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室和其他圈层
尽管 1345 年的奇迹让这个小渔村成为了朝圣之地,随后又成为了重镇,但正是修辞学会的狂热让荷兰文学超越了口头传统和骑士故事。在这些集会上,人们表演活人剧、剧团比赛和创作新年歌曲。其中最著名的社团之一是十五世纪末在阿姆斯特丹成立的 L'Églantier。它曾一度被西班牙政府禁止,1581 年阿姆斯特丹获得独立后,它的声望与日俱增。该组织由人文主义者亨德里克-斯皮格尔(Hendrik Spiegel,1549-1612 年)领导,他留下了大量诗歌和论文,主张改进荷兰语,在此之前,荷兰语一直受到大量语言借用的困扰。他的朋友迪尔克-科恩赫特(Dirck Coornhert)是一位管家,后来成为公证人、神学家、雕刻家和政治家,他为其中一部作品写了序言,还翻译了《圣经》和各种古典作家的作品,包括《荷马史诗》、《塞内加》和《伊拉斯谟》,为丰富文化做出了贡献。
剧作家塞缪尔-科斯特(Samuel Coster)是话剧《农民Teeuwis de boer》(《农民 Teeuwis》)的作者,他也是玫瑰园的常客,当内部出现一些分歧时,他决定于 1617 年 8 月1 日创建第一荷兰学院。该学院的座右铭是 "热忱",它以闹剧为荣,但也教授科学,这让传教士们很不高兴。尽管如此,还是建立了一所预科学校,这就是今天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起源。最后,在 1635 年,埃格兰蒂尔学院和阿姆斯特丹学院合并,并在阿姆斯特丹学院所在的土地上建造了这座城市的第一座剧院。当时戏剧艺术正处于黄金时代,建筑师雅各布-范-坎朋(Jacob Van Campen)显然需要一个永久性的演出场所。在这里,宗教争议也成功地推迟了落成典礼,但话剧《Gijsbrecht van Aemstel》还是在 1638 年 1 月 3 日上演了。该剧是委托约斯特-范登-冯德尔(Joost Van Den Vondel)创作的,他是一位诗人,1587 年出生于科隆,他的悲剧和他的尖刻幽默以及他广为人知的皈依天主教的经历一样,一直是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他的遗骨安放在阿姆斯特丹的新教堂(Nieuwe Kerk),与他同时代的彼得-胡夫特(Pieter Hooft,1581-1647 年)的遗骨相距不远。他出生于阿姆斯特丹,曾游历意大利和法国,后来成为一名高级公务员并定居在穆德斯洛城堡。正是在这里,他将启蒙思想家、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形成了神话般的 "穆伊登圈子"。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同时也写诗,其中不乏色情作品,是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完美代表。
尽管巴鲁克-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短暂的一生为17世纪打下了印记,但这一时期在欧洲的影响下蓬勃发展,或许不利于原创作品的创作。斯宾诺莎 1632 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这位商人的儿子注定要成为一名拉比,但在父亲去世后接管了父亲的生意。由于接触到哲学,尤其是笛卡尔的哲学,他被犹太社区排斥在外,并决定离开这座城市。他在短暂的一生中饱受诽谤,但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伦理学》,该书现已成为我们的经典之一,也是了解他的作品的良好入门读物。
1669 年,Nil Volentibus Arduum 协会围绕 "法语之爱 "成立,在十八世纪初,正是英国的书信提供了灵感,而在世纪末,德国的浪漫主义影响了作家们。1783 年,芮金维斯-费斯出版了《朱莉娅》,这是一部情感剧,剧中一位年轻女子拒绝了追求者的好意,因为她害怕未婚之恋会带来罪过。当她的父亲最终同意她的婚事时,死亡却在她的壮年时期降临。国家进入了政治混乱时期,扬-弗雷德里克-海尔默斯(Jan Frederik Helmers)和亨德利克-托伦斯(Hendrik Tollens)的著作中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从 1817 年起,多产诗人威廉-比尔德迪克(Willem Bilderdijk)开始教授荷兰历史课程,并使莱顿成为新的文学中心。他的学生是伊萨-达-科斯塔(Isaäc da Costa),1796 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后来成为他在文学和宗教领域当之无愧的继承者。
现实的检验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这一点在 Multatuli 于 1860 年出版的虚构自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此人本名爱德华-杜维斯-德克尔(Eduard Douwes Dekker),1820 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但在 1856 年辞职之前,他一直在当时还是荷兰殖民地的印度尼西亚发展事业。在《Max Havelaar ou les ventes de café de la compagnie commerciale des Pays-Bas》(巴别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作者强烈谴责了爪哇人所遭受的待遇和经济压迫。虽然穆尔塔图利的一生都在德国度过,但我们仍然可以参观他位于 Korsjesportsteeg 20 号的故居。
塔希格家族还在诗歌创作中坚持自己的主张,与以精神信息为最高目标的牧师作家形成鲜明对比。虽然 "1880 年代 "类似于自然主义,但它在与自然的关系上仍然接近于浪漫主义,并且只想表达最亲密的情感。这场运动的灵感主要来自于年轻的雅克-珀克(Jacques Perk),他于 1881 年去世时年仅 22 岁。他的作品由该运动的领导者威廉-克洛斯(Willem Kloos)出版,他还于 1885 年共同创办了杂志《新指南》(De Nieuwe Gids)。这份双周刊是一份宣言书,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表达自己对完全敏感的诗歌的现代理念。赫尔曼-戈特(Herman Gorter,1864-1927 年)的诗作《麦》引起了强烈反响。克洛斯用一句话概括了文学正在经历的转变:"最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内部争吵标志着阿尔伯特-韦尔维的离去,他与导师分道扬镳,走上了自己的道路,于 1905 年创办了《运动》(De Beweging)杂志,J.C. Bloem、莫里斯-乌伊格等人都曾为该杂志撰稿。布卢姆、莫里茨-乌耶尔德特和 "荷兰诗人王子 "阿德里安-罗兰-霍尔斯特(Adriaan Roland Holst)让他对象征主义情有独钟。
世纪之交,散文出现了几股潮流。阿瑟-凡-申德尔(Arthur Van Schendel)在他以中世纪为背景的第一批作品中尝试了新浪漫主义,而路易-库珀勒斯(Louis Couperus)则涉足了历史小说和自然主义,尽管他的作品《Ténèbres的力量》(1900 年)是一部谴责爪哇殖民统治的新作,但却带有非理性色彩。至于内西欧(J.H.F. Grönloh),他在荷兰发起了新客观主义运动。他的短篇小说充满了面对存在问题的荒诞感,其中一些作品于 2005 年由 Gallimard 出版社翻译,书名为《Le Pique-assiette et autres récits》。1932 年,西蒙-维斯特迪克做出了一个激进的决定--弃医从文。很快,他就成为了一位广受赞誉的作家,其写作速度之快为他赢得了 "比上帝阅读速度还快 "的美誉。他曾多次获得荷兰文学奖,但很少在 Gallimard 和 Phébus 出版社发表法文作品。早年,他还为《论坛》投过稿--《De Vrije Blade》是他的朋友埃迪-杜佩龙(1899 年出生于雅加达)和著名文学评论家门诺-特尔-布拉克(Menno ter Braak)创办的期刊,至今仍在知识界占据重要地位。两人都没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幸存下来,前者在 1940 年德国入侵荷兰时丧生,后者则在同年自杀身亡。虽然荷兰在大战期间保持中立,但这场新的全球冲突并没有放过它。
安妮-弗兰克日记》是对这段黑暗占领时期最动人、最悲惨的描述。从 1942 年到 1944 年,这个 13 岁的女孩在一个简陋的藏身处躲避纳粹的围捕。也许是遭到了谴责,一家人被驱逐到奥斯威辛-比克瑙,几个月后,安妮-弗兰克在卑尔根-贝尔森死于斑疹伤寒。作为唯一的幸存者,她的父亲决定出版这些亲笔信。现在,以这位少女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就在L'Annexe 曾经所在的地方。
当代文学
幸存的作家们无法用过于尖刻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经历,文学进入了令人震惊的现实主义时代,这也给随后的岁月带来了幻灭感。杰拉德-雷夫(Gerard Reve,1923-2006 年)于 1947 年出版了《De Avonden,Les Soirs》(Gallimard 出版社)。在这本纯粹的存在主义小说中,读者跟随一个完美的反英雄弗里茨-范-埃格特斯(Fritz van Egters)的脚步,在十个章节和无数个日子里,他唯一的野心似乎就是对自己的家庭进行一次尖锐的审视。这是一本具有煽动性的书,就像它的作者一样,他对 20 世纪 70 年代的普罗沃抗议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1 年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威廉-弗雷德里克-赫尔曼斯(Willem Frederik Hermans)同样愤世嫉俗,他的《达摩克利斯的黑密室》(La Chambre noire de Damoclès)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读起来像一部惊悚小说,以至于让人怀疑主人公亨利-奥塞沃德(Henri Osewoudt)究竟是有罪还是受害者。但受二战影响最深的小说家无疑是哈里-穆里施(1927-2010 年),他甚至宣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的"。他的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曾与纳粹合作,在目睹了对纳粹分子艾希曼的审判后,他写下了《40/61 案》,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小说,尤其是《天堂的发现》,这部小说讲述了两个被一切隔绝的人之间不可能的相遇,哈里-穆利施因此赢得了作家的声誉,有时他是隐士,但总是才华横溢。
世纪末是一个慷慨的年代,文学杂志和副刊蓬勃发展,签署了《七十年代宣言》的作家们主张向大众开放,妇女也获得了解放。后现代主义和极端现实主义鼓励个人声音的出现,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松散,文学向世界开放。塞斯-诺特博姆进入国际舞台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诺特博姆是一位不拘一格的表演者,他的小说和短篇小说(《Le Matelot sans lèvres》,1958年;《Rituels》,1980年)是其才华的完美体现,但他对诗歌或无法归类的散文(《533 Le livre des jours》,Actes Sud,2019年)也不陌生。生于1945年的安娜-恩奎斯特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但使她在法国为人所知的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作品之厨》的译本。音乐和她亲身经历的丧子悲剧是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这些作品一直很成功。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阿农-格伦伯格(Arnon Grunberg),他的《蓝色星期一》(Lundis bleus)标志着千年的结束。虽然他现在住在纽约,但他经常在自己的祖国赢得著名奖项。最近在文学界引起轰动的是土耳其裔荷兰女作家拉莱-居尔(Lale Gül),她将于 2021 年出版她的力作《我要活下去》(Ikga leven)。
说到连环画,荷兰可能不如它的比利时表亲那么有名,但它可以自豪地说,第九艺术之父之一古斯塔夫-维尔贝克(1867-1937 年)是荷兰人,尽管他出生在长崎,死在纽约。亨克-巴克斯(Henk Backer)被认为是荷兰第一位连环画家,他的作品在报刊上广为流传,尤其是以两个孩子Tripje 和 Liezeberth 为主角的系列作品。与他同时代的哈姆森-范-德-比克(Harmsen van der Beek,1897-1953 年)为伊妮德-布莱顿(Enid Blyton)笔下的人物Oui-Oui的冒险故事绘制了插图。但最有名的荷兰漫画家是 "荷兰华特-迪斯尼 "Marten Toonder。他是一位船长的儿子,在父亲带回家的美国绘本中发现了漫画。他出生于 1912 年,1933 年开始为报社工作,凭借《拇指汤姆》(Tom Poes)一举成名,之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以他的名字设立了一个奖项,但由于资金不足,只颁发过三次:2010 年颁发给 Jan Kruis,2011 年颁发给 Peter Pontiac,2012 年颁发给 Joost Swar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