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
尽管哈萨克斯坦与中亚其他国家一样,直到历史晚期才实现伊斯兰化,但伊斯兰教仍是该国的主要宗教。此外,在倭马亚王朝征服时期,哈萨克斯坦地处穆斯林世界的边缘,这使得当地部落在管理其仪式和信仰方面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而这些仪式和信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受到异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萨满教等)仪式的影响。大汗皈依伊斯兰教往往比较形式化,主要是为了在中央政权面前维护自己的权力,但并不一定会导致民众举行仪式的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几个世纪以来,正是苏菲派自我牺牲的传教活动逐渐在游牧部落的风俗习惯中确立了伊斯兰教。首屈一指的是苏菲大师艾哈迈德-亚萨维(约 1105-1166 年),他被认为是泰米尔兰的精神之父。他是神秘诗歌 "希克麦特"的作者,他用土耳其语写诗,这使得诗歌更容易在工人阶级中传播。这种伊斯兰教在游牧部落中广为流传,充满了萨满教传统,其中一些流传至今。他在该国南部突厥斯坦的陵墓仍然是人们朝圣的焦点。
东正教
当首都迁往该国北部的阿斯塔纳时,主要是为了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众多的俄罗斯人口,这些人口在独立时可以脱离并寻求归属俄罗斯。此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几十年来,哈萨克斯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 "去俄罗斯化",现在俄罗斯人在哈萨克斯坦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到 20%,而在20世纪中叶,俄罗斯人仍占多数,接近 55%。不过,基督教仍然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宗教,估计有 25% 的人口会去教堂,其中大部分是东正教徒(天主教徒不到 3%)。
东正教很晚才传入中亚,19世纪随着俄罗斯的征服而传入。在苏联的迫害下,留在中亚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再次信奉东正教。虽然东正教徒的比例持续下降,但奇怪的是,修建教堂的数量却在增加。不得不说的是,苏联时期新建的教堂很少,最古老的教堂都是木制的,比如阿拉木图的曾科夫大教堂,而且大多数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重要的是,面对伊斯兰教的复兴和全国各地大量清真寺的兴建,东正教需要在宗教格局中坚持自己的信仰。
萨满教呢?
游牧民族长期以来一直保留着萨满教仪式(埋葬、治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哈萨克人被迫定居后,这些习俗逐渐消失。尽管如此,许多萨满教习俗仍渗透到该地区后来兴起的宗教中,尤其是伊斯兰教(对邪眼的恐惧、对神灵的信仰等)。同样,庆祝东方新年(navruz)的仪式可以追溯到拜火教和火崇拜:所有这些都是中亚宗教大熔炉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