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理解路德教的一些关键
国家福音路德教会由国家补贴。2021 年,70% 的人口将信奉新教,尽管这一比例在过去 30 年中一直在下降。1984 年,这一比例为 91%。其余人口属于东正教(1.7%)和天主教(1.3%)或其他形式的基督教(7%),以及佛教(1.1%)、犹太教(0.5%)和伊斯兰教(0.8%),伊斯兰教的存在日益增多。在宗教事务部长管理的 11 个丹麦教区中,目前有 2300 个教区和同样多的牧师(在哥本哈根和奥胡斯的神学大学接受培训)。每个教区都是主教区,拥有自己的大教堂。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对宗教习俗的不满,但不得不说,这种情况并非丹麦独有。法罗群岛的特殊性:2007 年,前 "法罗群岛教区 "成为独立于丹麦教会的法罗群岛国家教会。
小小的历史和它的运作方式
基督教在9世纪初扎根,并于 950 年在 "蓝牙 "哈拉尔德受洗时成为国王的宗教。刻在耶灵石上的符文至今仍是丹麦早期基督教化的见证。大多数丹麦教堂都是在大约 200 年后,即12世纪到13世纪中期建造的。1536 年的路德教改革铲除了天主教,与罗马教皇教会决裂,并将路德教确立为国家授权的唯一宗教。
教会等级组织化,主教位居最高。近年来,一些妇女得以担任这一最高职位。教会部长负责管理教堂和牧师。自 1947 年以来,丹麦也有女性担任牧师。每个教堂都是独立管理的。牧师和一些平信徒组成长老会,管理教区并决定宗教活动。教区居民每四年举行一次会议,选出 "会众理事会"(menighedsråd)。理事会任命牧师,但他们的工资由国家支付。丹麦教会的所有成员都要缴纳教会税(除国家税外),用于支付教会的部分开支。由于修道院誓言已被废除,因此没有修道院或教区,也没有贞洁誓言,所以牧师有权结婚成家。
他们的职责是领导教会的基础活动:洗礼、坚信礼、婚姻、葬礼和弥撒。弥撒在每周日中午举行。弥撒中吟唱诗歌,牧师宣讲《圣经》节选。圣诞节、复活节和圣灵降临节还有其他更特殊的弥撒。牧师在社区中也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与有困难的人交谈,或探望老人或病人。
就教条而言,路德宗只承认两种圣礼:洗礼和圣餐。受洗者自动成为教会成员,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退出。丹麦青少年在 14-15 岁时可以向上帝表明信仰或坚振。这需要经过一年的宗教学习,并有义务去教堂八次。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各城镇都会悬挂丹麦国旗(Dannebrog)。坚振后的星期一被称为 "蓝色星期一",是休息日,坚振者可以在这一天去游乐园玩乐。丹麦的福利制度是新教的直接遗产。
节日和流行的传统
主要的宗教节日有复活节、圣灵降临节、耶稣升天节和耶稣诞生节,以及 10 月 31 日的宗教改革日。
复活节前夕是狂欢节。与丹麦有关的所有地区都会在 "圣灰星期三 "前的星期天或星期一举行庆祝活动。Fastelavn 一词源于古挪威语,意思是 "斋戒之前",即四旬斋开始的前一天。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练习"slå katten af tønden"的传统。翻译成中文就是 "把猫从桶里打出来",这是一种皮纳塔,里面以前关着一只黑猫,现在换成了许多糖果!谁能把它们打翻,谁就能成为 "猫后"(kattedronning),并且必须选择自己的国王--"猫王"(kattekonge)。在这些日子里,面包店和糕点店的橱窗里都摆满了法斯特拉文斯波勒(Fastelavnsboller),这是一种圆形的奶油面包,里面填满了美味的鲜奶油。
放纵过后,便是斋戒和忏悔。复活节主日之后的第四个星期五是 "大祈祷日"(Store Bededag)。自 1686 年以来,这一天汇集了各种与忏悔有关的日子。在复活节期间,有互相写一封"gækkebreve"信的传统。信要写在剪成各种图案的纸片上,每张纸都必须是个性化的。信的内容必须押韵,寄信人不得在信上签名,因为收信人要猜出是谁写的。如果他们猜中了,就会收到一个复活节巧克力彩蛋。如果没有猜中,承诺就是给他的。
在仲夏节(Sankt Hans aften)这一天,人们围着篝火又跳又舞。这是一个充满欢乐的日子,因为 6 月 23 日晚上是夏至。家人和朋友聚集在海滩或湖边。人们唱 Holger Drachmann 的Midsommervisen,并将一名女巫烧死在火刑柱上。
7 月是圣诞节, 是日历中最热闹的时期。 它始于 12 月前夕的 J-Dag(D-Day),是"julebrygsdag"(圣诞啤酒日)的简称。这项活动由丹麦 Tuborg 啤酒厂发起,该啤酒厂于 1990 年推出了圣诞啤酒,自此圣诞啤酒便成为了丹麦的传统。这一天是 11 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拉开了圣诞庆祝活动的序幕。一切从晚上 8 点 59 分准时开始。 接着是 12 月 13 日的圣卢西亚节(Luciadag)。这个节日是北欧青年联合会(Föreningen Norden)秘书弗朗茨-温德(Franz Wend)于 1944 年从瑞典引进的,旨在 "为黑暗时代带来光明"。平安夜后的第二天,即 12 月 25 日和 26 日是两个公共假日。诞生于维京时代的朱尔节庆祝活动标志着光明的回归。屋子里点着蜡烛,装饰品以红色为主,与圣诞树的绿色形成鲜明对比。与您的想象相反,圣诞树的传统直到 1808 年才出现,第一次出现在霍尔斯特斯堡,三年后出现在哥本哈根的 Ny Kongensgade。至于圣诞老人,他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带着给孩子们的礼物到来。现在,这已经是我们熟悉的景象了。但您听说过他的精灵朋友和尖耳朵精灵吗,包括著名的 Nisse?这个丰盛的月份随着午夜闰月而结束。 像所有丹麦人一样,当午夜钟声敲响时,坐在椅子上......跳进新的一年。不过要小心,因为不跳会给你接下来的一年带来厄运!至少,丹麦人是这么说的...
雷神、奥丁和其他瓦尔哈拉之神:维京人的信仰
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只说 Den Gamle tro(古老的信仰),民间传说的概念并不存在。雷神托尔、创世神奥丁、调皮鬼洛基、参天大树伊格德拉西尔、神锤米约尼尔、英雄齐格弗里德和拉格纳、巨人、精灵、矮人......北欧神话中的人物数不胜数。通过诸神和英雄的故事,维京人解释了他们周围的世界从创世到灭亡......在混乱中......。这种口头传说在 13世纪 被编入《埃达》中,不要把它和《萨加》混为一谈,后者是叙述国王、英雄或部族事迹的浪漫故事。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复兴了这一神话。作为一种泛神论宗教,它将女性、自然和占卜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这个万神殿,即霍夫神殿,是由两个神系组成的,一个是埃西尔神系(战士和君主之神),另一个是瓦尼尔神系(生育之神),这两个神系最终会联合起来。例如,战神奥丁(Odin)与婚姻和生育女神弗里格(Frigg)结为夫妇。动物扮演着重要角色:山羊(Tangngrisnir 和 Tanngnjóstr)、乌鸦(Hugin 和 Munin)、马(Sleipnir)、野猪(Sæhrímnir)等等。它们是神灵忠实的图腾伙伴。
奥胡斯市是该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中世纪维京节的所在地,每年七月举行。为期三周的节日期间,人们将在娱乐、服饰、维京战船、重现史诗的表演和美食中度过...哈纳普(Hanap)和阿奎维特(Aquavit)为您服务!斯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