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较晚

据说,1815 年签订《维也纳条约》后,英国人收复了新加坡群岛,文学随之出现在新加坡。事实上,新加坡文学的里程碑出现在20世纪初,更确切地说,是在 1937 年,当时《FMSR:一首诗》在伦敦出版,作者是 Francis P. Ng,笔名 Teo Poh Leng,他是一名马来西亚教师,后来担任新加坡校长。该书以自由诗的形式写成,深受欧洲现代主义的启发,以诗歌的形式记述了一次火车旅行,因此取名为《FMSR》,"FMSR "是马来联邦州铁路的首字母缩写。然而,新加坡的文学之旅戛然而止,直到独立后才悄然恢复。他直到六十岁才出版了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荣誉和其他故事》,两年后又出版了长篇小说《翡翠山的南美秀女》。雷克斯-安东尼-雪莱出生于 1930 年,他的小说创作起步也很慢虾人》直到 1991 年才出版,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文学生涯中取得成功,三次获得新加坡国家图书发展局颁发的新加坡文学奖。

然而,这两个人并没有虚度光阴:除了专业上的成功,雪莱还是当之无愧的自学者,他自学了日语、绘画、钢琴......还有手风琴,而吴善笃则在圣若瑟书院为崭露头角的作家创建了青年诗歌圈。他们中的一位注定要留名后世:出生于 1933 年的埃德温-谭布(Edwin Thumboo)被誉为新加坡英文诗歌的先驱。他在学生时代就于 1956 年开始发表诗作(《大地的肋骨》),之后他在两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先后成为新加坡大学教授、英国文学系主任和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在写作方面,他出版了一系列著作--1977 年的《神也会死》、1979 年的《鱼尾狮旁的尤利西斯》、1993 年的《第三个马尔》、2008 年的《依然在旅行--并赢得了一系列奖项:他还获得了一系列奖项:1979 年东南亚作家奖,三次获得新加坡国家诗歌发展局诗歌奖(1978 年、1980 年和 1994 年),2006 年获得新加坡国家诗歌发展局功绩奖章......人们常说他是 "非官方的新加坡桂冠诗人",因为特别是在 1965 年新加坡独立后,他的作品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旨在为多元文化的新加坡人建立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一点在他的诗集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诗集中的 "鱼尾狮 "是一个狮头鱼身的嵌合体形象,它是新加坡的国徽,让人想起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个传说可以追溯到新加坡还叫淡米斯克(Tamesek)的时候。事实上,新加坡的文学界长期以来都是政治性的,1950 年成立的 Asas 50(Angkatan Sasterawan:作家运动)就是明证。这个团体不仅渴望创新文学,也没有在 "为社会而艺术 "和 "为艺术而艺术 "的争论中分裂,它还希望像批判传统的沉重一样批判殖民主义。总之,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压迫。

政治与开放

一些新加坡作家获得了持不同政见者的声誉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戈帕尔-巴拉塔姆(1935-2002 年),他 1991 年在伦敦出版了小说《蜡烛或太阳》,唤起了 1987 年的 "光谱行动"。三年后,他又出版了《迈克尔-费的鞭刑》(The Caning of Michael Fay),该书以 1994 年一名与新加坡警方发生暴力冲突的美国少年的名字命名。但这并不妨碍他获奖--1982 年和 1990 年,他的短篇小说集《经验的臆想》和《让你哭泣的人和其他故事》两次获得新加坡作家协会奖,1991 年获得东南亚国家联盟奖--也不妨碍他的作品被剧团上演或受到《海峡时报》的赞扬。郭宝崑 1939 年出生于中国,10 岁之前一直生活在中国,1976 年至 1980 年期间他一直被关押在狱中1990 年,郭宝崑被授予文化奖章,以表彰他的贡献和奉献,他以社会现实主义为基础创作的剧本在国际上演出,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法语(《Le Cercueil est trop grand pour la fosse》,Editions des Cygnes)。吴宝成的一生充满了多元文化色彩:他 1936 年出生于吉隆坡,曾在都柏林求学,后在新加坡当医生,1986 年移民加拿大,2010 年在加拿大去世。他的小说《如果我们梦太久》讲述了一群青少年的启蒙故事,1972 年在群岛出版时遭到拒绝,但现在已成为大学里的经典教材。该书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俄文、日文和他加禄文,证明了新加坡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日常生活、传统、世界主义:这些都是作家们创作的源泉,其中包括以戏剧著称的罗伯特-杨(Robert Yeo)(从 1974 年的《新加坡,你在吗?到 2001 年的《新加坡三部曲》),但他也写过诗歌和小说(《侯登恒历险记》,1986 年),或者凯瑟琳-林(Catherine Lim),她的短篇小说集曾引起轰动,其中她毫不犹豫地指出了她的同胞的小缺点,《小讽刺:新加坡的故事》自 1978 年出版以来一直是经典之作。她的才华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这要归功于她多产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女性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从未被低估。亚瑟-叶(1943-2006 年)生性低调,是一位诗人,有时也是一位实验诗人,他娴熟地运用 "新加坡英语"(典型的新加坡英语),赢得了纽约等地同行的钦佩。最后,如果不提李子平溺水者的前景 、《短路》、《唱一首人类之歌》等)和郑金波(Boey Kim Cheng),就无法讨论在新加坡备受推崇的诗歌艺术郑金波在 24 岁时就凭借第一部诗集《某处-某处》获得了新加坡国家诗歌和散文发展局诗歌奖,这也是他广受赞誉和获奖的一系列作品(《大火之后》、《清亮》、《歌手》)的前奏。同样出生于 1965 年的哈雷什-夏尔马在戏剧舞台上也取得了类似的成功。在他迄今为止创作的百余部剧本中(从 1989 年的《灯笼永不灭》 2019 年的《群鱼》),许多作品从伦敦到墨尔本都上演过。基本快乐》(2015 年)被《商业时报》评为 50 年来最佳剧本之一。1965年是小说家科林-张(Colin Cheong)的丰收年,他出版了不下30本书,其中最著名的是《橘子》(1996年)。作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他放弃了记者的职业,转而担任舞蹈教师。

令人惊喜的活力

然而,70 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几代人与之相比并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尤其是翻译作品特别是法文作品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文学体裁也在不断增加,连环画也逐渐出现,如戴夫-蔡(Dave Chua)和他的图画小说《L'Homme de la maison》(由 Steinkis 出版),以及《Charlie Chan Hock Chye:une vie dessinée》(由 Urban Comics 出版),这部假传记为 Sonny Liew 在法国、新加坡和美国赢得了三个奖项。虽然新加坡诗歌的翻译量仍然不足,但它仍然充满活力,阿尔文-彭Alvin Pang)试探沉默》、《雨之城》)的名气就证明了这一点,他曾受邀参加东南亚的许多文学沙龙,西里尔-黄(Cyril Wong)也受到热烈欢迎,他的诗歌(《超重行李和索赔》、《下面》等)有时还被配上音乐。不过,有两个例外:Toh Hsien Min 的诗集《Dans quel sens tombent les feuilles》在 Caractères 出版社的出色工作下将会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他创办的新加坡群岛最大的文学杂志《Quaterly Literary Review Singapore》也值得一提;Christine Chia 出生于 1979 年,正如出版商 Le Corridor bleu 所说,她的自传《La Loi des remariages》和《Séparation : une histoire》都是 "原诗"。这部作品受到了当代诗人的广泛赞誉,其中包括新加坡文坛的 "小王子 "阿尔菲安-本-萨阿特(Alfian bin Sa'at)。他拥有多重血统(马来西亚、爪哇、中国、苏门答腊),用多种语言写作,在诗歌和戏剧舞台上同样游刃有余。事实上,由于郑珍(Jean Tay,她的作品既有关于妇女状况的(《井水》、《》),也有关于新加坡历史的(《姐妹》))、剧作家兼导演陈祖儿(Joel Tan)的多才多艺,以及新加坡检查站剧院副总监黄菲丝(Faith Ng)的艺术修养,新加坡的剧院正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

新加坡群岛在短短几个世纪里改变了面貌,但它不会停止变化。在文学方面,新作家,通常是女性,正在崭露头角。例如,Hwee Hwee Tan 在《异国之躯》(1997 年)中探讨了极端当代的新加坡与保守的新加坡之间的差距,而 Daren Shiau 则在《心脏地带》(1999 年)中写到了背井离乡、巴利-考尔-贾斯瓦尔(Balli Kaur Jaswal)探讨了社会变革(《继承》)和印度移民社群(《Le Club des veuves qui aimaient la littérature》、《Les Incroyables aventures des sœurs Shergill》,贝尔丰出版社出版),而李晶晶则在《我们是如何消失的》(2019 年)中重现了遭受日本占领的妇女的记忆。最后,蕾切尔-亨(Rachel Heng)和克拉丽莎-戈纳万Clarissa Goenawan)的乌托邦小说《自杀俱乐部》(Suicide Club)和惊悚小说《秋日的月光》(Lune d'automne,Les Escales出版社出版)也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

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可以收听朱莉-穆兰的播客(Marcher entre les lignes),这些播客为作家们提供了声音,并为新加坡的文学界带来了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