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哥伦布时期的雕塑
在海拔近 4000 米的地方,蒂瓦纳库文明将我们带回了 3500 年前。不过,它的鼎盛时期是在5世纪到11世纪之间。蒂瓦纳库遗址的遗迹见证了前印加帝国长达六个世纪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提瓦纳库人以精湛的石雕工艺而闻名,尤其是在石碑上,这些肃穆的石像有时手持权杖或武器。他们的艺术与华利斯人(Huaris)有相似之处,华利斯人也是一个擅长建筑的民族,同时还制作出卓越的陶瓷器。但最显著的共同点是,这两个文明雕刻的人物眼角都有泪痕。在太阳城的中心地带,太阳门是用一块重达 10 吨的巨石砌成的,门楣上雕刻着精美的花饰。门上有一个神像,周围围绕着几十个长着翅膀的生物,有的长着人脸,有的长着秃鹰头。传说这扇门蕴藏着一个秘密,它将指引未来的人类。
另一个杰作是庞塞石碑,上面也有雕刻装饰。石碑上的图案包括鱼、美洲狮和鹰,这些图案都来自艾马拉的象征意义。提瓦纳库考古博物馆里有著名的贝内特石碑,这是一个红色的巨人,他的脸被一个仪式面具遮住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700 年前,高达 7 米多。
每年夏至日,人们都会在这个祭祀场所举行精神庆祝活动。
绘画的出现
14世纪,欧洲正在进行的绘画研究慢慢传到了美洲。玻利维亚现有的材料迫使艺术家们进行调整。但绘画首先是一种传教手段,宗教使命刻不容缓。因此,帆布绘画和壁画受到青睐。在较小程度上,多色雕塑以及金属和木头上的绘画也被用来向印第安人传教。
在安第斯山脉,16世纪从意大利来的大师们传播了布面绘画。有三位画家对殖民时期的绘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们带来了在拉丁美洲占主导地位的曼纳主义风格,尽管当时佛兰德斯的版画已经在小范围内灌输了这一趋势:耶稣会士贝尔纳多-比蒂(1575 年)、马特奥-佩雷斯-德-阿莱西奥(1588 年)和安杰利诺-梅多罗(1600 年)。
比蒂 28 岁时来到美国。他笔下的人物形象立体、理想化,面容温和,令人想起米开朗基罗。当地人非常欣赏他色彩鲜艳的画作,这也是他对玻利维亚民间艺术产生影响的原因。比蒂在印第安村庄以及库斯科和波托西等城市中心从事艺术创作。
当时,艺术家们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的不断旅行有助于统一整个总督辖区的艺术观念。印度艺术家则在向欧洲人学习。比蒂(Bitti)对库西-瓜曼(Cusi Guamán)、迭戈-德-奥尔蒂斯(Diego de Ortiz)对雕塑家蒂托-尤潘基(Tito Yupanki)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波托西学校
17世纪,欧洲的模式产生了新颖的诠释。罕见的捐赠者和施主肖像仍然是千篇一律的。
尼古拉斯-查韦斯-德-比利亚弗埃尔特(Nicolas Chávez de Villafuerte)活跃于 1600 年左右,被认为是波托西最后一位曼纳主义画家。与他同时代的还有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德-卡斯特罗和弗朗西斯科-德-埃雷拉-伊-贝拉德。埃雷拉的艺术采用了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比。这些艺术家组成了波托西画派,梅尔乔-佩雷斯-德-霍尔金就是从该画派中脱颖而出的。这位巴洛克画家出生于 1660 年左右,1687 年在他的第一幅作品上签了名,随后在这座城市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从此再未离开。他的绰号是 "金笔",他以奇特的缩小人物形象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他成长的地方,广袤的风景无疑是他描绘世界的一个因素。他的主要弟子是生于 1708 年的贝里奥,后者逐渐脱离了他的教导,发展出一种更加自信的金粉画风。波托西圣特里萨修道院博物馆(Convento Museo santa Teresa de Potosí)拥有 30 个殖民时期艺术展厅。
与贝里奥同时代的印第安人路易斯-尼诺成为了一名画家和木雕师。他的作品反映了传统的印度品味,是巴洛克风格的美国化版本。他的作品包括《马拉加胜利圣母》以及为查尔卡斯主教创作的作品。拉巴斯国家艺术博物馆(Museo Nacional de Arte de La Paz)收藏了殖民时期以及佛兰德斯、西班牙和意大利画派的绘画作品。第二个展厅专门展出霍尔金及其弟子的作品,接下来的两个展厅则展出拉巴斯画家的作品。卡拉马卡大师的《大天使哈克布西埃》和贝里奥的《圣母仪式》是传播基督教艺术的最佳范例。
国王查理三世的改革标志着一场彻底的变革。艺术学院取代了工匠协会。艺术变得博学多才,巴洛克风格被新古典主义所取代。
走向现代主义
在经历了不同的古典阶段后,新兴的当代绘画侧重于玻利维亚的现实、日常生活、风景和城市生活。阿图罗-博尔达(Arturo Borda)在塞西莉亚-古斯曼(Cecilia Guzman)接手之前(1899-1950 年)创作了第一批土著绘画。
玛丽娜-努涅斯-德尔普拉多(Marina Núnez del Prado,1910-1995 年)是一位孤独的骑手,她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登上了艺术舞台。她的雕塑作品很快以性感的曲线和对材料的处理而闻名。这位年轻的女性对印度舞蹈题材着迷,随后将注意力转向了女性题材。印度女性被提升到了女神的地位。热衷旅行的她结识了马克-夏加尔、杰克逊-波洛克、迭戈-里维拉、弗里达-卡洛和毕加索。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玛丽娜-努涅斯-德尔普拉多的雕塑作品在五大洲展出。她获得了玻利维亚最高荣誉 "安第斯秃鹰奖"(Condor de los Andes),64 岁时结婚并在利马去世。这位雕塑家成功地在男性主导的世界中确立了自己的女性地位。这位玻利维亚的叛逆者也是最早提出社会问题和捍卫妇女地位的艺术家之一。
言论自由
1952 年的革命带来了更大的表达自由。这一浪潮的代表人物是沃尔特-索隆-罗梅罗(Walter Solon Romero)和吉尔-伊曼纳(Gil Imanà),后者是 20世纪 下半叶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伊马纳的主要主题是表现富有创造力的女性,这在当时是个新课题。
随着 1982 年民主的回归,摄影和可回收材料的使用为绘画注入了新的动力。这标志着在拉巴斯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观念艺术的发展。
如今,艺术家们在拉巴斯的墙壁上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街头艺术在玻利维亚广受欢迎,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在墙壁上,政治信息与更具美感的壁画交相辉映。在一些街区,国家资助街头艺术项目,目的是改善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弘扬土著文化。
拉巴斯的艺术波西米亚区索波卡奇(Sopocachi)充满了露天作品。约 40 位不同国籍的艺术家分布在 3 个区域。在阿瓦罗阿广场(Place Avaroa),阿根廷艺术家们在卡洛斯-德-比列加斯学校(Carlos de Villegas school)的墙壁上共同创作。智利人和阿根廷人的壁画集中在古斯塔沃-梅迪纳塞利通道。最后,美术学院周边地区也出现了大量壁画。其中,阿根廷人马塞洛-卡皮塔(Marcelo Carpita)呼吁尊重环境。他的壁画通过四种元素的象征,唤起人们对人类与地球之间关系的关注。
玻利维亚艺术的崛起
一些出生于20世纪初的玻利维亚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最重要的玻利维亚画家无疑是玛丽亚-路易莎-帕切科(María Luisa Pacheco)。她 1919 年出生于拉巴斯,曾是一名报刊插图画家,后获得奖学金前往马德里学习。回国后,她搬到了纽约,但她的画作融合了抽象和具象,仍然充满了玻利维亚艾马拉人和克丘亚人的气息,以及安第斯山脉的风景。
同年出生于拉巴斯的豪尔赫-卡拉斯科通过雕塑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才华。他曾在维也纳和巴黎接受培训,之后对蒂亚乌纳库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正在帮助重新发掘该文明的文化。在 1953 年的圣保罗双年展上,他与马蒂斯和毕加索同台展出。1968 年,他移居法国。他对不稳定平衡的追求可能在因德尔(Indre)地区勒梅努(Le Menoux)教堂的装饰中找到了对应点。
格拉谢拉-罗多-布兰杰 1935 年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家庭。在投身绘画和雕刻之前,她的职业生涯注定是音乐家。1979 年,联合国指定她为官方儿童艺术家。在世界各地举办了 150 多场展览之后,这位艺术家如今已得到了充分认可。
在摄影方面,弗雷迪-阿尔博尔塔(Freddy Alborta,1932-2005 年)因其为切-格瓦拉拍摄的遗像而闻名于世。他长期担任国际新闻机构的通讯员,20 岁时成为维克托-帕斯-埃斯滕索罗总统的官方摄影师。 20 世纪 80 年代末,他结束了记者生涯,成为玻利维亚摄影界的领军人物。他对民间传说和当地风俗特别感兴趣。
索尼娅-蒙泰罗-法尔科内,1965 年出生于圣克鲁斯,以画家起家。当选玻利维亚小姐后,作为心理学博士,她开始在心理学家、艺术和社会工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在美国的工作,她帮助拉美艺术家在国外获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