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统计学的一点内容

让我们来谈谈数字!2024 年,乌干达人口将达到 5000 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为 3.3%,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数字不言自明:2010 年,乌干达的总人口为 3240 万,在短短十年间增加了 1340 万!因此,15 岁以下儿童的比例约为 46%(相比之下,2024 年将占法国人口的 17%),年龄中位数为 16.7 岁。乌干达年龄金字塔的底部很宽,但顶端却很窄小,65 岁以上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 2%。出生时预期寿命在过去 20 年中稳步上升,男性为 63 岁,女性为 64 岁。净移民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也应考虑在内:例如,在 2015-2020 年期间,将有 84.3 万移民(主要是难民)在乌干达定居。乌干达仍然是非洲最大的难民收容国之一,主要原因是南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DRC)和大湖区的冲突。目前登记在册的难民约有 150 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30 人(2024 年)。这一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掩盖了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该国东北部地区人口稀少,而南部许多地区的人口密度却超过了每平方公里 230 人。目前,乌干达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因此,乌干达基本上还是一个农村国家。十大人口中心分别是坎帕拉(内城 170 万居民)、古卢(16.6 万居民)、利拉(12.5 万)、马萨卡(11.2 万)、姆巴莱(10.8 万)、姆巴拉拉(10.5 万)、金贾(10 万)、恩德培(8.5 万)、穆科诺(8 万)和卡塞塞(7.2 万)。

乌干达的民族色彩图

在乌干达,有近50个民族,分为两个主要的语言和文化群体:班图族和尼罗河族的群体。班图人的主要群体是巴干达人、班扬科勒人和巴基加人,他们占人口的四分之三,占据了国家的南半部。尼罗河民族(Acholi、Karamojong、Langi),顾名思义,来自苏丹和埃塞俄比亚的尼罗河畔,定居在乌干达北部,其特点是以牧业活动为主。从数量上讲,巴干达人是最大的民族群体(占总人口的17%)。他们是布干达王国的文化继承人,在首都和维多利亚湖周围可以找到他们。在广阔的北部平原,占人口5%的阿乔利人被认为是上帝抵抗军叛军和穆塞韦尼政府军之间长达20年冲突的第一批受害者,以至于一些观察家说这是种族灭绝。乌干达也有一些在该地区发生各种危机时抵达该国的难民:西部的卢旺达人和刚果人,北部的南苏丹人和东部的肯尼亚人。最后,约有9000名印度人,虽然从外界看来他们是一个社区,但在出身、社会和宗教构成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一千零一个成语

乌干达的两种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斯瓦希里语。斯瓦希里语于 2022 年被正式承认为国家语言和共同官方语言。这一决定是在东非共同体(EAC)国家元首会议上做出的,目的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和便利成员国之间的交流。虽然英语受到精英阶层的青睐,并从小学开始教授,但在城市以外地区,英语的使用仍然有限。大约 200 万乌干达人(约占人口的 5%)被认为掌握了良好的英语。事实上,卢干达语是最经常听到的语言!乌干达有四十多种方言,分为班图语系和尼洛-撒哈拉语系。班图语约占全国人口的 70%,主要分布在该国南部的西部、中部和东部行政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包括卢干达语(近 850 万乌干达人的母语)、尼奥罗语、托罗语、奇加语、索加语、基尼亚卢旺达语和许多其他语言。在北部和东部,尼罗-撒哈拉语言主要分为三类:东部苏丹语、中部苏丹语和库里亚克语。这些地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包括兰戈语、特索语、阿乔利语(罗语)和卡拉莫宗语。库里亚克语(如 Ik 语和 Soo 语)的使用者不足 7500 人,濒临消失的危险。除这些当地语言外,印巴社区还使用古吉拉特语和印地语,而基戈齐的一些刚果人以及从刚果民主共和国返回的前乌干达难民则使用法语。斯瓦希里语是东非的通用语,约 90% 的乌干达人将其作为第二语言,但只有约 40 万人以斯瓦希里语为母语。历史上,军队和警察使用斯瓦希里语来促进不同种族成员之间的交流。在伊迪-阿明政权统治时期,斯瓦希里语与军事暴行联系在一起,但在 1979 年坦桑尼亚军队介入推翻该政权后,斯瓦希里语重新获得威望,成为解放者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