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面临社会和政治挑战的繁荣的国家
波兰的经济据说是欧盟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增长,2022 年达到 4.5%,2023 年达到 0.2%(资料来源:《国家经济》),失业率不断下降,2024 年达到 3%的峰值(资料来源:《国家经济》)。如今,波兰是制造业、金融服务和信息技术的集中地。凭借其良好的国际关系,波兰现在正欢迎外国投资来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技术和创新领域的新兴企业。尽管该国经济增长强劲,但社会和地区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城乡之间的工资和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偏远乡镇的失业率高于大城市。此外,工资可能低两到三倍。农村地区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隔离感更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很薄弱。
移民的增加使波兰更加国际化,但也加剧了全国各地的不平等。年轻人,无论是波兰人还是移民,思想都更加开放,更喜欢生活在大城市。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装备更加精良,也更加多元化。由于加入了欧盟,波兰现在参与了伊拉斯谟计划,正在成为吸引外国学生的目的地。大学社区的活力、课程的广泛选择、波兰丰富的文化以及比其他欧洲国家低得多的生活费用,都是选择波兰作为大学交流目的地的优势。
尽管社会发生了这种转变,但目前保守派支持者(传统上居住在农村地区)和自由派/进步派支持者(主要居住在城市地区)之间的关系仍然紧张。法律与公正党(PiS)于 2015 年当选,并将于 2020 年连任,这加剧了这两部分人口之间的不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的民族主义政党,PiS 因其对待移民和性少数群体的行为而受到欧盟的强烈批评。因此,波兰与法国、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有时会充满摩擦。然而,我们都知道,与这个在安全和能源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保持友好的外交关系是多么重要。波兰现在的目标是确保其经济、欧洲和国际的持续发展,同时应对其国内的政治和社会挑战。
性少数群体和妇女在国内的地位
以前执政的保守党(PiS)在性别和性取向问题上有非常强烈的观点。这一话题在波兰颇具争议,其政策受到人权组织的强烈批评。2019 年,PiS 附属的民选代表发起了 "无 LGBT 意识形态区 "倡议,旨在授权将 LGBTQIA+ 排斥在几个城市的某些企业或私人服务之外。该倡议遭到强烈反对,欧盟和多个机构谴责该国的歧视行为。在欧盟的压力下,波兰法院宣布其中大部分区域为非法。在 2020 年竞选连任期间,安杰伊-杜达总统发表了反 LGBTQIA+ 的言论,声称 "LGBT 意识形态比共产主义更危险"。尽管存在这种氛围,波兰的 LGBTQIA+ 群体仍继续动员起来,表达自己的权利,组织示威游行,但往往是在监督和监视下进行,以避免仇视同性恋的攻击。
妇女权利也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在教育和就业方面。自2017年以来,波兰职业妇女的比例有所增加,她们往往担任负责任的职位。然而,薪酬不平等依然存在,妇女仍然面临玻璃天花板。2020 年,波兰政府表示打算撤回对《伊斯坦布尔公约》的批准,该公约是一项旨在打击家庭暴力和促进性别平等的协议,理由是它违反了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并助长了性别意识形态。
目前执政的公民联盟(KO)正在推行一项全新的政策,寻求促进包容性和平等。该党特别呼吁加强保护,防止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游说同性伴侣建立民事伴侣关系,反对 "LGBT 意识形态自由区"。KO 还致力于解决堕胎问题和有关堕胎的现行法律(该党认为限制性太强),以及打击家庭暴力、性暴力和歧视性暴力。
棘手的堕胎问题
波兰的堕胎问题是近年来倒退的一个典型例子。2020 年 10 月,宪法法院禁止 "严重且不可逆转的胎儿畸形 "情况下的堕胎,尽管这一原因占合法堕胎的大多数。在一个政府不为残疾儿童提供任何补贴的国家,残疾风险是波兰妇女诉诸堕胎的主要理由。
这一决定引发了波兰全国各地的大量示威活动,遭到了妇女协会、国际社会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1000 多名波兰妇女向欧洲人权法院提出上诉。这种对堕胎的限制目前正驱使妇女求助于通常既危险又昂贵的秘密堕胎程序,或非法前往立法更为宽松的邻国。
令人不解的是,波兰的一些私人诊所提供药物或手术堕胎,尽管可能会受到重罚,但人们并不真正担心。目前,波兰只有两种情况下的堕胎是合法的:强奸或乱伦,或者母亲的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然而,即使在这些合法的情况下,一些医生也拒绝实施堕胎手术。
自 2023 年起执政的新亲欧中间派政党(KO)正在寻求扭转这些限制性政策,并推广更具包容性的方法。KO 支持自由、安全的堕胎,并推动改革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包括对严重胎儿畸形的情况重新实行堕胎。该党还主张为有残疾儿童的家庭提供更多福利和支持,并实施全面的性教育计划,以更好地为年轻人提供信息和保护。KO 的目标是使波兰成为一个妇女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国家。
少数民族的地位
虽然波兰是一个民族单一的国家,但少数民族却非常普遍。乌克兰人(尤其是在当前的地缘政治背景下)、白俄罗斯人、鞑靼人、德国人、罗姆人、立陶宛人和俄罗斯人已在波兰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其中一些少数民族曾经是--而且可能仍然是--歧视和偏见的受害者。他们的经济和社会融合是波兰面临的一大挑战。自 1989 年共产主义结束以来,波兰已采取措施保障这些少数民族的政治代表权和语言权。然而,随着保守的波兰统一党(PiS)在 2015 至 2023 年间执政,政府的民族主义言论只会加剧全国各地的排外情绪。
新的执政党公民联盟(KO)目前正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少数民族,同时努力维护国家的民族身份和价值观。该党强调需要在保护波兰文化的同时加强少数民族的融合。为实现这一目标,计划采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的教育和就业,同时鼓励相互尊重和文化间的理解。
此外,新政府还申明将致力于打击对少数民族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偏见。计划采取具体举措,保障所有公民,无论其民族血统如何,都能平等享有政治、语言和社会权利。
然而,尽管有这些明确的意图,KO 的做法也在波兰社会引起了争论和批评。一些人怀疑政府是否真正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的真正融入,担心其政策会进一步助长波兰的民族和社会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