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马尼拉最初是由其海湾岸边的一个小型部落定居点所占据。它的名字(在他加禄语中为Lungsod ng Maynila)来自于May这个词,意思是 "有",以及生长在帕西格河畔的白色开花植物nilad。当第一批商人社区在这里定居时,贸易从12世纪开始起飞。来自各半岛和周边国家的商人,如阿拉伯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婆罗洲、爪哇或苏门答腊岛,都被马尼拉的地理位置所吸引,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天然港口。该城市成为各种贸易和商业的场所(丝绸、瓷器、珍珠、铁、铅和铜的矿藏)。马尼拉是在两个有利于农业的地区--北部的冲积和沼泽平原和西南部的火山土地--的交界处繁荣起来的。由于连续的入侵,该城市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其战略位置,1571年6月24日,为西班牙服务的第一任菲律宾总督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兹皮(1565-1572)宣布它为国家的首都。殖民者接管了这个地方,并在邦库赛战役后,在拉贾-苏莱曼王子的穆斯林定居点的废墟上加固了城市。它被命名为英特拉穆罗。马尼拉城建成几年后,这座被西班牙人称为El insigne y siempre leal ciudad (美丽而永远忠诚的城市)的坚固城市受到了威胁,因为它是如此令人垂涎。中国的海盗、葡萄牙和荷兰的军舰都试图破坏其占领者的稳定。从1762年到1764年,马尼拉被英国军队占领。叛乱成倍增加。19世纪末,它成为著名自由战士的避难所,如何塞-黎刹、安德烈-博尼法西奥、牧师戈麦斯和布尔戈斯。

1898年,西班牙人永远地离开了马尼拉,但第二年美菲战争爆发,一直持续到1901年。随后,马尼拉成为美国文官政府的所在地。1935年,曼努埃尔-奎松的自治政府在此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轰炸了这座城市、圣多明各教堂和其他历史遗址。从1942年到1945年,他们的占领军统治了恐怖。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终于履行了他在离开这个国家之前所作的著名承诺 "我会回来的"。他于1945年回来解放了它,并付出了血腥战斗的代价。战争结束时,这座城市基本上被摧毁了。它的重建工作在没有太多规划的情况下进行,这一点在今天可以看到。1948年,随着首都正式迁往奎松市(距马尼拉15公里),权力下放的尝试是失败的。直到1976年,马尼拉一直面临着失去其行政首都头衔的威胁。同年,它重新获得了全国最大城市的地位,大都市区被宣布为首都。

内城

内城是这个城市的中心和历史区,是它过去的唯一见证。它通常是旅行者记住的马尼拉的一部分,因为它具有城市其他地方所缺乏的魅力和宁静。这是一个适合文化、散步、骑自行车、喝酒和在许多工艺品商店购物的地方。如果对马尼拉只有一次访问,那就是这个地方。

它最初是由西班牙定居者建造的,城墙标志着当时的城市面貌。马尼拉(Intramuros)由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兹皮(Miguel López de Legazpi)于1571年建立,很快就被加固,直到日本人的到来和战斗为止,一直保持着不可侵犯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没有放过它,使其成为一片废墟。在城墙内,你可以在殖民时代的遗迹、美丽的教堂、城墙、守卫和鹅卵石铺成的街道之间行走。你还可以在一些修复过的西班牙风格的豪宅前停留,如马尼拉之家(Casa Manila)和布兰卡之家(Casa Blanca),它们都位于圣路易斯建筑群的迷人通道中。这些房子已经被改造成了酒店、小工艺品商店或咖啡馆。漫步在它们用鹅卵石铺成的院子里,或坐在它们的喷泉周围,远离马尼拉的喧嚣,是一种放松,让你沉浸在这个城市的历史中。今天,英特拉穆鲁斯因游客的来来往往和在这里的学校和大学上学的2500名左右的学生而充满活力。

比农多

马尼拉的唐人街比较偏僻,但也相当有趣。比农多(Binondo)被帕西格河(Pasig River)隔开,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城。你可以吃到蛇羹、面条并找到各种香。珠宝商出售玉石、金表和银手镯。各种形式的贸易都非常存在。有许多出售药材的商店。小餐馆和茶馆比比皆是。还可以看到佛教寺庙和具有非常原始建筑风格的老建筑。再往北走,就是令人惊叹的中国公墓,一个真正的城中城。

鄂米塔

埃米塔是紧邻马拉特的一个区,在这里你可以找到黎刹公园,和英特拉穆罗斯一样,这里也有很多历史遗迹,是这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中的一个绿色驿站。在这里,大型商场都有自己的位置。而且这里是旅游带的中心,有许多餐馆、酒吧、纪念品商店、艺术画廊和质量各异的酒店设施。然而,城市的这一部分并不特别令人愉快,但它的好处是可以让旅行者找到自己的方向,并靠近英特拉穆罗斯等名胜古迹。此外,在一天结束时沿着马尼拉湾散步,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夕阳。

马来酸盐

马拉特是埃尔米塔的延伸。它因海湾边的长廊、菲律宾文化中心(CCP)和马尼拉大都会博物馆以及众多酒店和购物中心而闻名。马拉特的 Remedios Circle 大广场是马尼拉所有游客和年轻人的聚集地。马拉特是马尼拉的塔梅尔(加德满都)或考山路(曼谷):背包客 和年轻人的聚集区。这里什么都有:酒吧、超市、旅行社、经济型酒店、餐馆、酒吧和夜总会。由于所有这些场所都是 24 小时营业,因此 Malate 很少有人睡觉。此外,马拉特的地理位置靠近市内的主要景点,因此这里的鸡尾酒很受欢迎。

马卡提

我们去马卡蒂不是为了欣赏这座城市的历史遗迹,而是为了一睹它的新面貌。我们建议您在阿亚拉中心(Ayala Centre)漫步,尤其是往格林贝尔特(Greenbelt)方向。许多悬空的人行道给人一种温和的香港感觉。或者在 P. Burgos 及其邻近的街道(如 Don Pedro)散步,近年来,时尚酒吧、餐馆和夜总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马卡蒂是马尼拉的商业中心、夜生活热点,也是最受外籍人士欢迎的地区之一。这里是马尼拉最具活力的地区,反映了菲律宾的现代气息。这里是时尚区,有自命不凡的摩天大楼、豪华精品店和诱人的购物商场。超现代化的大型购物中心终日人头攒动。商人和锦衣玉食的年轻人在这里摩肩接踵。在这个时尚街区,有一些全国最漂亮的住宅楼。总之,这里是感受马尼拉未来脉搏的好去处。

帕赛

帕赛是马卡蒂和帕拉尼亚克之间的一个区,相当安静和宜人。它既靠近国内机场,又离英特拉穆罗斯区不太远。这里可做的事情不多,但有餐馆和商店,包括全国最大的亚洲购物中心(MOA)。

Parañaque

帕拉尼亚克实际上是帕赛和拉斯皮纳斯之间的一个市镇,沿海湾向西。它被认为更像是马尼拉的一个区。它是机场和一些巴士站的所在地(菲律宾的交通相当混乱)。

今天的城市

如今,马尼拉是大马尼拉的一部分,也被称为国家首都区(NCR)或大马尼拉市。首都大区由 17 个市镇组成,其中奎松市拥有 330 万人口,是菲律宾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超过 1400 万(根据计算方法和考虑的地区不同,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大马尼拉现在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大都市,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群之一。虽然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马尼拉的识字率超过 99%,但这并不妨碍其失业率居高不下。但不可否认的是,首都是该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它位于天然良港(群岛中最大的港口)的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国际交汇点。城市还被帕西格河一分为二,使东南部的大湖拉古纳德海湾(Laguna de Bay)得以注入海湾。科维德(Covid)年代对首都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目前首都正在缓慢恢复,但也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贫困、污染、城市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