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瑰宝
罗马人被君士坦丁肥沃的土壤所吸引,留下了大量考古遗迹,证明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古代的柏柏尔-努米德王国(可在坟墓和陵墓(bazinas、Médracen 或基督徒之墓)中找到其踪迹),以及许多被毁坏的城镇,如距离君士坦丁 30 公里处的蒂蒂斯古城。蒂迪斯古城("Castellum Tidditanorum")依山势而建,是一座建筑和技术宝库。在我们惊讶的目光中,三千年过去了,在这三千年中,几个文明相互继承,每个文明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40 年,法国考古学家安德烈-贝尔蒂埃(André Berthier)发现了蒂蒂斯(Tiddis),这是一座先进的罗马要塞,旨在保护西尔塔(今君士坦丁)不受外来攻击。在布匿时代,这里曾被称为 Taddart 或 Ras Eddar,至今仍保留着一个巴齐纳(Bazina)、一个努米底亚时期典型的圆形公共坟墓、石墓、墓葬遗迹、利比亚碑文和陶器上的符号,这些都证明了在罗马人按照其城市化计划开发这座城市之前,这里曾存在过古老的柏柏尔文明。一座典型的罗马凯旋门标志着这座要塞城市的入口,街道网络(cardo)铺设着保存完好的路面,与两座供奉罗马神灵的庙宇毗邻而建。油坊、工匠住处和谷物磨坊的遗迹向人们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为居民供水的蓄水池和大水库。
在君士坦丁南部,奥雷斯山脉的巴特纳省(wilaya of Batna),建于公元 100 年的古塔穆加迪(Thamugadi)的蒂姆加德(Timgad)也是罗马文明的见证。尽管已经存在了两千年,但该遗址的废墟仍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这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的罗马城市规划杰作被昵称为 "非洲庞贝",它见证了这座作为罗马士兵休养所而建的城市的日常生活。您可以参观浴场、剧院、市场、图书馆和论坛(有史以来最小的建筑)。在论坛的石板上,您会看到这样一句话:"Venari, lavari, ludere, ridere, hoc est vivere",意为 "狩猎、沐浴、嬉戏、欢笑,这就是生活"。很容易想象罗马帝国的老兵们在这里安享晚年。
杰米拉(古库库尔)是罗马皇帝内尔瓦(96-98 年)在塞提夫东北 50 公里处建立的,是罗马人在北非的特殊见证。公元2世纪至6世纪期间,这座城市不断发展,摆脱了罗马人严谨的几何风格,为游客提供了非凡的建筑风格。这座城市有一个论坛和一个元老院。您可以参观凯旋门、市政建筑和剧院。在科西努斯市场稍作停留,这里展示了城市经济的繁荣。这里还有各种基督教礼拜场所:教堂、洗礼堂(早期基督教时期最大的洗礼堂之一)和大教堂。奎库尔的居民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6世纪被遗弃。这座城市逐渐被人们遗忘。当地传统认为,奎库尔在7世纪最后 25 年被伊夫里基亚埃米尔阿布-穆哈吉尔-迪纳尔攻占。
从 7 世纪起,伊斯兰教的辉煌
从7世纪起,伊斯兰教就在马格里布的建筑中留下了印记,在防御城墙内建造了许多城镇,以市场和清真寺为中心,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宏伟的建筑。在姆扎卜山谷,清真寺是社会中心。阿拉伯城镇、麦地那(通常已不复存在)传统上都是围绕市场(souk 或 bazaar)组织起来的。这里是主要街道的尽头,分岔成死胡同和小巷,宽度相当于一头满载的驴子。
清真寺。在阿尔及利亚西部,内德罗马是一座柏柏尔古城,据说建于十一世纪。它是这一地区重要的文化和手工业中心,当时正在经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内德罗马大清真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尔莫拉维时代,由阿尔莫拉维柏柏尔王朝的王子塔赫芬-本-阿里于 1145 年建造。这座建筑赋予了这座城市宗教尊严和政治权力。大清真寺与马格里布的其他阿尔莫拉维清真寺一样,都是安达卢西亚风格(如科尔多瓦或大马士革的大清真寺),有九个与 qibla 墙垂直的balatat(大殿),沿着长方形sahn(庭院)的短边延伸,有宽阔的riwaq(长廊)。mihrâb(圣殿)由一个多边形壁龛组成。清真寺朴素的外观与丰富的内部装饰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阿尔摩拉维王朝的一大特色,他们将艺术的精致保留在建筑的装饰上。清真寺的结构通常很简单,就像内德罗马清真寺一样,由石头和砖块砌成,木质框架和双坡屋顶覆盖着瓦片。内部装饰有陶瓷、石膏和木雕板。清真寺最初没有尖塔,这一点可以从镌刻在祈祷大厅大理石桌上的书信中得到证明,书信中写道尖塔建于 1348 年。
阿尔及尔的el-Kebir 清真寺(大清真寺)由阿尔莫拉维人优素福-伊本-塔奇芬建于 1097 年,是阿尔及尔最古老的清真寺。1324 年,特莱姆森的齐亚尼德苏丹阿布-塔赫芬(Abu Tachfin)建造了尖塔。与所有阿尔摩拉维清真寺一样,这座长方形建筑的主体宽度大于深度,并覆盖着双层瓦片屋顶。清真寺由石头、砖块、瓦片和木材建成,木质框架。祈祷大厅有侧门,分为 11 个巴拉特,由坚固的柱子和有力的多叶拱门(安达卢西亚人在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中使用过)支撑,这些拱门与垂直于清真寺墙壁的粉刷过的碎马蹄形拱门交替出现。它们的优雅为没有圆顶的 Djamâa el-Kebir 清真寺的五个穹顶增添了和谐。拱门为中殿增色不少。它通向米尔哈布(mirhab),米尔哈布用陶瓷和两根螺旋柱进行了简单装饰,是十八世纪 阿尔及尔建筑的典型代表(原来的米尔哈布在 1682 年的轰炸中被毁)。大清真寺是阿尔及尔卡斯巴的一部分,自 1992 年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特莱姆森在11世纪和12世纪曾是马格里布中部的首府,当时马格里布正处于繁荣时期。阿尔莫拉维柏柏尔王朝的哈里发阿里-本-优素福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大清真寺。1236年,齐亚尼德苏丹亚格莫拉肯-伊本-齐亚内(Yaghmoracen ibn Ziane)建造了这座清真寺的尖塔。特莱姆森大清真寺是最大的阿尔莫拉维王朝古迹,由七个中殿(balatat)组成,中殿延伸至祈祷大厅,祈祷大厅又分为十三个中殿。与阿尔及尔大清真寺一样,该清真寺素雅的建筑风格与中央过道和mihrâb等装饰华丽的区域形成鲜明对比,mihrâb类似于科尔多瓦的清真寺,其石膏装饰雕刻有书法和植物图案。mihrâb前方是镂空的圆顶,肋骨交错,散射出锯齿状的光线。穆卡纳灯笼上的蜂窝状砖块是最早的钟乳石穹顶之一。
这三座清真寺是目前仍能看到的唯一阿尔莫拉维王朝时期的遗迹。
16 世纪至 1830 年的奥斯曼摄政时期
16世纪,西班牙的征服和奥斯曼帝国摄政王的建立开创了阿尔及利亚城市规划的新纪元,在房屋、清真寺和宫殿中表现出新的风格。从 1516 年到 1830 年法国征服之前,奥斯曼风格一直影响着阿尔及利亚的建筑。1529 年,被称为巴巴罗萨(Barbarossa)的凯雷丁(Kheireddine)攻占了西班牙的佩尼翁要塞,他拆毁了该要塞,并用石头筑起了一道堤坝,即今天的凯雷丁防波堤,这大大增加了港口的面积,并加固了城镇。
宗教建筑。 位于阿尔及尔下卡斯巴区的el-Djedid 清真寺因靠近大海而被称为 "捕鱼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主要建筑之一。它由穆斯林建筑大师哈吉-哈比卜(al-Hâjj Habîb)于 1660 年建造,融合了摩尔人和奥斯曼人的风格。多层拱门、穹顶以及砖和石材的多色构图见证了拜占庭风格的影响。这里还有意大利制造的华丽大理石小礼拜堂,它来自于 1832 年被毁的萨义达清真寺(al-Sayyida mosque)。
阿尔及尔也有类似的建筑,如 "叛徒 "阿里-比奇宁(皈依伊斯兰教的基督徒)的清真寺,他在 1622 年建造了自己的清真寺,或17世纪奥斯曼帝国政府时期在阿尔及尔卡斯巴建造的凯恰乌阿(Ketchaoua)清真寺。这座清真寺的历史反映了阿尔及利亚的多次政治动荡,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摩尔人和罗马-拜占庭风格,可谓波澜壮阔。清真寺始建于 1436 年,18世纪在 1791 至 1798 年阿尔及尔国王哈桑-帕查的统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794 年改建后,它变成了一座清真寺,中央是一个八角形的大圆顶,顶上有贝壳,里面是一个方形祈祷室,周围是小长廊,上面覆盖着二级圆顶,这是土耳其和中亚常见的宗教建筑类型。1832 年被法国征用后,清真寺经历了进一步的改造,在殖民统治时期成为圣菲利普大教堂。1962 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大教堂又被改建为清真寺。
达尔和宫殿 卡斯巴的老房子与外界隔绝,似乎没有任何装饰。这些房屋通过一个奇形入口进入,这样就可以敞开大门,不让好奇的目光进入。大门很大,有时甚至是纪念碑式的,门上装饰着各种颜色和辟邪的符号(手形的敲门砖、用新鲜石膏印制的手形图案等)。房屋围绕 "废墟"(wast ed-dar)而建,"废墟"是一个中心空间,外围是一条环绕 "废墟"的拱形长廊。对于路人来说,这些房屋的外观朴素、呆板,除了门和小窗户外没有其他开口,这应该消除了最贫穷家庭和富裕家庭所住房屋之间的差异。而在内部,富丽堂皇才会展现在游客面前。越是富裕的客人,房间里的材料就越多样,色彩就越华丽,拱门和柱子的造型就越丰富,墙壁上的瓷砖(zelidj)就越漂亮。接待室是 "外国人 "的极限。房子的大部分地方都是妻子的领地。房屋通常有两层高,最后是一个封闭的露台,雨水从露台的蓄水池中流出。狭窄的街道两旁建有砖砌房屋,这些房屋巧妙地将街道失去的空间重新分配给第一层的房屋,并为过往行人遮阳。奥斯曼帝国时期最美丽的宫殿包括建于十五世纪的 Dar Khedaoudj el-Aâmia、十四世纪献给君士坦丁酋长夫人的 Dar Aziza 宫殿以及十五世纪由马米-阿尔努特建造的 Dar el-Hamra--侯赛因酋长在最后离开阿尔及尔之前曾在此居住。阿尔及尔的 Dar Mustapha Pacha 宫殿拥有雕刻精美的雪松木门、代尔夫特陶器sqifa(前庭)和天井中的大理石盆,堪称奇迹。这座宫殿建于18世纪末,是为阿尔及尔摄政王穆斯塔法-帕查建造的,是阿尔及尔最漂亮的宫殿之一,由 50 万块西西里、西班牙、突尼斯和荷兰瓷砖装饰而成。最后,在阿尔及尔郊区,人民宫(Palais du Peuple,前身是Été宫)是不可错过的景点。这座豪华的度假别墅建于十八世纪末,最初属于 Khodjet Mustapha el-Kheil(1748-1754 年),后来属于 Dey Hussein Pacha(1818-1830 年)。
1830 年至 1962 年的法国殖民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殖民征服用西式建筑取代了许多土耳其-威尼斯风格的建筑。可以区分为不同的时期。
首先是征服时期,在这一时期,阿拉伯穆斯林城镇发生了变化,殖民城镇和村庄应运而生。法国政府到达阿尔及尔后,立即对阿尔及尔进行了改造。它建立了一个军械广场(今天的烈士广场),并夷平了下城及其海滨、古老的德让扎伊尔(el-Djezaïr)历史中心,重建后的阿尔及尔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风格,蓝色的铁制品和窗框衬托出洁白无瑕的外墙。这座白色之城拥有法国大都市以外的所有特征。
Sidi Bel Abbès 距奥兰 80 公里,1843 年由军团士兵在梅凯拉河右岸按照工程师普鲁东(Prudon)上尉设计的网格图建造而成。防御工事系统、豪斯曼风格的建筑、大门、兵营、军医院、广场、街道和下水道:上尉规划了一切。包括冰架,它将镇中心的欧洲人居住区与被称为 "新村"(Village nègre)和 "布热奥街区"(Faubourg Bugeaud)的工人阶级居住区明确分开,后者被当地人称为 "格拉巴"(Grâba),专供贫穷居民居住。这里曾是法国外籍军团的驻扎地,直到 1962 年才成为其总部所在地。维诺区(Viénot)又称大区(Grand Quartier),是第一外籍军团的主要兵营,建在镇中心。广场周围环绕着三座高大、狭窄、建筑风格朴素的建筑。在主兵营周围,与维诺区(Quartier Viénot)相对的小区(Petit Quartier)长期以来一直保留着雷蒙特区(Quartier de la Remonte)或骑兵区(Quartier de Cavalerie)的名称,是军团行政活动的场所。军事圈(军官食堂)是西迪贝勒阿巴斯最古老的军事建筑之一,它为小镇带来了活力。1936 年,这座现代化的繁荣城市以其完善的城市规划和惬意的生活方式,隆重举行了北非最美、最大的新剧院落成典礼。Sidi Bel Abbès 剧院由建筑师查尔斯-蒙塔兰(Charles Montaland)设计,他从香榭丽舍大街剧院(Théâtre des Champs-Élysées)汲取灵感,剧院的意大利式建筑风格深受当时巴黎流行的装饰艺术的影响。
殖民胜利 "时期(1860-1890 年)
它与大城市的大都会风格建筑相呼应。1865 年,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妻子欧仁妮皇后为海滨的欧仁妮皇后大道(后更名为共和国大道,现为切-格瓦拉大道)举行了落成典礼。它是一个长达 1 500 米的阳台,俯瞰大海,拥有第二帝国风格的拱形建筑,是法国工兵最早开发的项目之一。由建筑师弗雷德里克-夏塞里奥(Frédéric Chassériau)设计的这条海上林荫大道和齐鲁特-尤瑟夫林荫大道(前卡诺特)与巴黎的里沃利街十分相似。阿尔及尔沿袭了法国首都的奥斯曼风格。这些建筑有四至六层高,白灰墙面上有大窗户,二楼有铁艺阳台、檐口、楣子(类似雕像的造型)和栏杆。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阿尔及利亚银行、阿尔及利亚议会宫和歌剧院(现阿尔及利亚国家剧院)。海滨后面是伊斯利区,这里有电影院、咖啡馆和百货商店。
新摩尔人时期(20 世纪初)
为了响应容纳尔总督对行政大楼本地建筑的要求,阿尔及尔掀起了一股新摩尔式建筑的浪潮。这些建筑包括《阿尔及利亚日报》前总部(1905 年)、大邮局(1910 年)、wilaya(前省政府,1913 年)和法兰西艺术馆(1914 年)。1930 年,为纪念阿尔及利亚殖民统治 100 周年,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为具有装饰艺术风格的萨菲尔酒店(原阿莱蒂酒店)举行了落成典礼。由建筑师莱昂-克拉罗(Léon Claro)仿照卡斯巴(Casbah)传统民居设计的千禧之家(前千禧年)也于 1930 年落成。定居者发现了构成 "土著房屋 "的空间(sqifa、west eddar、byoutes)和装饰,大理石、陶器和木材都来自下卡斯巴房屋的拆迁。阿尔及尔的中心沿着凯米斯蒂大道(原拉费里耶尔大道)向东移动,1934 年,雅克-吉奥尚(Jacques Guiauchain)和奥古斯特-佩雷(Auguste Perret)在此建造了现代风格的政府宫。城市在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师勒内-丹吉尔(René Danger)、亨利-普罗斯特(Henri Prost)和托尼-索卡德(Tony Socard)试图合理规划空间和发展。
阿尔及尔,1930 年至 1960 年的现代化实验室
20 世纪 30 年代,阿尔及尔是建筑学激烈争论的中心。勒-柯布西耶和 20 世纪 30 年代的现代运动就是在这种激情澎湃的氛围中到来的,随后是普永(Pouillon)和佩雷特(Perret)的阿尔及尔学派。早在 1932 年,勒-柯布西耶的 Obus 计划就要求在拉马林建立一个商业区。在他的弟子中,路易-米克尔是 Aérohabitat 住宅单元的创造者之一。这座混凝土巨型建筑建于 1955 年,以马赛放射城的 "垂直村落 "为蓝本,是阿尔及尔市中心的一座悬空村落,以高跷酒吧的形式建造。Aérohabitat 由四栋建筑组成,共有三百套公寓,其中一些是复式公寓,还包括一个购物拱廊。两座主楼呈 "脊 "字形布局,不会妨碍楼上公寓的视线。
1953 年,阿尔及尔新任市长雅克-谢瓦利埃(Jacques Chevallier)邀请费尔南-普永前往阿尔及利亚,为穆斯林居民建造社会住房:Diar es-Saada、Diar el-Maçoul 和 Bab el-Oued 的 Climat de France。20 世纪 60 年代初,费尔南-普永移居阿尔及尔。费尔南-普永在发现10 世纪城市姆扎卜的建筑后,获得了启示。他理解了阿尔及利亚建筑的精髓。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城市规划风格启发了他设计阿尔及利亚国家委托的酒店和大学建筑。1972 年在 Ghardaïa 落成的 M'zab 酒店就是一例。
从 1962 年至今,住房争夺战一直在进行。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法国兴建了大型医院、学校和酒店设施,但由于人口增长和农村人口外流,城市对社会住房的需求急剧增加,预制建筑或 "快装 "建筑应运而生。1958 年,法国政府制定了 "君士坦丁计划"(1959-1963 年),计划建造 20 万套住房。但在 1962 年独立后,面对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带来的需求压力,阿尔及利亚政府面临着一连串的紧急情况。阿尔及利亚政府集中力量建造新住房,从 1967 年的每年 15 000 套增加到 1985 年的 150 000 套,2008 年的 300 000 套,2000 年代的 200 万至 300 万套。巴西人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设计了君士坦丁的门图里大学校园(1969-1972 年)、胡阿里-布迈丁科技大学(1972-1974 年)、阿尔及尔奥林匹克中心的体育馆(穆罕默德-布迪亚夫奥林匹克综合体的冲天炉)以及建筑与城市规划综合技术学院(EPAU),尽管他的许多项目流产,尽管他的作品在阿尔及利亚鲜为人知。
阿卜杜勒-拉赫曼-布沙马被誉为阿尔及利亚现代建筑之父,象征着重获自由的新开端。他从摩尔风格的穆斯林装饰中汲取灵感,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他的作品包括阿尔及尔最高法院(1963 年)、比尔哈德姆国家档案馆(1988 年)、el-Biar 文化中心(Ben Aknoun)、旅游部总部以及君士坦丁(1969 年)、特莱姆森(1970 年)和卡鲁比耶区(1972 年)的伊斯兰学院。他还根据歌唱拱门的理念建造了清真寺,如位于肯尼迪广场(el-Biar)和海德拉(Hydra)的清真寺。
阿尔及尔大清真寺。 该清真寺于 2019 年竣工,是非洲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Djamaa el-Djazaïr 大清真寺雄伟地坐落在地中海碧绿的水域边的 Promenade des Sablettes 上,是数百万阿尔及利亚人的骄傲。祈祷大厅占地 20 000平方米,可容纳 120 000 名朝拜者,有 618 根八角形大理石柱和 6 公里长的书法字体。祈祷大厅的屋顶高 45 米,支撑着一个直径 50 米的巨大穹顶。穹顶附近矗立着世界上最高的尖塔(265 米,43 层,有全景电梯)。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 "黑色十年 "期间,这个国家饱受伊斯兰恐怖主义之害,而这座清真寺则被视为这个国家温和伊斯兰教的灯塔。尖塔上设有多个楼层,包括展览空间、伊斯兰艺术和历史博物馆、古兰经学校 "Dar el-Qoran"、藏书百万册的图书馆、阿尔及尔湾观景台、商店和餐厅。阿尔及尔大清真寺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回收系统,可以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