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和舞蹈

澳大利亚传统音乐首先是土著音乐。而土著音乐首先是迪吉里杜管。迪吉里杜管是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象征,这种传统上用桉树树干掏空制成的管乐器无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和小号一样,要演奏这种乐器,最优秀的音乐家必须掌握圆周呼吸法(或连续呼吸法),这样才能保持和声的长度。它一般由男性演奏,传统上用于为仪式或娱乐演唱伴奏,但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独奏乐器。它是一种必备乐器,在大师们的手中迎来了全盛时期,如 2022 年去世的世界明星 D. Gurruwiwi、曾创下一次吹奏 50 分钟纪录的 Mark Atkins、曾在昆士兰交响乐团担任独奏的 William Barton,以及作为职业演奏家取得成功的第一批非原住民音乐家之一的演奏家 Charlie McMahon。我们还应该提到泽维尔-鲁德(Xavier Rudd)这样的艺术家,他是一位多乐器演奏家,将迪吉里杜管带入了民谣和雷鬼等其他音乐领域。

在传统音乐中广泛使用的拍击棒 等乐器虽然不那么有名,但也很受欢迎。是一种在仪式中使用的管乐器,由一种连接在转动的弦上的哨子组成,通过与空气的摩擦产生声音。最后,桉树叶也是一种乐器。用两根手指夹住桉树叶放在嘴前,对着桉树叶吹气,就能发出类似卡祖古琴的声音。

除了乐器,还有土著传统特有的音乐和舞蹈形式。例如,约尔恩古人会演奏马尼卡伊(Manikay)歌曲,讲述氏族或家庭的历史,或与社区生活有关的各种事件,并伴有一种名为 "邦古尔"(bunggul)的舞蹈。八月份在北领地举行的加尔马节(Garma festival)上,有时会有令人兴奋的夜间古尔舞表演。

在约恩古族和其他民族中,"歌线"(源自英语songline)也被称为 "梦之径",是一种传统的歌曲、故事和舞蹈,人们可以通过重复歌词来追寻一条穿越大地或天空的路线,从而与祖先建立联系。

在东南部的阿德莱德地区,人们练习kun-borrk,这是一种基于文字而非声音的歌曲;而在北部的古林吉地区,人们则喜欢wajarra,这是一种娱乐歌曲。

对于澳大利亚广大公众而言,原住民音乐已被融合了其他音乐流派的艺术家们所普及,例如旗舰组合 Yothu Yindi,他们将原住民歌曲与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结合在一起--他们还改编了约恩古族舞蹈为其音乐伴奏--或者杰弗里-古鲁穆尔-尤努平古(Geoffrey Gurrumul Yunupingu),他是一位吉他和迪吉里杜管演奏家,用约恩古语演唱。其他原住民艺术家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成名,但从未使用过传统音乐,如吉米-利特尔(Jimmy Little),他演奏的是乡村和民间摇滚乐。

昆士兰的劳拉舞蹈节(Laura Dance Festival)和布里斯班的克兰切斯特里(Clancestry)是接触原住民音乐传统的好机会,前者举办原住民仪式舞蹈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后者则以舞蹈、歌唱和迪吉里杜管音乐会为特色。

流行音乐

澳大利亚流行音乐有着悠久的口头和民间传统,可追溯到 1788 年英国殖民初期的囚犯时代。最早的澳大利亚民谣描述了内陆和丛林中的生活,以及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丛林人和其他流浪汉--的生活,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干旱、战争、对政府的批评等残酷现实的回忆。由澳大利亚诗人班乔-帕特森(Banjo Paterson)创作于19世纪末的《玛蒂尔达华尔兹》(Waltzing Matilda)就属于这类"丛林民谣",至今仍被广泛视为澳大利亚的非官方国歌。

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在埃里克-博格尔(Eric Bogle)、阿奇-罗奇(Archie Roach)和保罗-凯利(Paul Kelly)等深受澳大利亚人喜爱的艺术家的推动下,澳大利亚出现了民谣复兴。

由于热爱自己的歌曲传统,这个国家举办了许多聆听传统歌曲的活动,如四月在堪培拉举办的国家民谣节(National Folk Festival)、三月在维多利亚州举办的仙女港民谣节(Port Fairy Folk Festival),以及最重要的伍德福德民谣节(Woodford Folk Festival)。这个国际知名的活动位于布里斯班以北 75 公里处,每年 12 月举行,为期六天六夜,有 2000 多名客座艺术家参加。

如今,在国际舞台上,澳大利亚流行音乐(最主流意义上的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已成为世界明星的歌手,如出生在墨尔本的 "流行公主 "凯莉-米洛(Kylie Minogue)、娜塔莉-英布格利亚(Natalie Imbruglia)和蒂娜-艾瑞娜(Tina Arena),当然还有最近的西娅(Sia)。

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是由欧洲移民传入澳大利亚的,其中一些人受过音乐教育。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作品寥寥无几,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准确地说是 1847 年--才有一部歌剧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创作、上演。这就是艾萨克-内森(Isaac Nathan,1790-1864 年)创作的《奥地利的唐-约翰》。这位出生在坎特伯雷的英国作曲家业余时间嗜赌成性,这也导致了他的衰落。受经济问题困扰,他逃到澳大利亚,在那里他给了自己第二次机会,并确立了自己民族音乐之父的地位。他首先演奏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然后创作了上述歌剧,最后又是第一个研究和转录土著音乐的人。查尔斯-麦克拉斯(Charles Mackerras,1925-2010 年)就是他的后代之一,他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指挥家,也是第一位担任悉尼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的澳大利亚人。

19世纪末,一些澳大利亚人在国内舞台上崭露头角,如约翰-德兰尼(John Delany,1852-1907 年),他是悉尼的管风琴演奏家和伟大的合唱作曲家,被昵称为 "澳大利亚的古诺";在国际舞台上,如内莉-梅尔巴(Nellie Melba,1861-1931 年),她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在欧洲,尤其是布鲁塞尔取得了巨大成功。据说,奥古斯特-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为了纪念内莉-梅尔巴,创造了 "蜜桃甜点"(Peach Melba)的配方。

随着 1901 年澳大利亚联邦的成立,澳大利亚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民族认同感日益增强。20世纪上半叶,约翰-安蒂尔(John Antill,1904-1986 年)和彼得-斯库尔索普(Peter Sculthorpe)的作品中出现了一种民族美学,尤其是他们在 1943 年创作的芭蕾舞剧《Corroboree》,以及他们著名的《太阳音乐 I》,其中融入了原住民音乐的元素。

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澳大利亚古典音乐出现了一些趋势,一些作曲家融入了原住民音乐和/或东南亚音乐的元素,如极富盛名的唐-凯(Don Kay,澳大利亚当代作曲家的主要代表)、爵士乐,如唐-班克斯(Don Banks),或走向前卫和实验,如马尔科姆-威廉姆森(Malcolm Williamson),他深受勋伯格、序列音乐和奥利维尔-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的影响。从 1975 年到 2003 年,威廉姆森一直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 "音乐大师",换句话说,他是王室的官方作曲家,为王室创作了大量钢琴曲(包括四首奏鸣曲)、室内乐、多部交响曲和合唱作品(包括弥撒曲)。

在他们之后,许多天才横跨这片大陆,其中最著名的无疑是钢琴家兼作曲家阿瑟-本杰明(Arthur Benjamin,1893-1960 年),他的作品《风云康塔塔 》在希区柯克的《知音》中广为流传;佩姬-格兰维尔-希克斯(Peggy Glanville-Hicks,1912-1990 年),她饱受磨难的一生孕育了大量作品;布莱特-迪恩(Brett Dean),他的作品通常围绕政治或环境问题;乔治-伦茨(Georges Lentz),他的音乐曾在世界最负盛名的舞台上演出(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音乐厅、卡内基音乐厅、三得利音乐厅等);林荃(Liza Lim),她的作品包括为迪吉里杜管创作的作品《罗盘》(2006 年在悉尼歌剧院上演);最后是澳大利亚最伟大的当代歌剧作曲家之一理查德-米尔斯(Richard Mills)。

在表演艺术家方面,澳大利亚也不甘落后,积累了许多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人才,如指挥家约瑟夫-波斯特(Joseph Post,1906-1972 年)和伯纳德-海因茨(Bernard Heinze),前者彻底改变了澳大利亚歌剧的指挥方式,后者将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Shostakovich)和贝拉-巴托克(Béla Bartók)的作品介绍给了澳大利亚观众;悉尼交响乐团指挥西蒙娜-扬(Simone Young),以及理查德-博宁格(Richard Bonynge),他因作为芭蕾舞指挥的巨大天赋而被人们所铭记,同时他还因与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的关系而闻名。这位女高音因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技巧和迷人的音色而被昵称为"La Stupenda"("令人惊叹的人"),至今仍是我国(或许也是世界)最伟大的声音之一,尤其擅长演唱贝利尼、多尼采蒂和亨德尔的伟大角色。与她齐名的女中音玛格丽塔-埃尔金斯(Margreta Elkins,1930-2009 年)是澳大利亚另一位在国际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女高音歌唱家,而今天,在世界顶级舞台上备受青睐的女高音歌唱家妮可-卡(Nicole Car)和男中音歌唱家德里克-韦尔顿(Derek Welton)则是澳大利亚歌剧的杰出代表。

此外,还有一些非常优秀的钢琴家:珀西-格兰杰(Percy Grainger,1882-1961 年),性格古怪,颇具争议;莱斯利-约翰-霍华德(Leslie John Howard),因其是唯一一位录制过李斯特钢琴作品全集的钢琴家而闻名;最重要的是罗杰-伍德沃德(Roger Woodward),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巴赫、贝多芬、德彪西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精准诠释而闻名。

州立交响乐团最初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管理,现在作为独立实体运营。它们在向公众诠释古典音乐曲目并使之民主化方面,以及通过委托创作新作品促进当代国家创作活力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悉尼交响乐团是该国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乐团,每年举办约 150 场音乐会,曾由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奇(2009 至 2013 年)等著名指挥家领导。悉尼交响乐团自 1905 年成立,1973 年起迁入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歌剧院和澳大利亚芭蕾舞团也在此演出。

除悉尼外,澳大利亚还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些不容错过的活动:珀斯国际艺术节(Perth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为期 21 天的艺术盛会,包括古典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等。- 阿得莱德艺术节(Adelaide Festival Of Arts),创办于 1960 年,被认为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艺术节之一,有歌剧、戏剧、舞蹈、古典和现代音乐演出;午餐和晚间音乐会系列(Lunchtime & Evening Concert Series),设在阿得莱德的埃尔德音乐厅(Elder Hall,音乐学院),每周五午餐时间举办古典音乐和爵士音乐会。

岩石

摇滚乐在澳大利亚几乎是一项全民运动。每个人的血液中都流淌着摇滚乐的血液,每个人都会演奏一些摇滚乐,全国有数不清的摇滚乐队。小河乐队(Little River Band)的前主唱约翰-法纳姆(John Farnham)当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还有许多其他名字也同样体现了当地摇滚乐的特色,甚至更胜一筹。在 20 世纪 60 年代,The Seekers(他们的成功传遍了整个英格兰)和 The Easybeats(他们的成名曲《Friday On My Mind》举世闻名)都是蓝筹股。20 世纪 70 年代,玫瑰纹身乐队(Rose Tattoo)成为一支重要的硬摇滚乐队,尽管其规模不及由马尔科姆-杨(Malcolm Young)和安格斯-杨(Angus Young)兄弟于 1973 年组建的传奇乐队 AC/DC。与此同时,"午夜石油 "乐队(Midnight Oil)也因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少数群体而闻名,并获得了一连串的佳绩。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尼克-凯夫和坏种子乐队(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迅速崛起。该乐队由一位嗓音低沉、饱受折磨的诗人歌手领衔,从一开始就以黑暗的旋律和令人不寒而栗的哥特式蓝调萦绕在国际摇滚乐坛。

20 世纪 80 年代,INXS 在澳大利亚成立,并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直到 1997 年主唱迈克尔-胡琴斯(Michael Hutchence)去世。20 世纪 90 年代,Grunge 音乐征服了澳大利亚,Silverchair 就是其中一支崛起的乐队。2000 年代,爱斯基摩人乔(Eskimo Joe)、喷气机乐队(Jet)、藤蔓乐队(The Vines)、狼妈乐队(Wolfmother)等硬摇滚乐队和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等合成器流行乐乐队的出现预示着澳大利亚摇滚乐的复兴,但他们也是这一运动的一部分。约翰-巴特勒三重奏(John Butler Trio)的领军人物约翰-巴特勒(John Butler)则更加兼收并蓄,不那么摇滚,是一支极具澳大利亚风情的乐队,在自己的国家以及美国和欧洲都获得了成功。

虽然这些乐队都是澳大利亚最好的音乐出口产品之一,但近年来,澳大利亚也出现了一个优秀的迷幻摇滚复兴舞台,由 Tame Impala 乐队的凯文-帕克(Kevin Parker)领衔--对一些人来说,Tame Impala 乐队就是新的披头士乐队。Tame Impala 为一大批乐队铺平了道路,其中许多乐队都在墨尔本,他们的音乐风格从上世纪 60 年代的致敬、新迷幻摇滚(梦幻摇滚)和德国摇滚(基于重复的德国摇滚)到纯粹的迷幻。其中最著名的有 King Gizzard & The Lizard Wizard(一支由七人组成的乐队,拥有超级飙升的音效)、Pond(来自珀斯的迷幻摇滚乐队)、Mt.山"(Mountain),更加忧郁;"海滩"(Beaches),有点后朋克的味道;"黑心死亡崇拜"(The Black Heart Death Cult),很有六十年代的风格;或者是 "神圣祭坛"(Sacred Shrines),与前几支乐队的风格相同。考特尼-巴尼特(Courtney Barnett)不算迷幻,但却经常与迷幻场景联系在一起,她超脱的民谣摇滚深受喜爱,充满二度创作。

最后是更具实验性但深受乐评人喜爱的 "热带风暴"(Tropical Fuck Storm)、介于艺术朋克和噪音摇滚之间的 "肮脏三人组"(Dirty Three)和他们由尼克-凯夫(Nick Cave)的同事沃伦-埃利斯(Warren Ellis)的鬼魅小提琴领衔的器乐摇滚乐队,以及众所周知的 "说谎者"(Liars),他们是一支腹中有火的独特乐队,拥有非常(非常)忠实的追随者。

摇滚乐迷们最好去看看 12 月份在马里恩湾、拜伦湾和弗里曼特尔举办的瀑布音乐节(Falls Festival),这些音乐节的节目通常都非常精彩。

乡村音乐

有了如此开阔的空间,乡村音乐在这个国家的蓬勃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基斯-厄本(Keith Urban)是澳大利亚在国际上最知名的乡村音乐歌手(他的英俊外表、在美国的事业以及 2006 年与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的婚姻可能与此有关)。然而,他在自己的祖国却面临着亚当-布兰德(Adam Brand)、詹姆斯-布伦德尔(James Blundell)、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李-克纳汉(Lee Kernaghan)和特洛伊-卡萨-达利(Troy Cassar-Daley)等其他著名歌手的竞争。这种音乐流派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大男子主义(至少在澳大利亚是这样),许多女性都在其中崭露头角,其中包括该流派的当红明星吉娜-杰弗里斯(Gina Jeffreys)、卡西-钱伯斯(Kasey Chambers)、米西-希金斯(Missy Higgins)和阳光女牛仔(The Sunny Cowgirls)二人组。澳大利亚乡村音乐的先驱和教父无疑是斯利姆-达斯帝(Slim Dusty,1927-2003 年)和他的搭档乔伊-麦肯(Joy McKean),他们在长达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制作了约一百张专辑,销售了七百多万张唱片。

除乡村音乐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涌现出了一批受美国音乐启发的艺术家,他们的音乐融合了民谣、节奏蓝调、蓝草音乐,甚至还有一点摇滚乐有时被称为另类乡村音乐。其中包括安德鲁-维格斯沃斯(Andrew Wrigglesworth)和劳拉-科茨(Laura Coates)组成的二人乐队 "哭泣的柳树"(The Weeping Willows)、深受帕特西-克莱因(Patsy Cline)等歌手影响的佐治亚州线乐队(Georgia State Line),以及拥有高超吉他技术的民谣歌手凯瑞恩-菲尔兹(Kerryn Fields)。

该国有许多专门为这一流派举办的音乐节,包括每年 1 月举办的最大的塔姆沃思乡村音乐节(Tamworth Country Music Festival)、4 月举办的凯瑟琳乡村音乐节(Katherine Country Music Muster)、8 月举办的金皮乡村音乐节(Gympie Muster Music Festival)、9-10 月举办的米尔杜拉乡村音乐节(Mildura Country Music Festival)以及 4 月在堪培拉举办的全国民谣节(National Folk Festival)。

当前音乐

除了 Kate Ceberano、Vanessa Amorosi、Delta Goodrem、Wendy Matthews 和 Ruby Hunter 等歌手在排行榜上大放异彩之外,独立流行音乐领域也非常强大,有一些非常受欢迎的艺术家。其中包括安格斯和朱莉娅-斯通(Angus and Julia Stone)这对具有真挚民谣风格的兄妹组合;朱莉娅-杰克林(Julia Jacklin),一位将复杂的歌词与动人的曲调融为一体的独立流行音乐艺术家;莫朱(Mo'Ju),一位将摇滚、放克、灵魂乐和蓝调混为一体的音乐家,证明了她的大受欢迎;塞尔玛-普卢姆(Thelma Plum),一位深入挖掘其原住民根源的独立民谣艺术家。

至于嘻哈音乐,自从 Iggy Azalea 在国际上大获成功后,澳大利亚的嘻哈音乐一直充满活力,这让澳大利亚在世界嘻哈音乐的版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也让 Kid Laroi 等艺术家在澳大利亚境外也取得了成功。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 Hiatus Kaiyote,这是一支令人惊讶的灵魂乐、爵士乐和 R&B 四重奏乐队,深受碧昂丝和 Jay-Z、肯德里克-拉马尔、安德森-帕克和 Chance The Rapper 等说唱明星的喜爱。

澳大利亚的嘻哈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美国式的(从 Bliss n Eso 等组合中就能看出),但情况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年轻的嘻哈音乐界正在动员起来,改变嘻哈音乐,赋予其自己的面貌。澳大利亚新派说唱歌手和制作人正在将这一流派带回到其抗议根源,并将其作为一个平台来谴责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偏执和在该国盛行的警察暴力。这股新浪潮的领军人物、说唱歌手桑帕-大帝(Sampa The Great)是新一代的米西-艾略特(Missy Elliott),他已成为澳大利亚舞台上的常客。其他值得记住的名字包括雷米(Remi),他的说唱结合了幽默和社会批判;L-FRESH the LION,他受到了莫斯-戴夫(Mos Def)和旁遮普(Punjabi)的影响;以及 Kween G,他的说唱极具责任感和觉悟。

在电子音乐方面,澳大利亚有许多个性迥异的制作人,如用采样制作怀旧珠宝的二人组合 The Avalanches、偏向流行舞曲的 Flume、氛围音乐教皇 Lawrence English 和从丛林民谣 中汲取素材的电子音乐制作人 AR Wilson。

澳大利亚是一个音乐节之国,有许多展示年轻艺术家的活动:通常在 11 月底或 12 月初在悉尼、珀斯、阿德莱德、布里斯班和墨尔本举办的 Stereonic 音乐节;3 月在阿德莱德举办的 WOMADelaide 音乐节;7 月和 8 月在维多利亚州举办的 Winter Wild 音乐节;11 月在维多利亚州举办的 Queenscliff 音乐节;12 月在马里恩湾、拜伦湾和弗里曼特尔举办的瀑布音乐节;以及在爱丽斯泉举办的 Wide Open Space 音乐节。在悉尼, Metro 剧院全年都是聆听现场音乐的最佳场所之一。该剧院的所有者还拥有恩莫尔剧院(Newtown 附近)和工厂剧院(Marrickville),这是三个举办音乐会的绝佳场所。许多国际艺术家和澳大利亚最好的乐队都在这里演出。在墨尔本,Revolver Upstairs是最时尚的音乐会场所。

舞蹈

舞蹈在澳大利亚是一门备受推崇的学科。它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原住民的传统,如 "狂欢"(corroboree ),这种仪式常常给当地的编舞和作曲家带来灵感,如约翰-安蒂尔(John Antill)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创作了名为 "狂欢"(Corroboree )的芭蕾舞剧。

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机构之一,是澳大利亚的国家舞蹈团。1962 年,佩吉-范-普拉格(Peggy van Praagh)在罗伯特-赫尔普曼(Robert Helpmann,1909-1986 年)的协助下成立了澳大利亚芭蕾舞团。作为一名舞蹈家、编舞家和演员,Helpmann 曾一度在澳大利亚艺术舞台上无处不在,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他去世时,澳大利亚为其举行了国葬。

如今,当代舞蹈在舞蹈家和编舞家劳埃德-纽森(Lloyd Newson)的带领下发展得非常健康。纽森热情、执着、前卫,他喜欢将各种艺术门类--尤其是视频和舞蹈--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强有力的、令人难忘的作品来解决歧视等重大社会问题。同样,编舞家加里-斯图尔特(Garry Stewart)的创作以现代、诗意的舞蹈视角颠覆了澳大利亚舞蹈剧场--澳大利亚的主要机构之一。

但澳大利亚最伟大的当代机构无疑是悉尼舞蹈团。该舞蹈团由苏珊娜-穆西茨(Suzanne Musitz)于 1969 年创立,2009 年起由加泰罗尼亚裔编舞家拉斐尔-博纳切拉(Rafael Bonachela)担任总监。

还有 Bangarra Dance Theatre,由 Carole Johnson 于 1989 年创建,是澳大利亚领先的原住民舞蹈团,其灵感来自传统舞蹈和文化。

要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的当代舞蹈,可以去看看阿德莱德艺术节Adelaide Festival Of Arts)、悉尼艺术节(Sydney Festival)和珀斯国际艺术节(Perth International Arts Festival)等大型艺术节,这些艺术节都会定期委托创作并推出当代舞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