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晋三时期的政治
自 2012 年 12 月自民党和安倍晋三重新执政以来,似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2016 年 7 月,首相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以较大优势获胜,议会多数党地位得到巩固。在防卫政策方面,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规定日本放弃发动战争和保持战争潜力的宪法第 9 条经常受到质疑,但并未做出任何实际决定。安倍晋三抓住这一话题,提出修改第九条,以增强国家的自卫能力。2015 年 9 月 19 日,日本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将到 2020 年修改宪法转化为立法,其内容远远超出了参与集体安全行动,特别是联合国授权下的集体安全行动。然而,许多声音反对这一修订,天皇退位似乎严重推迟了这一项目。2017 年 6 月 9 日,日本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授权明仁天皇离职退位,由其长子成仁继位。成仁于 2019 年 5 月1 日即位,标志着 "礼和时代"(即 "有序和谐")的开始。安倍晋三在担任首相七年零八个月后,于 2020 年 8 月 28 日以健康问题为由表示有意辞职,创造了日本首脑任期最长的纪录。当时他 65 岁。同年 9 月 16 日,经过紧急选举,他卸任,由其前任政府发言人菅义伟接任。2021 年 10 月 4 日,新首相岸田文雄当选。一年后的 7 月 8 日,安倍晋三在奈良的选举集会上遇刺身亡。
现行政策
自安倍晋三遇刺以来,日本政坛经历了重大动荡。在岸田文雄的领导下,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经济安全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等日益严峻的挑战的同时,努力保持稳定。安倍晋三雄心勃勃的经济计划被称为" 安倍 经济学"("Abenomics","安倍"与 "经济"的缩写),他希望日本在国际舞台上更加自信。然而,腐败丑闻(包括最近的自民党政治资金丑闻)和对某些社会政策处理方式的批评削弱了公众对自民党的支持,使日本的政治前景变得不确定。2024 年,石破茂接替岸田文雄。
经济
2008 年至 2012 年,日本经历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时期,经济陷入衰退,此后几年,日本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甚至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出现了盈余。这一增长是在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刺激措施背景下实现的。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正享受着三十年来最长的增长期。2014年,增值税从5%上升到8%,加上福岛核泄漏事故造成的高昂成本,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经济复苏的预期。现在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在机械、半导体、汽车以及石油和日元下跌的推动下,2017 年出口增长了 11.8%。同年,日本经济增长了 1.6%(而不是 2016 年的 0.9%)。2017 年 7 月,日本与欧盟签署了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协定。然而,这一势头正在放缓,预计2018年和2019年的增长率将回落至0.9%(而不是之前预测的1.5%)。至于失业率,在日本许多行业都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失业率仍然很低。2019 年 10 月1 日,日本消费税将从 8%增至 10%。2020 年,冠状病毒大流行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反弹。针对企业和个人的巨额援助计划出台。Covid-19 导致 2020 年第二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崩溃(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 7.8%)。这是自 1980 年引入类似数据以来的最大跌幅。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出现反弹,复苏力度超过预期。与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冠状病毒的 "后遗症 "对日本的经济复苏至关重要。此外,日本还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根据日本经济、外贸和工业部在 2019 年进行的一项调查,61% 的魔方店表示他们正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而 2014 年这一比例仅为 22%。这些小型市场是判断趋势的良好晴雨表。例如,商店和特许经营店目前很难招到愿意上夜班的新员工,时薪只有8欧元多一点。劳动力短缺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今在收银台工作的外籍员工(通常来自东南亚)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大城市。自 2020 年以来,日本经济一直面临结构性和周期性挑战。Covid-19 大流行引发了经济衰退,贸易、旅游和国内消费受到干扰。公共开支和宽松货币政策相结合的刺激措施支持了经济复苏,但复苏依然脆弱。人口老龄化继续拖累劳动力和国内需求,同时,面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日本努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而与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相关的举措旨在长期振兴经济。2025 年,日本正处于一个动荡的经济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征收的互惠关税引发了震荡,持续的通货膨胀拖累了购买力,日元疲软,日本的主食大米价格大幅上涨。
旅游业
在经历了几年的积极发展之后,旅游业在 2011 年 3 月 11 日的灾难之后遭受了严重挫折。与海啸相比,福岛核电站事故对旅游业的破坏性影响更大。几年来,日本游客纷纷离去,直到 2013 年才大量返回。许多未受灾害影响的地区正在通过参加众多国际贸易博览会和更积极的宣传来展示自己的宝藏。遗憾的是,本州北部的旅游活动正在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阶段。日本的目标是在 2020 年奥运会之前达到 2 000 万游客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里程碑,并在 2016 年实现了这一目标。2018 年更是突破了 3000 万大关,2019 年再次突破。政府自然而然地为自己设定了到 2020 年达到 4000 万外国游客的目标,并将奥运会作为自己的目标。不幸的是,疫情的爆发、奥运会推迟到 2021 年举行以及日本关闭边境以遏制病毒传播,都让创下历史纪录的希望化为泡影。2021 年底,日本的日常生活恢复了常态。2022 年,日本群岛的旅游业终于重新开放......自那以后,旅游业一直发展良好。例如,据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估计,2025 年 3 月的国际游客人数为 349.76 万人(比 2024 年增长 13.5%)。因此,日本旅游业将继续增长,预测数字甚至更高:预计 2025 年国际游客人数将超过 4000 万。这一预测是在 2024 年创下的 3,690 万游客的基础上得出的。
环境
日本文化非常注重反对浪费,生活简朴,不使用多余的物品,这为该国推行 "零浪费 "方针提供了便利。但是,塑料的消耗量,尤其是包装用塑料的消耗量仍然很高。康比尼到处都是塑料,货架上塑料含量高的外卖食品层出不穷。因此,一些商店开始为某些米饭类食品选择纸质包装。只有盖子是塑料的,从而减少了约 40% 的塑料用量。冠状病毒的流行促进了外卖的销售,因此也增加了塑料的用量。2020 年 10 月 26 日,菅义伟确认,日本已为自己设定了到 205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3 年 8 月 24 日,日本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和日本渔民的担忧,开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过的水。
自 2011 年起在东北
自 2011 年 3 月 11 日以来,遭受福岛地震、海啸和核灾难重创的东北地区一直在走漫长的重建之路,既取得了显著进展,也面临着持续挑战。三重灾难发生 12 年后,重建工作已恢复了几乎所有受损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 2020 年全面重开 JR 上阪线和 2021 年全面重开东北中线高速公路。农业和渔业作为当地经济的关键部门,也恢复了大部分生产能力,95% 的农田得到恢复,98% 的海产品生产设施重新开放。然而,挑战依然存在。人们仍然流离失所,主要原因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的放射性污染。经济恢复不平衡:虽然农业和渔业正在恢复,但工业部门正在努力恢复到灾前水平:45%的受灾公司尚未恢复到 3 月 11 日之前的员工人数。在环境方面,经过处理的放射性水的管理仍然是一个敏感问题。将处理过的水排放到太平洋的决定引起了当地社区和邻国的关注。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东北仍体现出了非凡的韧性。重生-艺术节 "和 "道之国海岸步道 "等文化活动象征着或已经象征着该地区的复兴,它们将记忆工作、艺术和自然结合在一起,加强了社区联系并吸引了游客。2025 年,东北地区将在其人民的决心以及国家和国际支持的推动下继续重建,同时面对未来的挑战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