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业的传统
以畜牧业为基础的游牧生活方式在蒙古正逐渐消失。
气候变化和冬季草原上日益频繁和剧烈的"秃鹫"天气使游牧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 传统的蒙古生活使用 "五支火枪",这五支火枪为游牧家庭提供了足够的生活资料:肉类和奶制品是蒙古人的主要食物,羊毛可用于制作衣服和保温毡,粪便可用作燃料。甚至动物的毛发和骨头也可以用来制作乐器和玩具。
马、牦牛和骆驼也被用作运输工具。 畜牧业需要代代相传的特殊知识。
你必须驯化牲畜,控制它们的喂养和繁殖,知道带它们去哪里吃草,以及不同类型畜群的自然周期。 过去,游牧每个季节都要迁徙数次。如今,许多牧民已经限制了从冬季营地到夏季营地的迁徙。在某些地区,如戈壁沙漠,土地贫瘠,需要经常更换放牧区。因此,游牧民每年都要迁徙数次,通常迁徙 15 到 20 公里,但有时也会根据气候条件迁徙长达 150 公里,为牧群寻找水源和食物。
在夏季和秋季,牲畜需要吃草,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准备。
从一个牧场迁移到另一个牧场需要举行一个仪式。根据传统,一家之主的父亲会在白天骑马出去侦察周围的环境。选好合适的地点后,他会在地上放上几块石头,象征新家,并向其他牧民表明已经选好了地方。回到营地,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就可以开始了。一家人收拾好所有物品,在出发当天拆除蒙古包。如今的游牧民族已经现代化!他们用机动车代步,而不是用牲畜驮运物品。他们会受到沿途遇到的蒙古人 的欢迎,并被邀请一起喝茶,有时还会一起吃住。抵达营地后,一家人会邀请新邻居参加聚会,庆祝他们的新家,即使这些邻居有时住在几公里外。
好客是游牧民族的一个重要价值观,接待客人的方式也被编成了法典。例如,进入蒙古包前不用敲门,而且要站在入口的左边。游牧民族习惯于恶劣的气候,他们必须表现出团结,不会把任何人留在外面。来访者会受到极大的尊重,他们会用咸奶茶、艾拉格酒或伏特加酒欢迎来访者。他们还被邀请与主人同吃同住。虽然游牧民族认为这一传统理所当然,不求任何回报,但蒙古包 接待者向主人赠送小礼物也是正常的。
蒙古包 或蒙古包的搭建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蒙古包的面积在 15 到 30平方米之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木制框架(Khana)和隔热毡屋顶。两根被称为 "uni"的中心支柱支撑着整个结构。这两根柱子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你绝对不能在这两根柱子之间走动,也不能将物品穿过这两根柱子。
原则上,如果有蒙古包,应先铺设蒙古包的地板。其次是构成住所两侧的木格子和门框。蒙古包 顶部的木制圆环--"头冠"(Toono)被固定在两根中心柱子上。根据天气情况,它可以打开或关闭。木框就位后,男人们在上面铺上不同层的毛毡,然后再盖上外层的白色帆布,并用绳子固定住。毛毡是一种用绵羊毛手工制成的材料。毛毡的隔热性能很好,不仅能在冬天为家人抵御严寒,还能在夏天抵御酷暑。
蒙古包 象征着宇宙和蒙古人的宇宙观。蒙古包本身就被视为一个神圣的空间,因此在进入蒙古人家庭的蒙古包时必须遵守一系列规则,以免冒犯屋内的客人。圆形的屋顶代表天穹,中间的柱子代表连接天地的宇宙轴。炉灶位于中央,许多信仰都与炉灶有关。传统上,蒙古包 坐北朝南,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北面是神圣的地方,存放着祖先的祭坛和家族最珍贵的物品。
西边是男人和客人的空间,东边则是女人和家庭生活的空间。 今天的游牧民族已经适应并使用了新技术。许多蒙古包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以便在白天供电,还安装了连接电视的卫星天线。
婚姻和妇女的地位
过去,蒙古的婚姻建立在诱拐准新娘的基础上,但幸运的是,这一传统已被摒弃!
如今,新郎新娘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结合。 按照传统,新郎新娘要穿上头巾,而准新郎则要组装举行仪式的蒙古包。
他的未婚妻必须提供固定蒙古包的马鬃绳、盖屋顶的毡子和家具,但建造他们未来的家仍是新郎的责任。 如今,参加尊重传统的婚礼已越来越少。在乌兰巴托,婚礼宫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预订大厅、结婚证书、服装等。这些仪式非常庄重和规范,包括仪式和祈祷。礼物交换仍然很频繁。
新娘的父母接受新郎家的牲畜,并向新娘赠送珠宝、衣服和家具。 在家庭内部,角色分工明确:在农村,男人照看牲畜,女人照看蒙古包。在城市地区,分工则没有西方社会那么明确。
妇女地位。自 20 世纪 90 年代共产党政权结束以来,妇女有了更多接受教育和担任要职的机会。虽然她们仍然被排除在政治权力之外,而且工资也不高,但近几十年来,她们已经从蒙古高于男性的教育水平中受益。约 60% 的女性进入大学,而男性只有 30%。这种差距可以用游牧生活方式来解释:家庭认为男孩应该留下来放牛,而把女儿送到首都读书。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女性在社会阶梯上不断攀升,而更大比例的男性则面临失业和酗酒问题。然而,蒙古妇女仍然承受着强大的社会和文化压力:她们不仅要有自己的事业,还要结婚生子,最好在 29 岁之前!
结婚率下降。2007 年,首都的结婚率为 22.9‰。到 2016 年,这一比率已大幅下降至仅为 8.9。这可以用男女差距的扩大来解释。年轻人倾向于与社会背景与自己相同的人结婚。由于受过教育的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她们远远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同性恋仍然是禁忌
在蒙古,同性恋在 1989 年之前可被判处监禁。但在 1993 年,同性恋被非刑罪化。同性伴侣得不到法律承认,他们不能领养子女,在国外缔结的同性婚姻在蒙古也得不到承认。虽然立法有所发展,但针对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的暴力、迫害和歧视行为仍时有发生。由于缺乏适当的立法,他们提出的申诉很少有胜诉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些协会和组织正在采取行动,提高公众意识,维护蒙古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群体的权利。2013年,在乌兰巴托举办了第一届自豪周,2014年,向议会提交了为性取向和性别少数群体提供更大保护的立法提案。
一种叫做酒精的祸害
在蒙古,酒精是名副其实的祸害,给城市和农村地区所有社会阶层的人口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一家国际卫生组织的研究,蒙古有 22% 的男性和 5% 的女性酗酒,这一比例比欧洲高出三倍。 自 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自由化以来,酗酒现象明显恶化。城市地区艰难的社会状况加剧了这一问题:在首都,很大一部分人口失业,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酒精也是一种成本极低、随处可见的商品;在一些超市里,伏特加的品牌多达 25 种以上!酗酒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健康后果。据说,几乎每五个蒙古人中就有一人经常酗酒,72%的暴力犯罪都是醉酒者所为。据说家庭暴力是蒙古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 年蒙古有 86 500 名单亲父母,其中大多数是妇女。
2022 年,乌赫纳吉音-胡勒苏赫总统发起了一场全国反酗酒运动,以保护蒙古家庭的安全和福祉。
废除死刑
虽然自 2008 年以来就没有执行过死刑,但最近于 2017 年废除了死刑。这一历史性决定是一个漫长过程的结果,该过程始于 2010 年,当时的共和国总统查希亚京-额勒贝格道尔吉宣布暂停执行死刑。
2015 年,大呼拉尔通过了新的刑法典,批准废除死刑,并在人权方面取得了其他进展,特别是在酷刑方面。 蒙古成为世界上第 105 个立法废除死刑的国家。死刑不适用于妇女、18 岁以下或 60 岁以上的人。死刑犯被处死时,子弹会击中后脑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