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到南...
马提尼克岛分为南北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区,被拉门廷平原分隔开来,岛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该平原上。
北部的地质年代较新,主要由两座高大的山丘--卡贝特山(Pitons du Carbet)和佩雷山(Mount Pelée)构成。这里有茂密的热带植被、壮观的景色(峡谷、沟壑、瀑布),主要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如香蕉)。马提尼克地区自然公园(Parc Naturel Régional de Martinique)包括卡贝峰(Pitons du Carbet)和佩莱山(Montagne Pelée),为徒步旅行者提供了绝佳的徒步路线,茂密的森林是无数溪流和河流的发源地。
南部是更古老的火山现象的产物。南部的特点是小而平缓的山丘--"晨丘"(mornes),其中包括一座海拔 500 米的古老火山--沃克林山(Montagne du Vauclin)。南部海岸的特点是干旱无垠,点缀着丰饶的海湾和海湾,海湾周围环绕着天堂般的白色沙滩。红树林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些珍贵的生态系统在保护热带海岸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海岸的 48 个小岛是马提尼克岛动植物名副其实的天然观察站。南部是岛上最繁忙的沿海社区所在地:西边是三岛(Trois-Ilets)、阿莱特岛(Anses-d'Arlet)和迪亚曼特岛(Le Diamant),东边是圣安娜岛(Sainte-Anne)、圣卢斯岛(Sainte-Luce)和马林岛(Le Marin)。
在这两个地区之间, 拉门坦平原围绕着首府法兰西堡延伸开来。平原的地形非常不平坦(全岛一半以上的坡度超过 20%),对风的调节、水的径流、土壤侵蚀以及植被的位置都有很大影响。
马提尼克岛的地貌也可分为六个区域。北部是海拔 1397 米的佩莱山(Mount Pelée),它形成了一个陡峭的圆锥体,直插大海,还有卡贝火山(Pitons du Carbet),这是古代火山的遗迹,由雅各布火山(Morne Jacob)延伸而来;中部是高度城市化的法兰西堡(Fort-de-France)海湾,它将卡贝火山和西南半岛的山坡连接起来;西南部是迪亚曼特半岛(Diamant peninsula),以拉尔谢火山(Morne Larchet)为主,其海湾(阿莱特海湾(Anses-d'Arlet)、小昂斯海湾(Petite Anse)和大昂斯海湾(Grande Anse))几乎不受风;东南部是勒马兰(Le Marin)和圣卢斯(Sainte-Luce)的丘陵地貌,被沃克林山(Montagne du Vauclin)俯瞰,并有小岛延伸到海上;最南部是圣安娜半岛(Sainte-Anne peninsula),更加干旱和荒凉,拥有海滩和极受欢迎的自然景点。
火山活动塑造的地貌
马提尼克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得益于火山。马提尼克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中心,而小安的列斯群岛本身就位于加勒比海板块和大西洋板块碰撞的区域。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大洋构造板块会弯曲并陷入另一个板块之下,然后沉入地幔。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板块俯冲到第一板块之下。
地震活动与大陆漂移有关。随着板块的移动,它们会在岩石中储存应力,这些应力迟早会释放出来,从而引发地震。在小安的列斯群岛地区,大西洋板块与加勒比海板块以每年 2 厘米的速度交汇:这一边界,即俯冲带,是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方。
马提尼克岛的火山活动始于 5000 万年前的海底火山活动,形成了第一批地貌:岛屿东部的卡拉韦尔半岛和南部的圣安娜半岛。这一时期被称为古弧或外部弧:这一时期的火山活动完全在海底进行。随后,火山活动随着盾状火山的形成而继续。拥有众多山丘的弗朗索瓦地区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距今 600 万至 100 万年前,出现了雅各布火山和卡贝火山,随后在距今 100 万至 50 万年前又出现了科尼尔山。佩莱山出现在大约 50 万年前。
在该岛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火山活动(佩雷山最后一次喷发是在 1902 年),这些活动经常对动植物造成破坏性影响。意想不到的是,火山活动期和休眠期的交替有利于新生态系统的出现。佩莱山和卡贝峰的火山斜坡上形成了特殊的植被。火山活动的影响(气体、热量)与海拔高度的影响(风、气象变化)相结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和适应物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