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的中国起源
1926 年,中国考古学家在山西省一座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发现了一个蚕茧,从而将丝绸的发明年代确定为黄帝时期(公元前 2700 年至公元前 2575 年)。三十年后,浙江又有新发现,在一座墓葬中出土了丝织品,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 5000 年。不过,传说比考古发现更有生命力,让我们回到中国人对丝绸发明的想象。黄帝的妻子名叫雷祖,当她手捧一杯热茶在桑树下散步时,发现一个掉进沸水中的蚕茧开始解丝。 皇后被丝线的质量和细度所吸引,决定开始培育这些毛毛虫,以编织质量无与伦比的衣服。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守护着丝绸生产的秘密!
丝绸与西方的联系
罗马人在卡尔斯战役中通过帕提亚敌人的旗帜发现了丝绸。游牧民族的旗帜在罗马军队中造成的恐慌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早的心理胜利之一。军事对抗之后是贸易,罗马人很快成为珍贵织物的忠实消费者。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开端:一个由道路、人行道和小径组成的漫长网络横跨各种可以想象到的地形,从中国到意大利进口罗马贵族所渴望的织物。要到达罗马,丝绸必须穿越数千公里的恶劣地形,离开中华帝国,穿过游牧民族肆虐的大草原和沙漠,穿越波斯,然后到达地中海。当丝绸到达罗马时,产品已变得非常珍贵,资本外逃已无法控制。
不仅仅是丝绸之路
公元一世纪末,丝绸已经从西安运往安提阿,然后横跨地中海。除丝绸外,还有许多其他奢侈品:香料、茶叶、肉桂、动物、贵金属等。中亚位于中国与西方、印度和俄罗斯之间,是这条路线的心脏地带,也是毛皮、青金石和香料路线的交汇点,这些路线当时已在该地区纵横交错。由几十匹或几百匹马、骡子或巴克特里亚骆驼组成的长途商队(取决于需要穿越的地形),使城镇和绿洲的贸易得以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交流:科学发现、思想和宗教信仰也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传播。
新成员: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兴起的新宗教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当时有三大势力控制着从西安到拜占庭的丝绸之路:唐朝的中国人、萨珊波斯人和把守地中海门户的东罗马帝国。632 年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席卷了整个地区,先是倭马亚王朝,然后是阿巴斯王朝。很快,阿拔斯王朝的阿拉伯人和唐朝的中国人这两大巨头相互接触,并为争夺丝绸之路的控制权和沿途源源不断的财富而大打出手。经过多次无果而终的对抗之后,753 年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塔拉斯战役确定了两个帝国之间的边界。阿拉伯人取得了胜利,但他们损失惨重,不可能再进一步。两个巨人之间的边界就此确立:阿巴斯王朝现在控制着中亚和珍贵的外索西纳,而中国人则保留了塔里木盆地和丝绸之路的东部。在哈萨克斯坦,阿拉伯人主要控制着锡尔河以北地区,包括阿拉木图和西姆肯特。除此之外,草原仍然是游牧部落的领地,随着两个文明之间商业和军事接触的增加,这些游牧部落才逐渐皈依伊斯兰教。
黄金时代
唐朝(618-907 年)时期,从首都西安开始,中国经历了三个世纪的繁荣,而在蒙古征服之前,庞大的阿拔斯帝国一直保持稳定,这使得丝绸之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人和阿拉伯人意识到这条非同寻常的贸易之路能给他们带来巨大财富,他们竭尽所能确保贸易之路的安全,并增加通往他们无法控制的地区(蒙古、印度和君士坦丁堡)的支线数量。和平与贸易使城市得以发展。位于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最为著名,但阿拉木图也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中转站,在12世纪和13世纪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提及。
1218 年,成吉思汗征服中国后,占领了整个中亚。他于 1227 年去世时,留下了一个面积达 2 600 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 1 亿的帝国。蒙古人曾是中国、印度、中亚、西伯利亚、俄罗斯(远至基辅)和波斯(远至叙利亚)的主人!从西安到君士坦丁堡的丝绸之路有史以来第一次被一个帝国所控制。在这个帝国里,"蒙古和平 "统治着一切,不仅使贸易从废墟中崛起,也使探险家、传教士和使节们能够完全安全地穿越蒙古帝国。
意想不到的复兴
15世纪初,随着帖木儿帝国的灭亡,游牧大帝国的时代也随之结束。游牧民族和定居民族之间的对立转而有利于后者,20 世纪 30 年代,斯大林强迫哈萨克斯坦草原上最后的游牧部落定居下来。中亚各共和国独立后,游牧民族重新兴起,尤其是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与此同时,丝绸之路也在卷土重来。哈萨克斯坦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双方梦寐以求的地缘政治地区。长期以来,中亚地区对外封闭,与北京的联系只能通过莫斯科。独立后,哈萨克斯坦最初与莫斯科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北京只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后来逐渐脱离了前者,转而支持后者。中国正在通过外交手段,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建立银行、公路和其他物流设施,对中亚进行大规模投资,它的袖子里有许多王牌,脑子里有一个固定的想法:为丝绸之路注入新的活力。但以何种形式呢?
丝绸之路 2.0
随着新疆与里海之间石油管道网络的建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初具雏形。双方贸易往来顺利,2013 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提出了穿越中亚的丝绸之路 "经济带"("一带一路 "倡议)构想。当然,这是一个旨在向邻国献媚的项目,尤其是哈萨克斯坦及其地下资源,中国看中的正是这些财富。这些言论和想法正中要害:在与世界隔绝几十年后,中亚发现自己处于 "伟大游戏 "的中心、世界贸易的十字路口,这样的前景非常吸引人。而且,从商业角度看,如果中亚开始大规模进口中国产品,而出口仅占很小的比例,这也无关紧要。中亚需要发展,而中国是唯一能提供发展机会的国家。这条新丝绸之路如何变为现实,如何成为中亚的一部分,我们拭目以待。
全球网络
习近平在阿斯塔纳的讲话发表十年后,新丝绸之路将何去何从?已有 150 多个国家签署了这一项目。而且,丝绸之路远非沿着北京和罗马之间的历史路线发展,而是在全球范围内织网:150 个成员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甚至美洲。在这个新的标签下,各地都在发展由中国资助的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港口......一切都在按照中国的方式进行:不计成本,超额完成。这条丝绸之路的新核心是霍尔果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边境口岸,1983 年两国之间第一个开放的口岸:当时只有一个海关官员和沙丘!从那时起,中国投入巨资将其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码头,在这里可以存放数百万吨准备运往欧洲的货物:汽车、电话、服装、纺织品等。
世界中心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两条丝绸之路的起点:一条经由俄罗斯,另一条经由里海。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欧洲的制裁使所有运输都集中在里海航线上,而没有减缓其速度,这给哈萨克斯坦的海运港口:阿克套和阿特劳带来了新的动力。现在,土耳其从那里捕捉到了所有货流,并将它们运往欧洲。15 天后,丝绸之路就完成了!在这条新路的中心,哈萨克斯坦创造了一个奇迹:从一个内陆国家,一跃成为世界贸易的神经中枢。它可能不是丝绸之路的核心,但肯定是丝绸之路的核心。这个曾经惧怕邻国俄罗斯野心的国家,如今发现自己在强大盟友的支持下变得更加强大,并取代莫斯科成为该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新总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哈萨克斯坦学生坐在中国大学的长椅上,参观一下该国的集市就能了解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消费的影响。哈萨克斯坦走在所有国家的前列,正在亲身体验所谓的中国软实力。也许有一天,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将成为新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