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
蒙古是自然资源和畜牧业第四丰富的国家。其矿业、农业食品和旅游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蒙古地处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巨头之间,目前正试图通过 "第三邻国 "战略实现经济合作伙伴多元化。
通过这种方式,蒙古正在寻求多样化途径,以保持其经济独立于俄罗斯和中国,尽管后者仍然是其主要贸易伙伴,吸收了其90%的出口。 2017年,蒙古经历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被迫求助于国际援助。面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公共赤字不断增加(2016 年公共赤字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90%),该国债务违约的风险增加。危机过后,随着2019年Covid-19疫情的爆发,蒙古经济再次疲软。
限制性措施使经济急剧放缓,2020 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 10.7%。 不过从 2021 年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经济活动反弹,增长率达到 5.2%,同时公共债务也在减少。2023 年,经济复苏,特别是煤炭开采和出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到 2023 年底,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大幅下降至 44%。未来几年的挑战应该是实现国家贸易伙伴和经济部门的多样化。
农业食品部门。虽然蒙古的牲畜数量大幅增加,目前总数已达 6600 万头,但仍然依赖于该国的气候条件和日益频繁的虫害。农业食品行业正在进行全面改革。政府对该行业的投资不足,但当局正在努力提高畜产品(尤其是羊绒)的价格,以减少畜牧规模。越来越多负责任的合作社和网络正在推广可持续的经济体系,以消除过度放牧的影响,因为过度放牧是造成草原荒漠化的罪魁祸首。
旅游业。2019 年,旅游业是蒙古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它受到了卫生危机的严重影响,从 2020 年开始,该国完全关闭了边境并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措施。估计损失达 15 万亿图格里克,1,600 家企业和 88,000 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之后,政府决定于 2022 年初重新开放边境,放宽入境条件,以重新启动受大流行病严重削弱的旅游业。2023 年和 2024 年,政府的努力取得了成果,蒙古的游客数量急剧上升:2023 年,外国游客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了 73%,2024 年仍在继续增长。
采矿业。蒙古地下蕴藏着 80 种不同金属的 6000 多处矿藏,是国家重要的财政资源。蒙古拥有巨大的原材料储量,因此采矿业是蒙古经济的核心,同时也依赖于金属价格。据估计,仅戈壁滩上的奥尤陶勒盖 "绿松石山 "矿就占蒙古国内生产总值的 30%左右,到 2030 年将成为蒙古第四大铜矿开采地。经过多年的争议,地下采矿于 2023 年 3 月开始。该矿区曾因利润分配和环境影响而饱受争议。它还在蒙古人民中间引发了紧张局势,因为他们担心来开采该国矿产资源的外国公司的势力会越来越大。
这一巨大矿藏的开发应有助于促进出口。然而,这也带来了环境问题:采矿会污染河流,影响生物多样性。财富的分配也是该国面临的一大问题:外国投资只惠及少数蒙古人,而外国公司却大肆敛财。2013 年,蒙古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外国在采矿、电信和银行业的投资不得超过 49%。如今,蒙古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政治局势
1992 年 1 月 13 日,蒙古建立了议会民主制,结束了一党制。在蒙古的政治体制下,立法权属于拥有 126 个席位的议会--国家大呼拉尔,任期 4 年,由直接普选产生。议员选举总理及其政府,掌握行政权。
共和国总统是武装部队的首脑,负责国防和外交政策,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六年。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蒙古政局一直不稳定,历届政府平均执政时间仅为一年半。
2021 年 11 月颁布并于 2022 年 3 月生效的宪法修正案应能通过加强总理的权力和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来提高政治稳定性,但它并不能解决政权更迭问题上的争论。 近几十年来,蒙古政治体制的两极分化得到了证实:两大政党--成立于 1921 年的蒙古人民党(PPM)和民主党--自 1992 年以来一直轮流执政。人民运动党赢得了 2024 年 6 月的上届议会选举和 2021 年 6 月的总统选举,尽管这场政治危机与卫生危机的管理有关。这迫使该党成员、总理乌赫纳吉因-胡勒勒苏赫(Ukhnaagiin Khürelsükh)于 2021 年 1 月辞职。几个月后,他终于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但他必须处理影响政治生活的腐败问题和矿业收入分配问题,以减少人口中的不平等现象。
面对农村人口外流和城市化的问题
几十年来,蒙古一直在经历一场农村人口大迁徙,这场迁徙使其草原空旷,首都饱和。1998 年,乌兰巴托的人口为 65 万。到 2023 年,乌兰巴托的人口几乎增加了两倍,达到 173 万。这些重大的人口迁移不仅是由国家的经济自由化造成的,也是由于全球变暖加剧了对草原的反复侵袭。2010 年冬天,寒流袭击了全国近 90%的地区,气温降至零下 50 摄氏度,造成 800 万头牲畜死亡。2015年、2017年和2018年,其他毁灭性的"飓风"摧毁了整个牧群。
定居化。极端天气条件迫使游牧民放弃祖先的生活方式。在失去大部分或全部牲畜后,成千上万的游牧民(每年有两万人)涌向乌兰巴托寻找工作。他们在城郊的牲畜棚里安家落户,为设备不足的首都人口爆炸做出了贡献。
乌兰巴托正在努力跟上快速城市化的步伐。许多蒙古包区没有电或自来水。2012年,蒙古包区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62%。失业率略低于 60%,随之而来的是违法犯罪、贫困和卖淫。居民用煤取暖,造成严重的污染。2016 年,乌兰巴托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首都,超过了北京!
城市发展。为解决污染、人口过剩和交通堵塞问题,乌兰巴托正在实施大型城市化项目。到 2030 年,政府希望污水处理厂和新的公共交通线路投入使用,对蒙古包区进行改造,实现供暖来源多样化,并提高家庭隔热性能。这些项目有国际捐助者参与,旨在改善乌兰巴托人民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