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教育

无论属于哪个民族,家庭都是圭亚那社会生活的支柱,而且往往是一个大家庭!妇女的生育年龄相对较小,婚姻制度仍然是社会的核心。此外,在许多社区,任务是性别化的,尽管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

在教育方面,学校系统与法国本土相同,但也存在一些本省特有的问题。由于政府部门很少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许多不讲法语但有口头文化的学生在学校面临困难。虽然接收条件和学历水平有所改善,但仍有许多年轻人(2014 年有 9 000 名 18 至 24 岁的年轻人)没有任何学历,继续游离于学校系统之外。法属圭亚那大学成立于 2014 年,是安的列斯群岛和法属圭亚那学院的继承者,旨在抵制这种大规模的辍学趋势。总体而言,在过去十年中,教职员工的数量急剧增加,但这仍然不够。2017 年签署的《圭亚那协议》规定在 5 年内新建 5 所中学和学院,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在校人数的需求。特别是在卫生领域(翻新医院和保健中心)、安全领域(增加执法人员)和教育领域(增加班级数量以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圭亚那人往往认为这些进展不够或过于缓慢。

轻松的生活节奏,困难的条件

由于法属圭亚那靠近赤道,因此一年四季的日照时间都很固定:日出日落都很早(约下午 6:30)。早上,孩子们从 7:30 开始上学,只要不上大学,下午就是自由活动时间,通常用于运动或放松。午睡在法属圭亚那是一项神圣的活动,全国各地都有。与周末不同,一周中晚上的生活相对平静!一般来说,法属圭亚那人很快就学会了放松。

然而,这种相当轻松的生活节奏不应掩盖圭亚那人面临的日常困难。法属圭亚那的生活费用很高,主要是因为燃料和食品的价格,而这些食品主要是从法国本土进口的。超市的价格非常高,而一般由中国人经营的杂货店的价格也相差无几。因此,最好购买当地产品和市场上的产品,以获得最优惠的价格。在就业方面,法属圭亚那 19% 的人口处于失业状态,这尤其影响到占总人口近一半的 25 岁以下人群。还应指出的是,作为法国的一部分,法属圭亚那是邻国通往欧盟的门户,吸引了一批生活条件更加艰苦的人口。此外,不安全和缺乏基础设施导致圭亚那人在 2017 年 3 月和 4 月举行大罢工。运动开始五周后,在第一轮总统选举前夕,《卡宴协议》于 4 月 21 日星期五签署。但协议的执行进展缓慢,2017 年 10 月 26 日,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正式访问法属圭亚那,向等待协议执行的圭亚那人民作出回应,但他并未立即落实协议中的承诺。改善似乎正在形成,但进展缓慢,与承诺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