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
新加坡常被称为亚洲的门户,因为它是该地区几种主要文化--华人、印度人、马来人和泰米尔人--的交汇点,每种文化都在当地发展着自己的传统。华人是最大的族群(几乎占总人口的 75%)。他们的主要传统是古典戏曲,如客家戏(一些充满热情的剧团正在努力保护客家戏免于消亡)和潮剧(起源于中国南部潮汕地区,集音乐、歌唱、武术、杂技和表演于一身)。
此外,还有南音(或南管)室内乐团,这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南方福建省的传统形式,可追溯到汉代。传统形式的南音旋律细腻、节奏缓慢,由五位艺术家组成的表演小组演唱,演唱者坐在中间,周围是吹奏竹笛(洞箫)、二弦琴(二胡)、琵琶(中国琵琶)和三弦琴(比琵琶低八度的另一种琵琶)的乐手。
在新加坡,南音不仅没有被归入老一辈的行列,反而在年轻一代中找到了新的听众,由一代又一代通常只有 20 多岁的音乐家组成的 Siong Leng 音乐协会(成立于 1941 年)就证明了这一点。Siong Leng 音乐协会(成立于 1941 年)由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组成,这些音乐家通常只有二十几岁。虽然他们以非常原汁原味的方式练习南音,尽可能接近其根源,但 Siong Leng 也在努力发展这一流派,尝试将其与印度塔布拉或马来孔邦音乐相结合。
作为南音的延伸,梨园戏 被视为南音的戏剧化版本。它是中国戏曲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春节期间举办的华艺节提供了既传统又前卫的节目,是亲近新加坡华人传统的好机会。
在新加坡马来人中,最受欢迎的传统之一是Dondang Sayang 。Dondang Sayang 是一种旋律优美的诗歌形式,以爱情和慷慨为主题,由小提琴、锣和手鼓伴奏,传统上由一男一女两位艺术家表演。马来人仍在演奏kroncong(发音为"kronchong"),它是四弦琴的远亲。它的名字来源于葡萄牙音乐传统的一种音乐风格--16世纪由水手传入印度尼西亚港口城市。
在新加坡的印度社区,印度斯坦音乐和卡纳蒂克音乐这两种主要的古典音乐形式非常流行。此外,来自旁遮普地区的印度舞蹈和音乐风格 "班格拉"(bhangra)也是如此,这种舞蹈和音乐以其典型的多尔鼓(dhol)节奏而闻名。
霹雳舞融合了华人和马来人的文化。其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第一批中国移民在此定居,并娶了年轻的马来姑娘为妻。他们的传统音乐受到马来曲调的启发,通常用英语演唱。
流行音乐
20 世纪 60 年代,受当时西方流行音乐(如克利夫-理查德与阴影乐队,当然还有披头士)的启发,当地乐队风靡群岛。到目前为止,当时最耀眼的明星当属 The Quests 乐队,该乐队推出了一系列热门歌曲,包括《Shanty》和《Don't Play That Song》、The Western Union Band 和他们的热门歌曲《Driving MeCrazy》,以及更具迷幻色彩的 October Cherries。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新加坡开始流行摇滚乐,尤其是甜蜜慈善乐队(Sweet Charity)的作品。后者由歌手拉姆利-萨里普(Ramli Sarip)领衔,绰号 "摇滚老爹"(Papa Rock),因为他是新加坡摇滚乐的真正先驱,也是备受喜爱的艺术家。
20 世纪 90 年代是一个艺人出走的年代,他们纷纷离开新加坡,去寻找更大的音乐舞台。著名歌手兼肚皮舞者 Dawn Xiana Moon 和 Sophie Koh 就属于这种情况。
新加坡也已成为华语唱片业的神经中枢之一,是陈洁仪、孙燕姿和林俊杰等华语流行巨星的诞生地。
古典音乐
在古典音乐方面,成立于 1979 年的新加坡交响乐团(Singapore Symphony Orchestra,简称 SSO)是新加坡的领军乐团。该乐团由近百名成员组成,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并录制了多张唱片,有时还为著名唱片公司录制唱片。乐团驻扎在滨海艺术中心(该国主要的文化中心,外形酷似榴莲)并在那里演出,偶尔也在维多利亚音乐厅演出。
自 2020 年以来,首席指挥一直由汉斯-格拉夫担任,他曾是萨尔茨堡莫扎特管弦乐团和波尔多阿基坦国家管弦乐团的成员。他的继任者将是汉努-林图(Hannu Lintu),从 2026/27 乐季开始上任。黄家俊也是首次亮相 SSO 的本地指挥天才,此后他担任了日本爱乐乐团、德累斯顿爱乐乐团和哈雷(曼彻斯特)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尽管他还不到四十岁......他是个天才。
该国还拥有一些非常优秀的独奏家,如著名小提琴家 Vanessa Mae,她也是滑雪冠军(是的,没错),还有 Siow Lee Chin,她也是一名小提琴家,曾与皇家爱乐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和乌克兰国家爱乐乐团合作。
现代音乐
新加坡的电子音乐舞台近年来蓬勃发展(尽管有限制俱乐部的法规),这主要归功于三个推动其发展的唱片公司:Darker Than Wax、Midnight Shift 和 Syndicate。它们制作 House、acid 和 techno 唱片,旗下艺人在世界各地巡演,包括柏林,取得了巨大成功。
除了这些厂牌外,一些新加坡艺术家也成功地在全球电子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如 Yeule 及其融合了氛围、受损音景和亚洲后流行音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