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和下山

让我们展开地图,看看乌干达的地形。让我们从低地(海拔 600 至 900 米)开始简要研究:低地约占全国面积的 9%,位于乌干达西部和西北部,地堑(西部裂谷的塌陷槽)中。这里的海拔最低(614 米),气温最高。现在我们来到高原(900 至 1500 米),这里占全国面积的 85%。这里由耕地和牧场组成,地貌和气候多变。北部和东北部是荆棘丛生的稀树草原,偶有矮小的花岗岩岛;中部和南部是较为肥沃的半岛,沼泽遍布,并有湖泊(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瓦马拉湖、比希纳湖等)和河流(卡通加河、卡富河、尼罗河、塞齐布瓦河等)灌溉。让我们继续对高地(海拔 1,500 至 2,500 米)进行地形调查。高原 约占全国面积的 5%,主要位于该国的西南部。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卢旺达接壤、水源充足的基吉齐是这些高原中最著名的地区。这里郁郁葱葱的丘陵上覆盖着小块的耕地,森林茂密(布温迪、埃丘亚......),水域壮观(布尼亚尼、穆坦达......),以维龙加为背景,有时被昵称为 "非洲的瑞士"。布申尼丘陵(位于伊班达和布申尼之间)、伊辛吉罗丘陵(位于姆布罗湖西南)和基塔拉高原(位于波塔尔堡东部和东南部)则不那么壮观。最后,我们来爬山(海拔在 2500 米至 5100 米之间),这些山脉占乌干达国土面积的 1%。它们位于乌干达的西部和东部边缘,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乌干达的屋脊玛格丽塔峰(海拔 5109 米)是鲁文佐里山峰的主峰,它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山丘(300 万年前),由结晶岩石堆积而成。相比之下,埃尔贡山(海拔 4321 米)是一座孤立的死火山,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 2400 万年前。从造山运动的角度来看,鲁文佐里山与其他海拔超过 3000 米的山脉(莫罗托山、卡达姆山、穆哈乌拉山、加欣加山和萨宾约山)相比,显得更为突出、正如姆加兴加国家公园(Mgahinga National Park)的玄武岩所提醒我们的那样),这些山峰是连续火山爆发的结果,其形成时间早于(莫罗托山为 2000 万年)或晚于(维龙加山脉乌干达部分为 260 万年至 13 万年)以玛格丽塔峰为主的火山链的形成。

中间流淌着一条河

该国很大一部分地区被水暂时或永久地覆盖。例如,非洲最大的淡水体维多利亚湖(近70,000平方公里)位于乌干达南部。它是在19世纪中期由英国探险家约翰-斯佩克为纪念他的君主而命名的。在湖的另一边,阿尔伯特湖(5,300平方公里)和爱德华湖(2,300平方公里)穿过乌干达和刚果的边界,是非洲大湖的一部分,还有小得多的乔治湖(250平方公里),也是由英国的探险家以英国皇室成员的名义命名的(第一个是塞缪尔-贝克,第二个和第三个是亨利-斯坦利)。基奥加湖位于该国中部,由尼罗河提供水源,其表面积也很大(1,720平方公里)。尼罗河,让我们来谈谈它!"。这条河长约6,700公里,在金贾流出维多利亚湖(海拔1,134米)。在维多利亚尼罗河的名字下,它在与三个大坝(欧文瀑布、布亚加利和伊辛巴)打过交道后,以650至1500立方米/秒的速度释放其水,加入了所谓的基奥加湖(1033米),构成了可航行的部分。然后,顺流而下,是马辛迪港(这个小镇曾经是区域贸易流动的神经中枢之一)、卡鲁马水电站大坝,以及在同名公园内的超级强大的默奇森瀑布(在这里,每秒有300立方米的水冲过不到10米宽的缺口:保证有文丘里效应!)。然后,维多利亚尼罗河沿着它的路线到达阿尔伯特湖(海拔620米),在那里,它成为了阿尔伯特尼罗河,这是很自然的。从这里开始,还要走210公里,穿过沼泽地,到达南苏丹边境(海拔614米,是该国的最低点)。总之,在成为苏丹南部的杰贝勒河之前,乌干达的尼罗河蜿蜒了540公里,坡度为520米,沿途传播着冲积层。

关于裂谷

乌干达坐落在东非大裂谷的东部和西部分支之间,东非大裂谷是一个断层,一个缺口,一个断裂(这就是英语中裂谷一词的含义),从莫桑比克到红海和亚丁湾有几千公里长。裂谷是过去3000万年来激烈的构造活动的结果,火山、洼地和大湖点缀其间。这个断层应该有一天会将非洲板块(乌干达和西部裂谷位于其上)和索马里板块分开。在 "非洲之珠 "内,位于东裂谷边缘的埃尔冈山是这个东非断层系统年龄的证据。然而,人们必须向西部大裂谷(或阿尔贝丁裂谷)看去,才能看到该地区的地质活力。在这里,构造断层(主要断层和次要断层)的影响非常明显:存在一个地堑(洼地),塞姆利基湖、爱德华湖和阿尔伯特湖就位于该地堑的底部,角岩(在两个地堑之间隆起的块状物)以鲁文佐里山为象征,年轻的山脉(维龙加)和温泉(鲁瓦金巴、森帕亚...)。该地区的地震和火山活动也是可以感知的:距离乌干达边境30公里的尼拉贡戈火山和尼亚穆拉吉拉火山(刚果民主共和国),自21世纪初以来已经爆发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