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促进电影的举措
Ciné musafiri 协会是一支真正的文化推动力量,其使命是促进马约特乃至整个印度洋的电影发展。协会在班德雷莱(Bandrélé)举办露天放映会,邀请导演讲述他们的电影,至今已开展了十年活动。
最近邀请到的嘉宾包括留尼旺的洛朗-潘塔莱翁和马提尼克的沃利-法尔。 2020年,马约特岛电影局与Ciné Musafiri合作,启动了马约特岛首个小说创作实习的申请征集活动。这一机会面向希望实现短片项目的当地年轻电影制作人和编剧。马约特电影办公室还在其 Facebook 账户上发布泛非和非洲裔散居地电影新闻。
辩论的味道
除 Ciné Musafiri 发起的会议外,一些学校(如马穆德祖的北方中学)也定期举办电影讲座。这些活动当然向学生开放,但也向外部观众开放。对于该中学电影和视听部的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锻炼观影技巧的好机会。
当地参与者热衷于通过讨论和辩论,向年轻人和老年人灌输对电影的品味。CEMEA 是一个致力于教育的全国性运动,它定期在 Tsararano 举办 "电影辩论会",主题包括 "为人父母"。
在马约特拍摄的电影
该岛在国际上放映的电影寥寥无几。然而,电影《De l'amour sous la haine》在 2018 年引起了轰动。该片由海地裔导演帕特里克-让-埃克塞纳(Patrick Jean Exenat)和马约特岛出生的达乌达尔-赛达利(Daouidar Saidali)两位导演联手打造,入选纽约非洲裔国际电影节。
该片入选了纽约非洲裔国际电影节。故事讲述了一名白人女子和一名黑人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及其复杂性。 由克里斯蒂安-福尔(Christian Faure)执导、在法国电视二台播出的电视电影《天堂 之眼》(Paradis amers)改编自米卡埃尔-奥利维耶(Mikaël Ollivier)的作品《Tout doit disparaître》。
该片讲述了一个来自法国本土的少年被迫跟随父母来到马约特岛,却发现了一种全新文化的故事。 马约特岛的混合文化、世外桃源般的风景和经济矛盾激发了法国本土纪录片制作人的创作灵感。马约特岛嘻哈(r)évolution》(2016 年)是娜佳-哈雷克(Nadja Harek)拍摄的一部优美影片,该片通过舞蹈作为一种居住方式的棱镜来观察马约特岛。最近,Laure Chatrefou 的《S'aimer à Mayotte》(《爱在马约特岛》)以温和的视角审视了岛上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爱情。
当地男孩 Koungou
第一部完全由马约特本地导演拍摄的电影是一项挑战,即使在十年前也是不可想象的。2024 年 5 月上映的《Koungou》讲述了青少年犯罪的故事,并探讨了马约特岛人民生活中的一些核心主题:家庭暴力、与贫困相关的困难、毒瘾问题--所有这些都充满希望,使其成为一部震撼人心的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