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一般数据
普利亚、卡拉布里亚和巴西利卡塔是意大利的三个大区,意大利共有二十个大区。每个大区都有一个首府,并划分为若干省份:
普利亚以巴里为首府,下辖六个省:福贾、巴莱塔-安德里亚-特拉尼、巴里、布林迪西、塔兰托和莱切。
卡拉布里亚有五个省:科森扎省、克罗托内省、卡坦扎罗省(也是该地区首府)、维博瓦伦西亚省和雷焦迪卡拉布里亚省。
巴西利卡分为两个省:波坦察和马泰拉。波坦察也是该地区的首府。
普利亚大区面积最大,达 19,541平方公里。卡拉布里亚位居第二,面积为 15,079平方公里。巴西利亚大区的面积为 9992平方公里。这三个大区与坎帕尼亚大区接壤,普利亚北部还与莫利塞大区接壤。
普利亚:数英里长的海岸线和目之所及的橄榄树林
普利亚大区是意大利最东边的大区,也是山区最少的大区,同时还是意大利本土海岸线最长的大区,海岸线长达 865 公里。普利亚西濒爱奥尼亚海,东临亚得里亚海。奥特朗托(Otranto)附近的帕拉西亚角(Punta Palascia)是普利亚的最东端:与阿尔巴尼亚相隔 80 公里。普利亚一半以上的领土是平原,而海拔 1152 米的 "普利亚屋脊 "科纳奇亚山(Monte Cornacchia)则是该地区 1.5% 山地的一部分。
因此,普利亚的地貌基本上由平原和低山丘陵组成,并拥有重要的地中海海岸线。不过,北部的加尔加诺和南部的萨兰托之间存在差异,地貌也远非千篇一律。首先,普利亚分为几个地理分区:北部的加尔加诺和达乌尼亚被塔沃利耶河(Tavoliere)隔开;中部的穆尔日(Murge)和伊特里亚山谷(Valle d'Itria);南部的萨兰托(Salento)。加尔加诺岬角也被称为 "意大利的支脉",是向亚得里亚海突出的一条支脉。它是一座石灰岩山脉,以海拔 1056 米的卡尔沃山(Monte Calvo)为顶峰,包括加尔加诺国家公园(Parco nazionale del Gargano)。道尼亚山脉位于普利亚西北端,属于亚平宁山脉。该地区的 "粮仓"--塔沃莱雷平原(Tavoliere),是福贾(Foggia)镇周围覆盖着麦田和牧场的广阔平原。塔沃勒平原面积达 4810平方公里,是意大利仅次于波河的最大平原。该地区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石灰岩高原,被称为 "穆尔日"(Murge),其间遍布峡谷、天坑、洞穴和岩洞,这些都是地下水作用的结果。穆尔日高原的面积非常大,也覆盖了巴西利卡塔的一部分,是意大利最大的喀斯特高原。这里是上穆尔吉亚国家公园(Parco nazionale dell'Alta Murgia)的所在地。伊特里亚山谷(Valle d'Itria)是穆尔日(Murge)和萨兰托(Salento)之间的过渡地区。这片平缓的丘陵地区以其众多的特鲁利而闻名于世。最后,萨兰托位于普利亚脚跟的顶端,这里的地势比穆尔日地区低,土壤也更肥沃。
普利亚包括几个岛屿:位于亚得里亚海加尔加诺岬角以北的特雷米蒂群岛、塔兰托附近的切拉迪群岛以及加利波利对面的圣安德烈亚岛。
如果不看看普利亚多变的海岸线,以及交替出现的岩石海岸、小海湾、沙滩和悬崖,就无法全面了解普利亚的地理概况。加尔加诺海岸线崎岖不平,而爱奥尼亚海和塔兰托湾则有大片松树林环绕的沙滩。
卡拉布里亚:海与山之间
卡拉布里亚的地理环境非常不同:普利亚的地形比较单一,而卡拉布里亚则以其崎岖的地形而闻名,在这里,您可以很快地从海边移到山上,从地中海海岸线移到几乎是阿尔卑斯山的荆棘丛生的山峰上。该地区一半是丘陵,约 40% 是山地,9% 是平原。亚平宁卡拉布罗山脉横贯全境,它是亚平宁山脉的南端,也是意大利半岛的脊梁。在西面的第勒尼安海和东面的爱奥尼亚海这两个海洋地平线之间,该地区有六个不连续的山丘,其中西拉高原是枢纽,阿斯普罗蒙特是南部的最后一个山峰。北部的波利诺山(Pollino massif)是该地区与巴西利卡塔(Basilicata)共享的山丘,拥有该地区最高的山峰,其中包括海拔 2248 米的波利诺山(Mount Pollino)。卡拉布里亚没有一处距离海边超过 50 公里:该地区绵长的海岸线长达 780 公里,风景各异,还有许多小岛和暗礁。沿着第勒尼安海,亚平宁山脉最后的山麓有的地方直接跌入深蓝色的大海。带有洞穴的峭壁与长长的沙滩和卵石滩交替出现。地势起伏处有几块平原,其中最大的是焦亚陶罗平原(Gioia Tauro)。从第勒尼安海岸还可以看到埃奥利群岛(行政上属于西西里岛)的轮廓,特别是斯特龙博利火山形成的圆锥体。爱奥尼亚海岸有几处岬角,拥有绵延数英里的细沙滩,尤其是在索韦拉托(Soverato)和斯蒂拉罗(Stilaro)河口之间。卡拉布里亚西南部与西西里岛之间隔着墨西拿海峡,海峡最窄处宽 3.2 公里,位于墨西拿的佩洛洛角和雷焦迪卡拉布里亚北部的佩佐角之间。
巴斯利卡塔:从卢卡尼亚白云山到马泰拉峡谷
巴西利卡塔是三个大区中领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西面被坎帕尼亚和卡拉布里亚包围,北面和东面被普利亚包围。它只有两个不大的海滨,东南面是爱奥尼亚海,西面是第勒尼安海。巴西利卡塔的地形分为山地(47%)和丘陵(45%),其余 8%为平原。阿佩尼诺卢卡诺山脉(Apennino lucano)横贯该地区南北,形成了多山的地形。巴西利卡塔的地貌千姿百态,共有六个地理分区。北部的秃鹫-梅尔菲区(Vulture-Melfese)得名于秃鹫山(一座死火山)和梅尔菲镇(Melfi);这是一个被大片森林覆盖的中高海拔地区。在波坦察的东南方,多洛米蒂卢卡内山(Dolomiti Lucane)以尖锐的岩石山峰为特色。在西南部,波利诺山脉(Pollino massif)沿卡拉布里亚(Calabria)边界延伸,包括多尔塞多梅山脉(Serra Dolcedorme),这是巴西利卡塔的最高峰,海拔 2267 米。位于中西部的阿格里河谷(Val d'Agri)是一片沿阿格里河河道而建的高原。位于中东部的马泰拉科利纳马泰拉或穆尔日是一个较为干旱的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它是巴西利卡塔最具特色的地貌之一,这片荒凉而孤独的土地被时间和天气塑造成了海湾、沙丘、粘土锥和峡谷,有时会让人联想到卡帕多西亚。最后,梅塔庞蒂诺平原(Metapontino 或 Metapontine Plain)是该地区唯一的广阔平原,沿着爱奥尼亚海岸延伸。
河流、小溪和湖泊
普利亚的湖泊和河流很少。普利亚有两条主要河流:奥凡托河(Ofanto)和福尔托雷河(Fortore)。奥凡托河的河道是阿普利亚和巴西利卡塔之间边界的一部分。它发源于坎帕尼亚,在安德里亚-巴莱塔-特拉尼省汇入亚得里亚海。福尔托雷河沿着莫利塞省的边界,在加尔加诺海角以北流入亚得里亚海。该地区还拥有许多沿海湖泊,与大海隔着一条沙带:这些湖泊主要分布在加尔加诺(莱西纳湖、瓦拉诺湖和萨尔索湖)和奥特朗托北部(阿利米尼湖)。位于加尔加诺南部的玛格丽塔-迪-萨沃亚(Margherita di Savoia)盐场形成了一个自然保护区。该盐场占地 3871 公顷,是欧洲最大的盐场。最后,普利亚只有一个高山湖:位于道尼亚山区的佩斯卡拉湖。
巴西利亚的情况略有不同。该地区流经亚平宁山脉和爱奥尼亚平原的主要河流有布拉达诺河、巴森托河、卡沃内河、阿格里河和辛尼河。这些河流都经过漫长而湍急的旅程后汇入爱奥尼亚海。该地区还拥有大量的山洪和火山湖,如蒙蒂奇奥的火山湖,更不用说为接收河水而建造的人工盆地,它们被用于灌溉和发电。最重要的流域是布拉达诺河、阿格里河和佩尔图西洛河流域。
卡拉布里亚虽然有许多河道相对较短的山洪,但并不是真正的湿地。卡拉布里亚的两条主要河流是克拉蒂河和内托河。克拉蒂河发源于西拉高原,流经科森扎,在那里汇入布森托河,然后注入爱奥尼亚海。内托河也发源于西拉高原,流经科森扎省和克罗托内省,最后注入爱奥尼亚海。不过,卡拉布里亚的大部分河流都有湍急的水流。河床大部分时间是干涸的,但在暴雨时河水会突然暴涨,然后顺着陡峭的山坡奔流而下。最后,卡拉布里亚的主要湖泊都是人工湖,位于西拉高原上:最重要的湖泊有安波利诺湖、阿尔沃湖、塞西塔湖、安吉托拉湖和帕桑特湖。
位于地震区的领土
地震运动对这三个地区来说是一种自然灾害,对意大利大部分地区来说也是如此。这是因为意大利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两大构造板块的交汇点。非洲板块正沿着穿越墨西拿海峡和亚平宁山脉的断层对欧亚板块施加强大的压力。因此,意大利的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在南部,地震主要发生在卡拉布里亚和巴西利卡,而普利亚则较少发生地震。上一次破坏性地震发生在 1980 年,袭击了巴西利卡的波坦察省和坎帕尼亚的大部分地区。这是20世纪意大利发生的强度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地震之一,摧毁了约 300 个城镇和村庄,造成 3000 多人死亡。但欧洲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发生在 1908 年,摧毁了西西里岛的墨西拿和卡拉布里亚的雷焦。在这两个灾区,超过 10 万人丧生。一个多世纪前,即 1783 年,卡拉布里亚发生了另一场地震,造成近 5 万人死亡,而在 1857 年,又轮到巴西利卡塔遭受地震的蹂躏,造成数千人伤亡和巨大的物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