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 cicatrices de l’occupation soviétique
波罗的海国家的许多人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及其民俗,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这三个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纠结命运,以及苏联摧毁其所有根基的决心。还应记住的是,苏联五十年的占领使立陶宛的精神硬化、窒息和黑暗。
过去遗留下来的习惯依然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尤其是老一辈人,他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只知道自己国家的这段历史--即使每个人都在努力忘记这段过于漫长的插曲,但要让这些痕迹消失仍需数年时间。毕竟,独立是最近的事,未来主要属于年轻一代。但几年来,波罗的海地区已经重新绽放笑容。即使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远未达到人人满意的程度(独立后留下的许多人、2008 年的经济危机、Covid-19 大流行病及其后果),苏联时代沉重、悲观的气氛已不复存在。只有讲俄语的人对旧政权的留恋程度低于对其所传达的象征和记忆的留恋程度,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冲突,如 2007 年在爱沙尼亚,一座红军战士的铜像被移走。
Tempéraments nationaux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立陶宛人是 "北方的意大利人",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外向的国家。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独立冲突中,立陶宛因其与莫斯科的 "大卫对歌利亚 "决斗而赢得了全世界的声誉和同情。在许多人眼中,立陶宛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最勇敢的国家,随时准备反抗俄罗斯的威胁。
他们是伟大的军事家,曾与强大的条顿骑士团作战,最终将其消灭,并从15世纪起将立陶宛扩张为一个帝国,触及黑海沿岸,包括今天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大片地区。立陶宛人没有忘记这段伟大的历史。
最后,在不落俗套的前提下,可以说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乡村化的国家。与两个邻国相比,立陶宛的农业历史更为悠久,这一点甚至在维尔纽斯等大城市中也得到了体现,因为这里的社会交往更为淳朴。
里加(三国首都中最大、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比其邻国塔林和维尔纽斯更加城市化和国际化,长期以来一直是对外贸易港口(自汉萨同盟时期起),这有助于其向世界开放。然而,拉脱维亚人仍然深受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的影响。他们可能看起来非常冷漠和疏远,但您会发现同样的人在当地俱乐部的舞池里或在民间团体中疯狂地跳舞。拉脱维亚人在冰与火之间摇摆不定,这反映了他们的地理位置。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矛盾,我们需要牢记这个国家的历史。拉脱维亚新近获得的独立带来了长期受压迫的民族身份的复兴,也让拉脱维亚人感受到了年轻人重拾文化的自豪感。
阿纳托尔-利文在《波罗的海革命》一书中这样描述拉脱维亚人:"拉脱维亚是一个不确定的民族,在两个更具决定性的邻国之间摇摆不定......拉脱维亚人认为自己是具有良好现实感的梦想家......其他波罗的海人认为他们具有罕见的能力,能够同时相信两件相互矛盾的事情......"
爱沙尼亚的历史和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塑造了爱沙尼亚人的性格。在漫长而黑暗的冬季,爱沙尼亚人被认为是内向和沉默寡言的,但在温暖的日子里,他们却能为大型歌节提供灵感。爱沙尼亚人被认为是固执的,他们往往不会对第一次见面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曾写道,在世界上的每一个港口,你都能找到至少一个爱沙尼亚人;他说的就是这个民族的进取精神。
与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一样,爱沙尼亚人也非常热爱周围的自然世界。因此,鲜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约会还是不约会,无论是与母亲还是与女友,爱沙尼亚人都会至少带一枝花出现。鲜花总是单数,通常用纸包着。即使是男人之间,在生日或结婚纪念日,也会收到鲜花。爱沙尼亚城镇的街道上遍布鲜花摊位,其中一些摊位全天候营业。9 月1 日是返校日,孩子们穿着最好的衣服,带着送给老师的花束来到学校。
L’Estonie, l’ultraconnectée
Skype 就是在爱沙尼亚发明的,而且全国的电话和蜂窝数据网络都非常好。这并不奇怪,因为爱沙尼亚是一个非常注重数字化的国家。例如,每个公民都有一张电子身份证,使他们能够访问国家的数字服务,甚至在选举中投票。2018 年,几乎 100%的公共服务实现了无纸化。学校培养新技术、数学和科学,为科技小天才创造了肥沃的温床。作为欧洲的创业之都,塔林聚集了许多在数字领域工作的外籍人士。如果您在街上遇到送货小机器人,千万不要惊讶--孩子们喜欢它们!
Un tourisme « de mémoire »
就旅游业而言,波罗的海国家发展了一种相当非典型的纪念旅游:以前的监狱变成了酒店或休闲区,以前的苏联基地现在开放了......对于当地人来说,苏联占领时期的糟糕记忆仍然历历在目......对于游客来说,这些记忆也很耐人寻味。众多机构顺势而为,广告大行其道。在 "监狱旅游 "方面,拉脱维亚的卡罗斯塔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据说这是 "欧洲唯一对游客开放的军事监狱"。塔林未来的 Patarei 监狱博物馆将于 2026 年开放。至于立陶宛的伊格纳利纳核电站--切尔诺贝利的小妹妹,可以在事先安排的情况下参观。
LGBTQ 权利
在这些前苏联国家,同性恋长期被禁止,并被视为一种疾病。虽然现在许多协会都在为促进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的权利而奋斗,但老年人中仍然存在严重的同性恋恐惧症,而年轻一代则要宽容得多。
在爱沙尼亚,绝大多数人接受同性恋。但在 2020 年秋天,内政部长 Mart Helme 公开发表仇视同性恋的言论,敦促同性恋者 "逃到瑞典去"。幸运的是,这些言论激起了轩然大波,受到了当时总统的强烈谴责。2020 年 11 月,他被迫辞职。2014 年 10 月,爱沙尼亚成为第一个允许同性伴侣民事结合的前苏联共和国,2024 年 1 月1 日,同性婚姻开始生效。
2015 年,里加举办了 Europride 活动,成为第一个举办该活动的前苏联国家。2020 年 12 月,拉脱维亚路德教大主教呼吁为同性恋伴侣建立一个法律框架。其目的是保护所有夫妇和家庭。虽然同性婚姻仍然不被允许,但无论是否同性,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注册伴侣。2023 年当选的拉脱维亚总统埃德加斯-林肯维奇是公开的同性恋者。
立陶宛是三个国家中唯一一个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国家,自 2019 年 1 月起,立陶宛开始向男女同性恋伴侣中的外国公民配偶发放居留证。但是,立陶宛不允许同性之间结婚或注册伴侣关系。
Égalité des sexes
在波罗的海国家,男女平等似乎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尊重,这无疑是苏联时代留下的遗产。列宁曾断言:"要使妇女真正获得解放,要使她们真正与男子平等,她们必须参加共同的生产劳动,私人家庭必须不复存在"。
在立陶宛,57%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女性,在拉脱维亚是 53%。另一方面,尽管爱沙尼亚致力于实现平等,但薪酬不平等的比例约为 25%,是欧洲最高的国家之一。
说点开心的,让我们去爱沙尼亚的一个小岛--基赫努岛。该岛面积 16 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后的母系社会之一。2008 年,该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19世纪以来,岛上的妇女就开始打理一切,而男人们则数月在海上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