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木和鸟类
在遥远的过去,丹麦有大片的椴树、橡树、白蜡树、桦树和榆树森林,但随着气候变得不再寒冷和潮湿,山毛榉出现了,现在在丹麦的森林中仍然非常常见。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发展,森林砍伐彻底改变了丹麦的地貌:1600 年,森林只占国土面积的 20-25%,到 1800 年,森林只占国土面积的 4%!
幸运的是,自 1990 年以来采取的环保措施在 2021 年扭转了这一比例,森林面积减少到 16%,以针叶树、山毛榉、橡树和白蜡树为主。此外还有果树:蝴蝶树、黑接骨木、苹果树(包括古老的 Patte de loup 品种(北塞兰))、桦树和榛树。至于灌木,则有多种选择:冬青、红醋栗、"丹麦女王 "玫瑰或 "丹麦艾琳"(一种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古老品种,耐寒且非常芳香)、铁杉接骨木、紫杉、普通荆棘、木香草、野蒜等。在瓦尔比海恩(Valby Hegn)(北塞兰),每年春天都会盛开一片白色的银莲花地毯。
荒野和沼泽中生长着许多花卉,这些花卉通常可入药,有时也可食用:海茴香、扫帚菜、荨麻、高车前草和中车前草、雏菊、大榛子(Conopodium majus )(又名地榛子,自史前时代起就被人类食用)、啤酒花、蒲公英、喜沙的丹麦芹菜、生长在白垩和砂岩上的黄芪(Astragalus danicus )以及草地疥草。
在泥炭沼泽中,泥炭藓是这些酸性、缺乏营养的湿地的主要成分。其他种类的苔藓则在矿物质含量较高的水域中茁壮成长。芦苇、禾本科植物、荨麻科植物 Starmaker alfalfa(叶片长而持久,呈蓝绿色,开白色气泡花)或Drosera rotundifolia(肉食性开花植物,以叶片上的甜滴吸引的昆虫为食)。泥炭藓主要是透明囊植物,即其壁上有数个孔(2 到 5 个),可将水分储存在植物体内。泥炭藓的吸水量可达其干重的 40 倍。
法罗群岛 的花卉遗产约有 400 种。其中一半以上是冰岛常见的,包括一个特有物种Alchemilla faeroensis,这是一种多年生落叶植物。该地区主要是荒原和草地。非乔木树种(灌木或树苗)几乎不存在。不过,通过对 2500 年前(即人类定居之前)的土壤进行花粉分析,发现了榛树和桦树。现有的树种是人类引进的,尤其是奥地利山毛榉。
丹麦野生动物
它必须应对被人类活动严重改变的地貌。如今,54% 的动物区系是森林。虽然这里气候宜人,属于温带气候,但由于对生态系统的管理不及时,这里的生态环境已被削弱:集约农业和城市化对许多物种的保护产生了不利影响。尽管如此,红鹿仍然在灌木丛中傲视群雄。这种经历了三次冰河时期的大型鹿科动物威风凛凛地张开鹿角。乌鸦是森林中的另一个重要居民。50 年前,它几乎销声匿迹。如今,这种因黑色金属羽毛和长达 130 厘米的惊人翼展而易于辨认的鸟类受到了保护,并再次广泛分布。它全年都会出现,但从不远离繁殖地。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几乎总是成对飞行,其呱呱的叫声方圆数英里都能听到。别忘了,它们在北欧神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只乌鸦 Hugin 和 Munin 是奥丁的侦察兵,而丹伯格之前的丹麦国旗--乌鸦旗上的图案就是红底乌鸦。丹麦另一种广泛分布于林地和草地附近的鸟是鵟,丹麦人称它为鼠莺,因为它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丹麦约有 5000 对秃鹫,冬季迁徙时还有数千只秃鹫穿越丹麦。如此丰富的鸟类资源部分归功于丹麦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欧洲大陆之间,这为许多候鸟提供了 "桥梁网络 "和继续旅程前的休息场所。雄伟的天鹅与丹麦最好的城堡公园和花园密不可分。
在法罗群岛,鸟类占主导地位,记录在案的鸟类有 300 种,它们在悬崖和岩石上筑巢(海燕、喜鹊、蛎鹬、法罗雁等)。数量最多的是海雀或 "海上小丑",它们是白色和黑色相间的海鸟,其三角形的喙在蓝色的基底上有一个红色的尖端,很好辨认。其他主要物种包括与群岛密不可分的绵羊,绵羊是法罗群岛的名称由来;如今,法罗群岛仍有 7 万只绵羊,而19世纪时则有 60 多万只!- 还有法罗群岛马,这是一种冬天毛发浓密的小马,适应当地的地形和气候,其品种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几乎灭绝。
更特别的是在赫尔辛格附近的瓦尔比海恩(Valby Hegn)的蝴蝶野生动物园。森林内外至少生活着 15 种不同的蝴蝶。拥有白色翅膀和多毛身体的金屁股就是其中之一。它在八月和九月飞行,在灌木或结果植物的枝条上产卵。黄褐色翅膀的阿格瑞斯特(Agreste)有褐色和白色的斑纹,喜欢石楠荒原、开阔的树林和灌木丛。博恩霍尔姆岛上的索默富格公园会让鳞翅目昆虫爱好者大饱眼福。其他相对稀有的昆虫物种包括血红色的茧甲虫(一种喜欢吃枯木的食木甲虫)和大力士蚁(丹麦最大的蚂蚁,喜欢针叶林(日德兰北部和塞兰北部))。大力士蚁名副其实:体格健壮,头大身黑,就像胸甲一样!
受保护地区
丹麦目前有四个国家公园,法罗群岛有一个陆地生态区:
北日德兰的泰伊国家公园 被昵称为 "沙漠"。它占地 240 平方公里,主要是荒地和沙丘。该公园创建于 2007 年,是丹麦的第一个公园。沙丘景观并不均匀,而是动态的,其变化取决于风力的强弱或物理条件,如石灰含量、斜坡的朝向以及与地下水位的距离。植被主要由矮灌木、红莓和石楠组成,也有蓝翅沼泽蝶喜欢栖息的龙胆和 "沙苇"。最大的沙丘是汉斯霍姆沙丘(Hanstholm)、万索沙丘(Vangså)和阿尔万德沙丘(Alvand),这里是豪猪、水獭和蛇的家园,也是鹤、天鹅、夜莺(一种夜间活动的鸟类)和杓鹬等珍稀鸟类的家园。当然,昆虫方面也有很多苍蝇。在与奥胡斯自然历史博物馆(Aarhus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不少于 227 种不同的物种,其中约有 20 种以前从未在丹麦发现过。其中的明星:巨型哈拉尔德蝇,是欧洲最大的寄生蝇。它以花蜜和花粉为食。
莫尔斯比耶日国家公园位于日德兰半岛东部,占地180 平方公里,是冰河时代的见证。冰碛山丘(冰碛是冰川推起的岩石、沙子和粘土的混合物)、石堆和冰雪消融后积满水的洼地。您可以想象羊群、野生埃克斯穆尔矮种马(来自不列颠群岛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品种之一)和加洛威牛(一种古老的品种,有着卷曲的黑色长毛)放牧的肥沃牧场。在丹麦全国列出的 60 个栖息地中,约有 40 个栖息地保留了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如果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非常罕见的瓢虫蜘蛛或瓢虫蛛,雄性瓢虫蜘蛛的鲜红色腹部上有四个黑点,很容易辨认。抬起头,您会看到红鸢,它是红鸢的另一个名字,早在十五世纪就被提到的一种驯化的猛禽。
瓦登海国家公园(2014 年)保护着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区之一(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家公园)。涉及三个国家:荷兰、德国和丹麦。这一独特的野生景观由岛屿、潮汐通道、泻湖、泥滩和海岸线组成,形状不断变化,有时甚至会改变位置。这里动植物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最富饶的生态系统之一。高生物量为鱼类、海豹(范诺小岛上有 500 只海豹)和鸟类提供了所需的全部食物。约 1,000 万至 1,200 万只候鸟也经常光顾该地区,它们在冬季和夏季都会在这里停留。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是黑太阳。当成群的椋鸟跳着精确的芭蕾舞聚集在沼泽的芦苇丛中休息过夜时,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成千上万的椋鸟(有时一次多达 50 万只!)遮住了日落的光线,因此被称为 "黑太阳"。丹麦鸟类学家也称其为 "死亡芭蕾",因为这种大规模飞行是为了保护鸟类免受游隼等捕食者的攻击。每年 3 月至 4 月和 9 月至 10 月各举行两周。
位于 Hovedstaden-Seeland 地区的Kongernes Nordsjælland 国家公园 (2014 年)是该国第二大公园,拥有 246 平方公里的荒地和森林。公园西起阿雷索湖,北至格里布斯科夫镇,东南起卡特加特海峡,北至哥本哈根市区边缘。公园约有 70% 的面积受到 "自然保护 2000 "的保护。就野生动物而言,Holløse Bredning 湖、Arresø 湖和 Esrum 湖是大量鸟类(包括鸬鹚)筑巢的地方,也是野生海狸(在丹麦已经灭绝,2009 年重新引入)的栖息地。格里布斯科夫森林拥有丹麦最大的野生秋鹿种群。在格里布斯科夫森林(5,500 公顷)中,橡树是植物之王。许多橡树是在 1807 年英国人征服丹麦舰队后种植的,目的是为新的战斗造船。即使树木已经可以砍伐,但除了邮轮时代已经过去这一事实外,这种建造方式的成本也非常高昂。一艘战列舰大约需要 2000 棵成熟的橡树,而一棵优质大橡树的价格超过 2 万丹麦克朗!
陆地生态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将法罗群岛划分为 "法罗群岛北方草原",以保护其特殊性。这一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古北生态区的温带草原、热带草原和灌木丛,深受候鸟的喜爱。
实用信息:在欧盟成员国中,"自然 2000 "是一个拥有特殊动植物群的自然或半自然景点网络。截至 2022 年底,丹麦共有 250 个景点,包括鸟类特别保护区(SPA),面积达 14,664平方公里;栖息地和物种特别保护区(SAC),面积达 19,781平方公里。
2023 年,丹麦与其他 196 个国家和欧盟一起签署了 1992 年里约地球峰会通过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确保公平公正地分享利用遗传资源所产生的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