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伊斯兰的国度
巴林,伊斯兰教的国度:官方统计,99.8% 的巴林公民是穆斯林。但如果把居住在这个群岛上的全部人口(主要由移民工人组成)计算在内,这一比例就会下降到 70%左右。70% 至 75% 的巴林本地人认同什叶派,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承认先知的女婿阿里是先知的真正继承人。他们遵循阿亚图拉的教义,有自己的宗教节日和传统,其中一些与逊尼派伊斯兰教截然不同。
什叶派占多数的原因可以从该群岛的历史得到解释,在 XVIIᵉ 和 XVIIIᵉ 世纪,该群岛曾长期处于波斯统治之下。它与来自阿拉伯半岛部落的逊尼派精英共存。自 1783 年以来统治巴林的哈利法家族就是逊尼派。大部分巴林人与其政治和军事领导人之间的宗教差异经常引发紧张和挫折感。这是引发 2011 年起义的因素之一。
逊尼派和瓦哈比教派
虽然哈利法派是逊尼派,但一些观察家也将他们与瓦哈比教派联系在一起。瓦哈比教派是由传教士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比(Muhammad Ibn Abd al-Wahhab)于 18 世纪创立的一个严格主义运动。这一伊斯兰学派拒绝《古兰经》和《圣训》之外的一切创新,通常被认为是激进的,它禁止召唤圣人,拒绝一切宗教代表。根据这一教义,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穆斯林,就应该像先知时代那样生活。通过沙特政治势力与宗教当局之间的联盟,瓦哈比主义长期以来一直与沙特阿拉伯联系在一起。
在巴林,清真寺的建筑风格简洁明快。清真寺总是朝向麦加,有一个米哈拉布(指示麦加方向的壁龛)、一个宣礼塔(每天五次,由穆辛在宣礼塔上呼唤祈祷者)和一个讲经台(伊玛目布道的地方)。祈祷前必须洗礼:信徒们在一个特殊的水池中洗手、洗脸和洗脚,水池通常就在清真寺外。
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
伊斯兰教的信仰以五大支柱为基础:宣誓信仰(沙哈达)、礼仪祈祷(萨拉特)、法定施舍(天课)、斋月斋戒(拉姆)和麦加朝圣(朝觐)。在巴林,祈祷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在家里、清真寺、购物中心和机场都有专门的祈祷室,以免错过每天的五次祈祷。斋月是宗教和社会生活的中心时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信徒们从日出到日落,不吃、不喝、不吸烟、不发生性关系。夜幕降临时,人们会与家人和朋友一起享用传统菜肴来开斋。然后调整工作时间,整个国家主要过夜生活。开斋节标志着斋月的结束,是巴林最大的庆祝活动之一:有时会赠送礼物,并组织盛大的聚餐。
另一个重要节日是什叶派的阿舒拉节,它是为了纪念先知之孙伊玛目侯赛因的殉难。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组织游行,信徒们会身着黑色衣服以示哀悼。这些庆祝活动在麦纳麦和穆哈拉格的什叶派地区非常引人注目,提醒人们巴林的伊斯兰教是一个深刻的多元化宗教。
维护宗教自由
巴林官方保障宗教自由。来自印度次大陆、菲律宾和东非的大量移民工人使这种宗教多样性成为可能。在麦纳麦街头,你会发现印度教寺庙、锡克教古德瓦拉、各种教派的基督教堂,甚至还有犹太教堂。
基督徒约占常住人口的 14%,大部分来自菲律宾。但有一小部分阿拉伯基督徒世代居住在群岛上,约有一千人,隶属于东方教会。第一个欧洲基督教传教团可以追溯到 1896 年。从那时起,这里修建了多座教堂,包括 1939 年为天主教徒修建的圣心教堂(Sacred Heart Church)和圣克里斯托弗圣公会大教堂(Saint Christopher's Anglican Cathedral)。这里每天都举行多种语言的弥撒,包括英语、他加禄语、印地语,有时甚至还有法语。
印度教徒有多个礼拜场所,包括位于市中心的麦纳麦古老的克里希纳神庙。每年秋天,人们都会在这里庆祝排灯节。同样,从 12 月开始,购物中心的橱窗也会装饰上圣诞装饰品,尽管这个节日并未得到官方承认。
海湾地区最古老的犹太社区
巴林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这里有海湾君主国中唯一一个仍然活跃的犹太社区。这些定居于十九世纪的伊拉克犹太人经历了紧张时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但他们一直在麦纳麦保留着犹太教堂。现在,该社区只剩下少数几个家庭,但他们享有完全的信仰自由,并与君主政体保持着密切联系。其代表之一胡达-诺努(Houda Nonoo)甚至在 2008 年至 2013 年间被任命为巴林驻美国大使,成为第一位驻阿拉伯国家的犹太女大使。
植根于社会的伊斯兰教
在巴林,宗教深刻地影响着日常生活。国家通过 "天课和慈善基金 "支持众多慈善机构,该基金收集自愿捐款,重新分配给最弱势的群体。这种形式的宗教税仍然受到各种信仰的巴林人的高度尊重。在这个宗教紧张局势从未远离的王国,宗教既是身份的标志,也是稳定的因素......有时也是造成社会深刻裂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