弄人的,喜欢重复自己。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 1304 年出生于阿雷佐,由于父亲与但丁的政治关系,他的家人不得不逃离佛罗伦萨。彼特拉克,我们用法语称呼他,住在卡彭特拉、蒙彼利埃,尤其是阿维尼翁,在那里他也经历了一场无望实现的爱情的冲击,他在 1327 年 4 月 6 日耶稣受难日第一次见到了劳拉。与贝阿特丽斯一样,有些人怀疑这位年轻女子是否存在,但事实是,她激发了他在沃克吕兹的隐居地创作出一些最美丽的十四行诗。他的主要作品《坎佐尼埃拉》是用托斯卡纳语写成的,但这位外交家和人文主义者还用拉丁语撰写了他的历史著作,包括《非洲》,这本书为他带来了声誉和当时诗人的桂冠。1374 年去世时,他留下了未完成的《特里奥菲》。
他的朋友薄伽丘也是但丁的崇拜者,生于 1313 年。他与女性的关系同样复杂,既有对缪斯女神和初恋情人弗拉梅塔的爱慕(这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能找到),也有情色(他毫不犹豫地用维纳斯和仙女的魅力来唤起人们的情欲),还有他的一个故事《乌鸦》(Il Corbacccio)中的厌女情结。不过,薄伽丘最能载入史册的还是《十日谈》,即 "十日之书"。毫无疑问,是 1348 年的大瘟疫让他萌生了创作这本由 100 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小说集的念头,小说讲述了七位年轻女子和三位优雅男子为了躲避瘟疫,把自己关在圣玛丽亚教堂里,通过互相讲述从最悲惨到最感性的故事来打发时间。薄伽丘用意大利语写成,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如同但丁在诗歌方面的成就:一位创新者。
从15世纪到19世纪
15世纪,意大利人的四世纪,佛罗伦萨是许多作家的故乡,包括被称为 "大帝 "的洛伦佐-德-美第奇、人文主义者安杰洛-波利蒂安和政治家多纳托-阿奇奥利等等,但后人最怀念的还是尼古拉-马基雅弗利,他的姓氏是一个常用形容词的由来。1469 年,马基雅维利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古老家庭,他接受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吸收了当时所有的古典文化。开始政治生涯后,他迅速晋升,1498 年被任命为佛罗伦萨总理府秘书。1513 年,他被指控密谋反对重掌大权的美第奇家族,但这并没有阻止他被贬入狱。马基雅弗利试图通过写作重获美第奇家族的好感,他将这本《王子》献给了洛伦佐二世-德-美第奇(Lorenzo II de' Medici)。这本政治论文的部分灵感来自凯撒-博尔哈,他在一次外交任务中遇到了凯撒-博尔哈。作品出版时,作者的遗体已安放在佛罗伦萨的圣克罗齐大教堂。
阿雷蒂尼亚人彼得(1492-1556 年)也是一位出色的政治战略家,不过他没有使用阿谀奉承,而是用他特别锋利的笔进行威胁。我们欠他一句格言:"给我钱,否则我让你满身是泥。"当时的权贵们似乎都很重视这句格言,他们还时不时地准备资助针对敌人的讽刺十四行诗。如果说这位自称为 "神人 "的诗人社交生活丰富多彩,那么他那充满硫磺味的作品则让人对他又恨又爱。他的《Ragionamenti》历经了几个世纪的翻译,现在可以在我们的书店找到精美的 Allia 版本。他还写过喜剧以及一些虔诚的书籍!传说中,"Le Fléau des princes "在听到一个淫秽笑话时真的笑死了,这无疑会让这位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小说的人开心不已。
严肃得多的十字军学院成立于 1583 年。它的五位创始成员都来自佛罗伦萨学院,他们都有语言方面的抱负,研究纯正的托斯卡纳语。1612 年,第一部意大利语词典出版。几年后的1633年,安东尼奥-马利亚贝奇出生了,他是一位狂热的藏书家,去世时将自己耐心收集的28000部作品留给了后人。这些藏书构成了佛罗伦萨国家中央图书馆的基础。
文艺复兴当然已经结束,十八世纪,托马索-克鲁德利(Tommaso Crudeli)的作品在市政广场被宗教裁判所焚毁,卡斯特鲁西奥-布奥纳米奇(Castruccio Buonamici)决定离开教会从军,但我们不得不等到十九世纪才能再次听到一个更加熟悉的名字: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皮诺曹的父亲本名卡洛-洛伦齐尼,1826 年出生于佛罗伦萨。他是仆人的儿子,注定要成为神职人员,但他辍学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尤其是音乐和戏剧评论,其中不乏讽刺作品。尽管曾因参加独立战争而中断过两次职业生涯,但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一直为多个刊物撰稿,并在审查办公室担任文员,这使他能够阅读当时托斯卡纳舞台上的作品,并沉浸在对戏剧的热情中。五十多岁时,他应邀将佩罗的《童话》改编成意大利文,从此转向儿童文学创作。木偶奇遇记》的第一章于 1881 年在Giornale per i bambini 上发表。虽然匹诺曹的冒险故事最初以他的自杀告终,但在编辑的坚持下,该系列得以继续。两年后,《木偶奇遇记》结集成书,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20世纪的新气息
卡洛-科洛迪猝死于 1890 年,同年他的同代人乔苏埃-卡杜奇成为参议员。后者的诗歌既受到托斯卡纳宁静童年的影响,也受到家庭悲剧的影响,他的父亲在自杀前不慎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儿子,他的诗歌主要涉及意大利的历史,这当然也解释了为什么他的诗歌在国外鲜为人知,尽管他的《野蛮人的颂歌》已经由 BNF 出版了法文版。1901 年,他将自己的诗作重新编排为九个主题,这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意大利诺贝尔文学奖。由于身体虚弱,这位诗人兼教师未能领奖,并于次年(1907 年)去世。
二十世纪初,未来主义运动的兴起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吹捧和倡导现代性。阿尔多-帕拉泽斯基(1885-1974 年)喜欢使用祖母的姓氏,而放弃了父亲朱里亚尼的姓氏,他在菲利波-马里内蒂的推动下,于 1910 年出版了《L'Incendiario》,1911 年出版了《Il codice Perià》。虽然阿尔多-帕拉泽斯基一直致力于佛罗伦萨的《Lacerba》杂志,该杂志也是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的《未来主义反传统宣言》的发表地,但大战开始后,阿尔多-帕拉泽斯基因政治原因与该杂志疏远。但与世隔绝丝毫不妨碍他的写作,1934 年,他的小说《马特拉西姐妹》获得成功,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尽管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他在先锋派中享有盛名并备受推崇,但这位作家和诗人更喜欢独处。他的一些作品已由 Gallimard 出版社翻译成法文。
新世纪也见证了硫磺味十足的库尔特-埃里希-苏克特的生与死,他为自己取的名字库尔齐奥-马拉帕特更为人熟知,因为 "如果波拿巴的结局不好,我的名字就是马拉帕特,我会有一个好的结局"。马拉帕特是一名记者和战地记者,曾经是法西斯分子,1957 年临终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热爱托斯卡纳,在卡普里拥有一栋非凡的别墅。关于战争的《卡普特》(Kaputt)和《肤色》(La Peau)都是暴力而感人的重要小说,而他的《秘密日记》(1941-1944年)将于2019年由La Table ronde出版社出版,该书进一步发掘了这个既神秘又迷人的男人。对法西斯主义在佛罗伦萨的兴起感兴趣的人还可以尝试阅读瓦斯科-帕特罗里尼(1913-1991)的《贫民朋友纪事》(Chronique des pauvres amants)(阿尔宾-米歇尔出版社出版),或者观看同名电影。
这位意大利最令人钦佩的当代作家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但她的童年是在日本度过的,经历了集中营的地狱般生活。之后,她来到西西里,最后来到罗马,在那里她离家出走,与父亲团聚。达西娅-马拉尼也是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伴侣,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为剧院写作,尝试诗歌创作,并为《Nuovi Argomenti》和《Il Mondo》等杂志投稿。其第一部小说《La Vacanza》于 1962 年问世,次年由 Grasset 出版了法文版。她的才华在《玛丽安娜-乌克里阿的无声生活》中也得到了认可,该书描写了十八世纪一位年轻聋哑人的壮丽画卷,她嫁给了比她年长许多的叔叔,并在叔叔的图书馆中找到了避难所,在启蒙思想中找到了自由。达西娅-玛莱尼是女权主义者吗?也许吧,因为她在 1973 年帮助创建了完全由女性经营的玛德莱娜剧院。我们很高兴在《Le Bateau pour Kôbé》和最近的《Caro Pier Paolo 》(2022 年)中发现了这种自信的女性声音。
安东尼奥-塔布奇 1943 年出生于比萨附近,2012 年在家乡葡萄牙去世。塔布奇是费尔南多-佩索阿作品的忠实崇拜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里斯本意大利文化研究所的教师和所长,他写下了许多伟大的小说,伯纳德-评论(Bernard Comment)正逐步为加里马尔出版社重新翻译这些作品。印度夜曲》(Nocturne indien)是 1987 年梅迪西斯外国小说奖得主,描写了一个男人在印度寻找朋友的漫游故事。 作者将其描写成一个漫长的不眠之夜,旅途如梦如幻,但其文笔之细腻独一无二。另一方面,安东尼奥-塔布奇在《Pereira prétend》这部反对极权主义的标志性作品中,将现实强加于人,让人联想到 1938 年里斯本萨拉查主义政权的审查和压迫。这部小说被改编成连环画,于 2016 年由 Sarbacane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