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_593046926.jpg
shutterstock_1247089003.jpg

以城市人口为主的国家

意大利的人口为6036万(2019年),人口密度很高,每平方公里有201名居民。人口最多的地区是拉齐奥、伦巴第、坎帕尼亚、西西里和皮埃蒙特。应该指出,意大利70%的人口是城市人口(法国为75%),意大利的城市网络是由非常多的小城镇组成的。只有两个国家的居民超过了一百万。罗马欧洲第四大城市,拥有287万居民)和米兰(137万),超过了那不勒斯(不到100万)和都灵(89万)。约有50个城市的居民超过了10万,其中11个城市的居民在20万至50万之间。皮埃蒙特地区人口密集,米兰地区和湖区也是如此,而多洛米蒂地区则沿山谷布满了村庄。两个主要城市博尔扎诺和特伦托的居民人数不超过25万。但人口密度随季节变化,如科尔蒂纳-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在淡季只有7000名居民,而在滑雪和徒步旅行的旺季则有40000名居民。

老龄化的土著人口

男性的预期寿命为80.6岁,女性为85.1岁,是欧洲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生育率是世界上最低的之一,每个妇女有1.3个孩子(2019年),因此不足以更新世代。对于这个仅次于日本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人口结构。这些数字反映了社会中的一个真实现象,即由于城市化、财富以及教会影响力的下降,特别是在年轻人中的心态变化。然而,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差异,主要是 "大北方 "和Mezzogiorno(南方)之间的差异,前者的出生率不足,后者的自然平衡一直保持在盈余状态。

历史上的南/北迁移

在1960年代,意大利经历了它的经济奇迹。年增长率为6%,北方的失业率几乎不存在。然而,在南方,形势依然严峻,全国两地的差距正在扩大。此前,意大利南部的居民已转向新世界:70万纽约人仍是这一散居群体的后裔,据估计,目前世界上有5800万意大利裔人。但都灵、热那亚和米兰形成的 "工业三角 "的蓬勃发展形势,推动许多卡拉布里亚人、西西里人和那不勒斯人踏上了鳎目鱼之路。在1951年至1961年期间,来自南方的意大利移民在北方碰运气的人数估计为200万,其中有近60万在米兰定居。融合显然是不容易的,特别是由于一种种族主义的存在。他们被轻蔑地称为terroni (南方乡巴佬),长期以来一直以无知、懒惰、不尊重某些卫生和最重要的公民规范而著称。这些强烈的刻板印象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消失了,当时内部移民趋于稳定,随之而来的是融合问题,所以今天50%的米兰人有南方血统。来自其他地方的移民取代了来自南方的意大利人,但数量非常少。2018年的最新估计,生活在意大利的移民人数为505.4万,占总人口的8.3%。

意大利混合语言

意大利的语言带有无可辩驳的痕迹,这个民族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杂交。因此,ragazzomagazzino(男孩和仓库)是源于阿拉伯的词汇(阿拉伯人在西西里岛存在了很长时间),而albergo、banca、guardia或sapone

(旅馆、银行、警卫、肥皂)则是源于日耳曼的词汇。 查理五世开玩笑说,我们用西班牙语对上帝说话,用法语对男人说话,用意大利语对女人说话!事实上,意大利语是最悠扬的拉丁语之一。它形成得很晚,在12世纪才作为一种文学成语出现,因为贵族和意大利作家长期以来都喜欢说拉丁语、普罗旺斯语或法语。这种演变是渐进的,因为在13世纪末,马可-波罗用法语-威尼斯语写了他著名的Il Milione。在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等作家的努力下,一种语言逐渐形成并正式化。他们使用托斯卡纳方言,这是我们今天所知的意大利语的起源。从16世纪开始,文艺复兴让欧洲着迷,对意大利语言的借用成倍增加,特别是在当时的法国大作家的作品中。

北方的区域方言

随着教育、电视和广播的标准化,方言逐渐失去其重要性,但仍是了解意大利的重要文化和历史参考。在阿尔卑斯山和前阿尔卑斯山地区,语言群体的分布是60%以上讲意大利语,35%讲德语。少数人讲法语和拉登语。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有奥克语(皮埃蒙特、利古里亚)、斯洛文尼亚语(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同样,普罗旺斯语由9万名自13和14世纪建立的人使用(奥斯塔山谷、皮埃蒙特北部)。

拉丁语

拉丁语是罗曼语的残余,在这个阿尔卑斯山地区曾经被更广泛地使用。只有在最偏远和孤立的山谷中,拉登才得以生存。随着意大利的统一,所有使用拉丁方言的地区都逐渐从奥地利转到意大利的统治之下。意大利民族主义运动一直认为拉登方言是意大利方言,这一点被其使用者反驳。只有在南蒂罗尔的行政自治建立后,讲拉丁语的人才被承认为文化上的少数群体。拉丁语在多洛米蒂地区仍然使用:在科尔蒂纳-丹佩佐(Cortina d'Ampezzo)、瓦尔-加德纳(Val Gardena)、瓦尔-法萨(Val Fassa)和博尔扎诺周围。

多洛米蒂:一个三语地区

博尔扎诺自治省的人口约为470,000人。这些城市分布在116个城市,主要是博尔扎诺(首都)、梅拉诺、布列萨诺、布鲁尼科、拉伊夫和维皮特诺。上阿迪杰和奥斯塔河谷一样,正式成为一个多语言地区。事实上,其三分之二(70%)的居民以德语为母语,只有不到5%的居民以多洛米特语为母语。讲意大利语的人(25%)主要集中在首都博尔扎诺(德语为Bolzen),以及梅拉诺(德语为Maran)、布列瑟农(德语为Brixen)、莱夫(德语为Leifers)和布朗佐罗(德语为Branzoll)等城镇。讲拉丁语的人(5%)主要在加德纳山谷(Gherdëina)和巴迪亚山谷。在博尔扎诺自治省,标识牌是完全双语的,有意大利语和德语。你会听到Grüssgot(巴伐利亚语 "早上好"),而不是Bongiuourno。在该省讲拉丁语的城市,大多数标志是三语的(拉丁语、德语和意大利语)。

奥斯塔山谷的法语

奥斯塔河谷在历史上是法属普罗旺斯地区,属于萨瓦州和当时的皮埃蒙特-撒丁王国,它没有跟随萨瓦和尼斯的命运,这两个地区在1860年经过公民投票而归属法国,而是留在新的意大利统一国家内。从那时起,该地区从未停止过对其文化攻击的斗争。法西斯时期特别暴力,实行系统的意大利化政策。对法语的禁止促成了这个孤立的山区社会的持久动荡。所有的地名都被意大利化了(奥斯塔变成了奥斯塔,圣皮埃尔变成了圣皮埃特罗,莫尔盖斯变成了Valdigna d'Aosta,Chamois变成了Camosio,Champorcher变成了Campo Laris,等等)。由于法语被禁,人们只限于当局所容忍的法语-普罗旺斯语的口头实践。作为对这些专制措施的回应,形成了一股由年轻法学家埃米尔-沙努领导的文化抵抗潮流。后者在 "奥斯特河谷法语保护联盟 "的领导下,开展了有利于保护法语的系统行动。他的语言要求很快就与联邦主义要求并驾齐驱。逃到法国后,沙努于1943年回到了奥斯塔河谷。在那里,他于1944年5月18日被法西斯当局逮捕,并在夜间死亡。戴高乐对语言问题非常敏感,在瓦莱达奥斯塔人中一股强烈的 "鼠辈 "潮流的鼓励下,他曾一度考虑将奥斯塔山谷并入法国。然而,美国人的激烈反对,再加上法国和山谷之间的季节性通行困难(隧道不存在),导致这一项目被放弃。然而,戴高乐确实获得了为山谷建立自治政权的保证。战后,法语正式回归,具有自治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该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今天,在山谷中听到说法语并不罕见,在皮埃蒙特的上游山谷中也说法语。

米兰方言:一种祖传的遗产

公元前600年,高卢人在米兰地区定居,他们的文化影响了原有人口的生活和习俗。米兰这个名字本身就来源于凯尔特语的Mediolanum。同样,布赖恩扎(米兰东北部的地理区域)的名字来源于凯尔特语的brig,即 "高处",而莱科则来源于leukos

,即 "树林,森林"。 从公元前222年开始,米兰被罗马人占领。只有精英阶层才说的古典拉丁语被人民普及,并成为官方语言。蛮族 "人口与罗马化民族的混合加速了拉丁语的普及,因此产生了米兰方言,也被称为meneghino,是仆人、小人物说的语言。因此,米兰方言与法语非常接近,因为它是由70%的拉丁语系词汇组成的。然而,与大多数意大利方言一样,外国统治的影响也留下了痕迹。因此,我们在米兰方言中发现了源自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的词汇:朝鲜蓟在米兰语中成为articiock,火腿则是gia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