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住房

甚至在创建个人栖息地之前,人类就必须驯服群岛的地理环境,学会在小岛上生活,发展出岛屿生活特有的城市布局。第一步是清理礁石的入口,也就是所谓的 "内鲁"(neru),然后是开辟一个停泊船只的区域,上岛后再修建一条主干道,道路两旁是个人住房和社区建筑。在海岸线上还经常加建 "海滩亭"、会议场所和栈桥。群岛居民建造的房屋总是尊重环境,适应当地的生活条件。即使是最简陋的房屋,也通常建在珊瑚石平台上,以避免直接接触潮气。在较富裕的家庭中,地面可以铺上石膏。框架由木头制成,然后再加上椰子茅草墙,有时还加上木板。屋顶则是用椰子叶铺设而成,椰子叶一层一层地铺在水平的木条上。有时,房屋也用珊瑚石建造。框架由并列的切割石块组成,这些石块可能用石灰砂浆粘合,也可能不用石灰砂浆粘合,还可能加上椰子木梁。日常生活中,室内与室外之间要不断进行对话,因此要有开放的空间,并特别强调门廊和阳台,将其作为舒适、遮阳的接待区。为了安全和卫生起见,厨房和浴室是分开的。房屋的朝向经过精心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阳光直射,降低暴雨的影响。虽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但屋檐也有助于保护房屋。在较大的城镇和村庄,城市规划遵循网格模式,房屋沿着街道整齐排列。大多数情况下,房屋都是用珊瑚石砌成,并有围墙保护,围墙前还有遮阳的前院。您一定会注意到,这些围墙在交叉路口处呈完美的圆形......这是典型的马尔代夫传统,有助于软化城市结构!

清真寺和宫殿

尽管看似不可阻挡的城市扩张导致许多建筑被毁,但群岛仍设法保留了成为其历史象征的建筑:清真寺。清真寺由珊瑚石砌成,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是建造清真寺的石台和木质框架。它们的组织结构也完全相同:清真寺建筑群四周有围墙保护,除清真寺本身外,还包括一个尖塔、一口水井和一个墓地。内部空间按照所谓的hypostyle结构组织,即天花板由柱子支撑的房间。这些柱子可以是木制的,也可以是石制的。祈祷室通常呈长方形。清真寺四周还设有廊庑。而屋顶则由椰子茅草制成......不过如今这种材料通常被粘土瓦片甚至波纹铁皮所取代。如果说这些清真寺被认为是真正的石雕杰作,那首先是因为它们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装饰。当地工匠已经形成了雕刻、模制和釉面装饰的艺术,这可以从精美的雕花木门、装饰丰富的镶边天花板以及带有阿拉伯风格的书法和几何图形相结合图案的柱子上看到。墓地中的墓葬通常也有丰富的雕刻和装饰。在这些最精美的工艺品中,千万不要错过位于哈阿利福环礁上的伊哈旺德胡Ihavandhoo)星期五清真寺(18 世纪)、位于阿利福达鲁环礁上的芬富希(Fenfushi)星期五清真寺(17-18 世纪),尤其是位于马累的星期五清真寺(17 世纪)和开斋节清真寺(19 世纪)。国王和苏丹的宫殿已不复存在......事实上,唯一还存在的宫殿是位于马累的总统府穆莱-阿吉宫(Palais Mulee-Aage),尽管它已被多次截断和改建,但它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其非典型的轮廓借鉴了当时英国人喜欢的殖民地建筑风格:柱廊和长廊、红瓦屋顶与外墙的洁白形成鲜明对比,而外墙本身又因鲜艳的色彩而更显夺目,造型别致的山墙和檐口上还镶嵌着幔帐和凿刻图案。这是城市景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想象未来

自 1972 年第一家度假村建成以来,岛上的大型酒店群不断涌现。虽然许多酒店的建筑风格并不吸引人,但有些酒店却与众不同,例如兰加利岛上的穆拉卡酒店,那里的别墅位于......海下 5.9 米处。为了实现这一壮举,日本制造了一种特殊的丙烯酸玻璃,可以承受水压,无需支撑柱,以免破坏客人的视线!与此同时,许多度假村开始选择更符合海岛传统的可持续建筑。带有茅草屋顶和椰子树叶的平房正在卷土重来,而珊瑚石则被重新引入室内装饰,法里群岛上的帕蒂娜马尔代夫度假村就是如此。在One & Only Reethi Rah,当地工匠使用天然材料(马来西亚木材、柚木、藤条、红木、椰子树等)设计了平房。但只有库达杜度假村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个完全按照可持续建筑原则设计的度假村(使用具有耐气候和耐盐碱特性的雪松木,屋顶的设计可以收集雨水,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但是,无论这些度假村多么具有可持续性,它们对海平面不可阻挡的上升也无能为力,因为海平面上升迫使建筑师们把建筑建在海平面以上的地方。马尔代夫是世界上受全球变暖威胁最大的地区之一,因此一些人已经开始寻找既不寻常又巧妙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些设计师提议将石油平台改建成漂浮城市,为马尔代夫的居民提供住所,让马尔代夫的历史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