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福利国家?
那么,这个小国的秘密是什么呢?有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种正能量。丹麦人勤劳刻苦,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经济稳定增长,几乎没有失业。得益于社会民主政策,国家对居民的照顾让人倍感安心。虽然医疗、中小学、大学和培训完全免费,但每个公民都要缴纳 60% 至 80% 的税。在这里,国家和个人并不冲突。恰恰相反,他们利益一致,是一体的,因此不存在权力斗争。这无疑是新教的遗产,新教重视个人而非群体!没有紧张关系有助于幸福......
年轻人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到 18 岁时,90% 的年轻人已经离开父母的巢穴。他们承受的社会压力较小。他们有权犯错,有权改变学习方向,甚至可以中断学业,思考几个月,改变方向。与未来员工的能力相比,文凭和社会网络的影响较小!
这要归功于高效的教育体系。政府将预算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教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8%(法国为 5%)。学校基础设施现代化,有互联网接入、大量体育设施和操场等。教学方式比我们熟悉的教学方式灵活得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那么僵化(教师都是直呼其名),持续评估避免了重复考试带来的压力。
很少有学生在通过中学毕业会考后立即选择进入大学学习:他们通常会选择游学,以发展自己的个性,拓宽自己的阅历范围,同时利用积分制度,使自己更容易进入大学。一旦入学,他们将不分社会阶层自动获得为期五年的奖学金:相当于每月 500 欧元!另类教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夜校由国家补贴,公立学校(højskole)也非常受欢迎,提供一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机构继续深造之前,完善自己在特定领域的知识。
在社会保障方面,丹麦也是一个先行者。丹麦的公共援助组织可追溯到 1849 年,即第一部丹麦宪法颁布之日。即使在当时,病人也能以补贴或护理的形式获得最低限度的援助。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以分散的国家保险原则为基础。国家管理行政部分,地区和市政当局拥有和管理医院设施,并根据合同为所有医疗专业人员和私人执业医师提供资金。所有丹麦居民都有权享受医疗保健服务。医疗和住院治疗是免费的,牙科和眼科治疗也是免费的。药品消耗量低于任何其他欧洲国家。
家庭生活
在丹麦,婴儿出生后可享受 64 周的育儿假(父母各 32 周)。其余 48 周由父母按自己的意愿分配!不过,他们只能享受到第 24周。至于其余的周数,则取决于父母双方的公司或身份。这足以让你梦想成真!自 2017 年以来,政府开展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运动,鼓励父亲们利用这项社会福利和他们的新生儿。一些雇主还真玩起了这一招。例如,诺和诺德制药公司(Novo Nordisk)将其作为招聘的真正理由进行宣传,并在所有员工缺勤期间向其支付全额工资。
家庭生活很重要,因此要想方设法协调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每周法定工作时间为 37 小时,每天很早就开始工作,午休时间只有不到半小时,但到了下午 4 点,所有办公室都空无一人。现在是接孩子放学的时间。在这里,不需要在家里请保姆等父母回来,也不需要目不转睛地盯着时钟跑去托儿所,因为许多公司都有现场托儿设施。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 80% 的丹麦女性都在工作。这是世界上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孩子是国王的概念一定起源于这里,起源于安徒生童话的国度:最大的博物馆为孩子们开设了专门的房间,公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我们带着孩子到处游玩(尤其是骑自行车,或坐在后面,或放在前面的货箱里)。电影院会组织特别放映,让父母们过上正常的生活。1997 年,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允许父母对孩子打屁股提出申诉!
另一个重要的家庭因素是几代人的组合。正如庆祝生日和圣诞节的重要性所显示的那样,传统的力量甚至将最破碎的家庭围绕着一些小事件或传统节日凝聚在一起。结婚年龄越来越晚:男性 33 岁,女性 30 岁。至于离婚,分居率似乎在 20 世纪 70 年代达到顶峰:每两个人中就有一对结婚,而现在则是每三个人中就有一对。因此,同居率非常高,五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同居。
家庭和婚姻也是同性恋群体关注的问题。自 1989 年以来,同性恋男子和妇女就可以缔结民事婚姻(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并享有与异性夫妇相同的税收和继承权。自 2009 年 3 月起,同性伴侣的领养合法化,2012 年,法律授权在路德教会中结婚。目前已举行了 7 500 多场婚礼。
这些新法规清楚地表明了丹麦人对这个仅仅要求 "无动于衷的权利 "的群体的宽容程度。丹麦的同性恋生活在结社和夜生活方面都特别活跃。
偶数的简单化
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女性占据着重要的社会地位。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维京时代,妇女就被委以重任。丹麦一直是促进妇女权利的先驱,自20世纪初以来取得的许多成就和权利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些成就和权利远远领先于邻国。例如,丹麦在 1790 年(早于法国和 1792 年 9 月 20 日的法律)就批准了协议离婚。丹麦妇女还率先参加了 1906 年雅典奥运会。尽管几个世纪以来妇女一直享有平等的王位,但她们直到 1915 年(法国为 1944 年)才获得选举权。
同样,平等担任公职的原则于 1921 年确立。1924 年,尼娜-邦(Nina Bang)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担任教育部长的女性,但直到 2011 年,丹麦社会民主党领袖海勒-托宁-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才成为第一位担任首相的女性,时年 44 岁。如今,女性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丹麦女性的薪酬差距较小,而且还出台了严厉的法律来打击性别歧视。由于托儿所数量众多(70% 的 3-6 岁儿童在幼儿园就读),生完孩子后更容易迅速重返工作岗位。
Hygge:幸福的秘诀?
丹麦的hygge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时尚,正逐渐侵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但hygge 是什么呢?除了这个难以发音的名字,它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hygge 的字面意思与古挪威语中的 "幸福 "一词相近,但更通俗的意思是营造一种温暖的氛围,享受生活。
因此,如果你想感觉良好,就从点燃蜡烛开始吧!天空阴霾,室内点亮。丹麦人每年人均消耗 6 公斤蜡烛。要知道,"扫兴鬼 "被称为"熄灭者"(yseslukker),意思是 "熄灭蜡烛的人"!接下来,准备一杯舒适的热饮:咖啡、茶、维也纳巧克力、花草茶、格罗格酒、闷酒......然后依偎在毯子下喝,最好是在壁炉前喝。这使他们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咖啡饮用者。然后,吃能让你开心的东西。巧克力、糖果、糕点...
丹麦人每年吃大约 8 公斤糖果,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如果吃糖会让你感到内疚,那就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做饭吧。丹麦的黄金法则是:一道菜炖得越久,就越有 "hygge "的味道!所以,和家人一起做饭吧!或者更好的办法是骑自行车!科学研究证明:骑自行车上班的人比开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更快乐。这就是哥本哈根克里斯蒂安娜市发明货运自行车的原因。这不仅是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您还可以带上毯子、野餐、音乐......即使在夏天,您也可以享受到延长 "hygge"所需的一切!
丹麦人的生活方式
丹麦人的生活艺术也许首先是在城镇或乡村、公寓楼或小区中的生活艺术,但首先是在公寓或住宅中的生活艺术。三分之二的丹麦人拥有自己的房子,而且他们特别注重室内装饰。丹麦设计在国际上声名鹊起不是没有道理的。简洁的线条使这种独特的风格历久弥新,并为其赢得了声誉。这种风格与北欧人与大自然亲密而持久的关系息息相关,大自然既是灵感的源泉,也是原材料。
光线在布局中起着重要作用。窗户很高,没有百叶窗或窗帘,没有一个房间的窗台上没有灯或蜡烛。灯笼灯(俗称 Le Klint)是丹麦设计的标志,由 Karre Klint 于 1944 年设计,至今仍照亮着私人室内和时尚场所。它的色彩柔和淡雅,木质材料(地板和家具)占主导地位。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室内装饰,那就是 "hyggeligt"。露台、阳台和屋顶都种满了植物。当植物不在室外生长时,它们就会把大堂装扮成巨大的垂直花园,里面绿意盎然,偶尔还能看到异国情调的棕榈树。
如果您想体验丹麦人的生活方式,请与 2001 年创立的Meet the Danes 联系。在他们的网站 meetthedanes.com 上注册后,您就会被邀请到其中一位会员的家中分享专为您烹饪的美食。
法罗群岛的生活方式
海岛生活意味着更加团结互助。生活艺术更加质朴。在法罗群岛,很少有零星的居民点,更多的是漂亮的小村庄,房屋用木头建造,通常被漆成深红色。看到当地人在屋顶上......割草,不要感到惊讶!事实上,维京人的传统仍在延续。低矮的房屋被覆盖着青草的屋顶所保护,屋顶深埋地下,以抵御风雨的剧烈变化。渔夫的房子建在粉刷过的石头地下室上。窗户没有百叶窗或百叶帘,因为哪怕是最微弱的一缕阳光也是受欢迎的。此外,按照传统,屋顶还要铺上厚厚的草皮。
托尔斯港有 13200 人,几乎占群岛人口的 10%。这种增长显然需要进行城市规划,但法罗群岛人仍然喜欢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在独立的房屋中,而不是住在公寓楼里。他们喜欢聚在一起吃鱼干和炖羊肉,或者在舒适的酒吧里分享当地啤酒。
另一种融入法罗群岛文化的方式是 "heimablídni",发音为 "hi-mɑ-blyd-ne",意为 "在家中热情好客"。这是一种在家中享用美味传统餐点的烹饪体验。参加的原则很简单:向当地旅游局咨询或在 Eatlocal.fo 网站上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