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硝烟散去
中国的空气污染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话题,在过去的 30 年里,它经常成为国际媒体的头条新闻。雾霾,即浓重的污染之雾,是中国南方城市乃至整个中国的常态。但近年来,雾霾似乎已经消散。自 2010 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向空气污染宣战,结果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含量逐年下降。数十家燃煤发电厂已经关闭,工业园区也已搬迁至远离市区的地方。尽管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但中国南方大多数大城市仍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2019 年,中国估计有 185 万人死于空气质量差。2023 年是这一稳步改善的唯一例外,原因是 Covid-19 危机后经济活动的强劲复苏。为了在大流行病后重振经济,中国南方的广州和深圳等几个城市取消了某些环境限制,特别是放宽了对内燃机汽车的规定,目的是刺激中国的汽车工业。
这一改善空气质量的国家计划是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部分。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燃煤发电站供应着全国 58% 的电力。仅中国消耗的煤炭就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因此中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因此,实现碳中和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中国已经通过大规模投资可再生能源来应对这一挑战。目前,中国每小时安装的光伏电池板相当于一个足球场。
环境是创新的源泉
当应对全球变暖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时,中国清楚地认识到生态是一个特别有前景的经济市场。中国已承诺投资近 200 亿欧元,将自己定位为脱碳技术的标杆。这场豪赌已经获得了回报,中国目前在清洁技术创新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 15%的专利,到 2021 年将申请 12,000 项专利。它现在是世界领先的低能耗灯泡、风力涡轮机、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和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
干渴的国家
水和空气一样,是中国生产主义的受害者。据估计,80% 的地下水储备受到重金属或砷等污染物的污染,30% 的河流被认为是危险的。中国甚至有许多地方被戏称为 "癌症村",因为这些地方的人口癌症发病率异常之高。中国南部有 459 个 "癌症村",那里有一些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河流,如蓝江和珠江,其两岸遍布工厂和田地。这些河流的水并不直接被居民饮用,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水的危害,但这些水却被用来浇灌成千上万的田地,而这些田地又为国家提供了不再适合食用的蔬菜。该国南部的水稻种植是一个特殊问题,据估计,10% 到 45% 的水稻收成受到重金属污染。
中国的水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的 6%,而人口却占世界的 17%,因此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含水层(即地下水位)被过度开采,尽管中国南方在这方面比北方做得更好,因为它被河流污染的程度要严重得多。更糟糕的是,中国正在经历多次干旱,干旱的频率和强度都不正常,这可以归咎于全球变暖。2022 年,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又称蓝色河流)经历了历史性的干旱,其水流量比季节平均值减少了一半。
国家公园
中国南方的森林覆盖率高于北方,拥有众多国家公园和其他保护区。该地区还拥有中国第一个保护区,即创建于 1956 年的鼎湖山脉。这些低矮的山脉覆盖着热带雨林,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原始森林,即未经人类开发的森林。除了生态上的重要性,它还具有精神上的作用,被佛教视为圣地。南部还有其他多山的国家公园,如著名的 Zhāngjiājiè 森林公园。这里的山脉形成了名副其实的岩柱,激发了世界各地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包括《阿凡达》电影的导演,他们用这些山脉来描绘潘多拉星球的地貌。这些山脉是由喀斯特形成的,喀斯特是一种地质现象,当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被水冲刷后形成令人惊叹的浮雕。华南喀斯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被誉为 "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湿润喀斯特"。武陵源国家公园也展示了这一现象。
然而,中国的保护区很少符合国家要求,因此 2007 年开放的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符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标准的国家公园。该公园拥有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约一百种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