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

当您抵达爪哇岛时,您会立刻被伊斯兰教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渗透所震撼。事实上,就信徒人数而言,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在约 2.74 亿人口中,近 90% 是穆斯林,约占全世界穆斯林的 13%。每年有 221,000 名印尼人前往麦加朝圣。全国约有 75 万座清真寺。

伊斯兰教在印尼的发展相对和平,没有发生过重大的征服或与犹太教的冲突。相反,伊斯兰教必须与当地的泛灵论信仰以及前印度王国的主要宗教(主要是佛教和印度教)相协调。在13世纪来自南亚、中国南部和中东的逊尼派穆斯林和苏菲派商人到来之前,印度尼西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两种宗教的影响。值得注意的一个有趣事实是,印尼穆斯林社区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 1297 年左右,当时马可-波罗发现并报告说有穆斯林商人居住在珀拉克的印度教居民中间。这些商人希望通过共同的宗教信仰促进贸易,使他们能够共享饮食和祈祷,因此他们是最早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之一。到16世纪初,爪哇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皈依了伊斯兰教。只有爪哇东部的巴厘岛还保留着印度教的王权和种姓制度。穆罕默德的宗教传入爪哇的时间晚于传入苏门答腊的时间,而亚齐人是非常穆斯林的,他们仍然以自己是最早皈依伊斯兰教的人而自豪。亚齐引入了伊斯兰教法。在爪哇,伊斯兰教与当地习俗顺利融合,形成了阿班干信徒的 "爪哇宗教",即伊斯兰教与古老传统的融合。selamatan(仪式餐)的习俗仍然很普遍。它庆祝社区生活中的大事,如婚礼和割礼。每顿仪式饭都由堆积如山的米饭组成,这些米饭成为仪式饭的象征。但如今,受中东地区启发的现代伊斯兰教正在逐渐壮大,人们鼓励阿班干人转向 "真正的 "信仰。长期以来,印度尼西亚一直被视为宗教间和谐的典范,是开放和宽容的伊斯兰教的象征。

开斋节(或称 "莱巴兰节")和宰牲节等伊斯兰节日在印尼得到了热烈的庆祝。开斋节标志着神圣的斋月结束,是印尼最重要的宗教节日之一。开斋节是家庭团聚、宽恕和重建社会关系的日子。宰牲节是为了纪念亚伯拉罕为服从真主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儿子,一般都要用绵羊、山羊或牛等牲畜献祭,其中一些肉会分发给穷人。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极端主义古兰经学校的开设,一些人的激进主义开始扎根,新的圣战战士在这些学校接受培训;其中最著名的是梭罗附近的恩格鲁基学校(Ngruki pondok)。但绝大多数印尼人都以相当温和的方式信奉自己的宗教。伊斯兰教还通过两个政党在政治上得到表达:捍卫爪哇传统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教联盟(Nahdlatul Ulama,NU)和改革派组织穆罕默迪亚(Muhammadiyah)。这两个组织相对温和,并参与国家政治。

印度教

印度教传入印尼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当时来自印度南部的商人和学者开始与印尼群岛的当地居民建立商业联系。这一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印度教与当地的泛灵论和萨满教习俗巧妙地交融在一起。最有影响力的古代王国包括东加里曼丹的古泰(Kutai)、西爪哇的塔鲁马加拉(Tarumanagara)和中爪哇的霍林(Kalingga)。不过,最突出的还是马塔兰王国,它因建造了普兰巴南寺庙而闻名于世,该寺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雄伟、最庞大的印度教建筑群之一。

然而,伊斯兰教在1314世纪传入,随后逐渐被精英阶层接受,导致印度教在许多地区的影响力下降。为此,巴厘岛成为逃离爪哇穆斯林地区的印度教徒的避难所。在这里,印度教不仅幸存下来,而且蓬勃发展,成为岛上最主要的宗教和文化支柱。如今,巴厘岛仍然是印尼印度教的重要飞地。印度教是近 90% 的巴厘岛居民的主要信仰,尽管只有约 2% 的全国人口信奉印度教。

印尼印度教的重要宗教活动包括 Nyepi,即巴厘岛新年的静默日(2024 年 3 月 11 日;2025 年 3 月 31 日)。这是一个反思日,在这一天里,居民们不进行任何体力和脑力活动。此外,还有庆祝善战胜恶的加伦甘节(Galungan)和标志着加伦甘节结束的库宁甘节(Kuningan)(2024 年为 2 月 28 日至 3 月 9 日;2025 年为 4 月 23 日至 5 月 3 日)。至于必去的印度教寺庙,巴厘岛的贝萨基寺(Pura Besakih)被称为 "母寺",是阿贡火山山坡上一座拥有 2000 年历史的古迹。Tanah Lot 是巴厘岛的另一座标志性寺庙,因其位于海中一块僻静岩石上的独特位置而闻名。此外,如前所述,普兰巴南(Prambanan)寺庙建筑群供奉印度教三神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nu)和湿婆(Shiva),以其精致的雕刻和宏伟的建筑而闻名。

佛教

佛教也起源于印度,比印度教晚几百年传入印度尼西亚。12世纪到14世纪期间,佛教在斯里维迦耶王朝(位于苏门答腊岛南部)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在此期间,该王国被公认为东南亚最伟大的佛教堡垒。由于通过贸易获得了大量财富,斯里维加亚统治者得以组建军队征服邻近岛屿,将其宗教影响力扩展到爪哇岛,甚至泰国南部和柬埔寨。然而,随着13和 14世纪 伊斯兰教的出现和扩张,这种影响力逐渐减弱。印度尼西亚佛教徒约占总人口的 1%,即近 200 万人。他们包括佛教三个主要分支:上座部、大乘和金刚乘的信徒,其中大部分是华裔,主要集中在雅加达、中爪哇、廖内群岛、万丹、南苏门答腊和西加里曼丹。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是卫塞节庆祝活动。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节日恰逢卫塞月的月圆之夜(2024 年 5 月 23 日;2025 年 5 月 13 日),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一生中的三件大事:出生、死亡和觉醒,即开悟成佛。为纪念这一节日,成千上万的朝拜者聚集在婆罗浮屠寺庙。婆罗浮屠寺庙位于爪哇岛中部,是一座九世纪的建筑奇迹,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是地球上最大的佛教建筑,被改造成一个精神汇聚之地,诵经和冥想在这里交融,气氛令人着迷。

天主教和新教

天主教主要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传入,新教则由荷兰人传入。基督徒(orang kristen)占总人口的 8%。其中三分之二是新教徒,三分之一是天主教徒。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于 1989 年访问了弗洛勒斯岛。华人大部分已皈依基督教。教堂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的巴塔克人、苏拉威西岛的托拉贾人和米纳哈桑人、摩鹿加群岛、新几内亚岛、弗洛勒斯岛、帝汶岛和努沙登加拉岛。您还可以参观雅加达的哥特式大教堂,它是一座前荷兰建筑,紧邻伟大的伊斯提克拉尔清真寺。

儒学

几个世纪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存在于印尼群岛。印尼各大城市都有唐人街和庞大的华人社区。华裔印尼人几乎占总人口的 6%。长期以来,儒教被归类为佛教组织,直到最近才被赋予与五大宗教相同的地位。2000 年 1 月 17 日,儒教成为官方宗教,以示对中国文化的认可。此前,苏哈托总统曾下令禁止儒教。2012 年,棉兰市主办了世界儒教大会,但大会遭到原教旨主义穆斯林团体的破坏。印尼也庆祝中国新年,但比较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