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哥伦布时期的艺术

自一亿多年前首次出现人类聚居地以来,秘鲁一直是众多伟大文明的发源地。考古爱好者一定会喜欢安卡什地区塞钦人雕刻的石头、昌昌遗址及其奇穆时代的 9 座城堡。在特鲁希略附近,前印加莫切斯文明留下的精美浮雕装饰着珍贵的礼拜场所。太阳神庙(Huaca del Sol)和月亮神庙(Huaca de la Luna)见证了令人惊叹的艺术造诣。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雷库瓦(Recuay)陶瓷和钦查(Chincha)陶瓷相继问世,并最终形成了拉丁美洲最著名的印加文化遗迹,该文化兴盛于1316世纪。位于库斯科的前科隆比诺艺术博物馆(MAP Museo de Arte Precolombino)追溯了数千年来令人惊叹的审美观。纳斯卡文明于公元前 200 年至公元 800 年间在秘鲁南部发展起来,以刻画在地面上、从空中可以看到的地画、线条和图案而闻名于世。他们带有变形图案的多色陶瓷也非常精美。

和他们一样,印加人也喜欢用几何图案来创造易于辨认的视觉词汇。除了这些诀窍之外,印加人的艺术还充满了宇宙观的意味。在前哥伦布时期的艺术中,女性神灵与月亮有关,男性神灵与太阳有关。其他能唤起当地精神信仰的主题包括与死亡的关系以及作为宇宙调节器的人类祭祀。

在秘鲁定居的印加人后裔继续在库斯科的因卡博物馆 和利马的拉尔博物馆弘扬他们的文化。在这里,45000 件前哥伦布时期的作品追溯了秘鲁文明的兴起,直至印加帝国。

利马学校、库斯科学校

16世纪末,意大利耶稣会士贝尔纳多-比蒂(Bernardo Bitti)来到秘鲁总督辖区,利马画派应运而生,反映了当时流行的西班牙严谨风格。利马画派的灵感来自于苏尔巴兰和其他西班牙绘画大师。首都的主要教堂(如大教堂和圣弗朗西斯科教堂)都拥有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正是在印加帝国的前首都库斯科,绘画艺术经历了最辉煌的繁荣时期。随着美术学院的创建,在比蒂的影响下,西班牙美洲最活跃的艺术运动在这里形成。1718世纪,数以千计的土著和克里奥尔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从库斯科运往拉巴斯、利马和基多。这种贸易成为这座城市的主要财富来源之一。库斯科画派的绘画风格远离西班牙传统,充满了粉红、胖乎乎的人物(大天使是穿着现代服装的朦胧少年)和甜美、阳光的风景,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艺术的写照。圣母第一次与大地之母或 Tierra Madre (Pachamama) 崇拜联系在一起。1650 年,在迭戈-基斯佩-蒂托(Diego Quispe Tito)和安东尼奥-辛基-罗卡(Antonio Sinchi Rocca)等当地艺术家的引领下,巴洛克风潮开始兴起。18世纪,画家们从古典宗教题材转向 "本土 "世界观,其中包括前西班牙时期的符号:圣母们身披绣有本土图案的斗篷,衣着华丽,色彩也追溯到早期文明。这是库斯科画派的顶峰,以镀金装饰作为识别手段也反映了这一点。

19世纪初,库斯科学派失去了其独创性,随后逐渐衰落。

土著主义

1821 年秘鲁宣布独立后,秘鲁艺术将本地人视为外国人。前哥伦布时期的遗产逐渐重新出现,并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 "本土主义 "中达到顶峰。这一趋势影响了秘鲁的现代主义,何塞-萨博加尔(José Sabogal)、卡米洛-布拉斯(Camilo Blas)、朱莉娅-科迪多(Julia Codesido)和埃莱娜-伊兹库(Elena Izcue)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点。它影响了所有创作领域。

马里奥-乌尔特加(1875-1957 年)与何塞-萨博加尔和卡米洛-布拉斯(1903-1986 年)一样,是第一批关注卡哈马卡省土著农民的秘鲁艺术家。1936 年,他成为第一位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接纳的秘鲁画家。他在卡哈马卡的故居是他生活和撰写政治性文章的地方,最近已成为由他的后人管理的博物馆。他的作品遍布秘鲁和世界各地的博物馆。

尽管早逝,豪尔赫-维纳塔-雷诺索(1900-1931 年)还是留下了大量作品。除了作为报刊漫画家的工作外,他还描绘了山区的土著居民和淳朴民风。他的笔触生动,用色大胆,画风幽默。该国大多数博物馆都能欣赏到他的画作。何塞-萨博加尔(José Sabogal,1888-1956 年)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也以严肃的面孔和迷失在安第斯山脉的村庄为特色。萨博加尔致力于展现原住民的现实生活,他在祖先遗产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 "秘鲁"。他的画作记录了秘鲁的千姿百态,向当地人展示了秘鲁鲜为人知的一面。这位真实大师从 1919 年在利马举办的首次展览开始就获得了成功。作为利马美术学校的校长,萨博加尔培养了整整一代秘鲁艺术家,其中包括才华横溢的恩里克-卡米诺-布伦特。

迈向抽象化

以费尔南多-德-西兹洛(Fernando de Szyszlo)为首的秘鲁抽象派,作为一种反抗形式出现,成为民间民族主义的替代品。他复兴了印加艺术遗留下来的几何图案。费尔南多-德-西兹洛(1925-2017 年)是秘鲁抽象艺术的先驱,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借鉴前哥伦布时期意象的红土绘画。他的画风充满了古老的神秘主义色彩,是他那一代人的楷模。作为一位有修养的艺术家,他提出了一种将文学、诗歌和电影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综合艺术形式。这位坚定的艺术家反对极权主义,于 1987 年与朋友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共同创立了自由运动组织(Movimiento Libertad)。

塞武洛-古铁雷斯-阿拉尔孔(Sérvulo Gutiérrez Alarcón,1914-1961 年)被《泰晤士报》誉为 "秘鲁最负盛名的画家",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在阿根廷佩托鲁蒂(Pettoruti)的学徒生涯中对雕塑产生了兴趣。他的雕塑作品《亚马逊》于 1942 年获奖。他对欧洲前卫艺术不屑一顾,通过绘画中的纹理效果,赋予本土艺术以表现主义风格,从而美化了本土艺术的影响。在他职业生涯的末期,他的神秘题材使他从根本上接近野兽派。

摄影和它的伟大名字

摄影师马丁-尚比(Martín Chambi)1881 年出生于科阿扎(普诺)的一个农民家庭。1920 年,他在阿雷基帕定居,自幼学习摄影。马丁-尚比(Martín Chambi)探索光线的变化和肖像的摆放。他对待模特的方式很特别,既谦逊又注重他们的个性,这使他的工作室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作为一名坚定的摄影记者,他正在帮助提高人们对土著人民文化特性的认识。在库斯科的印加图帕克-尤潘基宫(Palacio del Inca Tupac Yupanqui),有一个由丰业银行资助的画廊,收藏着他的一些摄影作品。

马里奥-特斯蒂诺是利马一个大家庭的长子,1976 年前往伦敦碰运气。他的才华使他很快跻身时尚摄影界的前沿,并在《Vogue》和《Vanity Fair》等著名杂志上发表作品。在利马的巴兰科区有一座专门纪念他的博物馆:马里奥-特斯蒂诺博物馆(MATE Museo Mario Testino)。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莫菲-希门尼斯的肖像摄影作品审视了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他的作品介于虚构和现实之间,更接近古典绘画。他出生于 1974 年,曾在世界各地举办过展览。

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民间传统。土著神话让当代艺术家得以表达现代社会的焦虑。这些作品加剧了人们的恐惧、蔑视和攻击等情绪。秘鲁的大众文化被视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Angel Chavez 及其天真的土著绘画、Kukuli Velarde 及其陶瓷雕塑、Christian Bendayan 及其对消费主义社会的批判等艺术家的作品都值得一提。

秘鲁画家兼雕塑家维克多-德尔芬出生于 1927 年,他以动物(通常是鸟或马)为题材的感性作品闻名于世。1965 年,他搬到巴兰科,探索材料的多样性(木材、金属、织物),但从未远离他的前哥伦布根源。他创作了利马最受人钦佩的雕塑--矗立在米拉弗洛雷斯爱情公园的纪念碑式作品El Beso。他在巴兰科的房子已被改建成博物馆,名为 Casa Taller Delfín。

在利马的 Barranco 区,有几家小型画廊展出当代艺术,包括 80 m²、Wu 和 Lucia de la Puente。在利马的当代艺术博物馆(MAC)或由两位艺术家经营的 Espacio Los únicos 等地下场所也能找到当代艺术。米拉弗洛雷斯(Miraflores)有几个值得一去的地方:El Ojo Ajeno 画廊(Centro de la imagen),专门展出秘鲁和其他地方的当代摄影作品;里卡多-帕尔马文化中心(Centro Cultural Ricardo Palma)的免费展览;以及路易斯-米罗-克萨达-加兰市政厅画廊(Sala Luis Miro Quesada Garland)。

在利马,巴兰科的街头艺术

在这个濒临太平洋的地区中心,在殖民时期的豪宅和色彩斑斓的小房子之间,艺术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在巴兰科,涂鸦和壁画以一种别致的波波精神蓬勃发展。这些涂鸦和壁画遍布各处,传达着各种信息,通常是政治性的。在建筑物的墙壁上、私人住宅、酒吧或隧道的墙壁上,你不需要破译,就可以欣赏到这些大量的涂鸦和壁画。然而,在 2015 年,现任市长将这个微型村庄的许多壁画涂上了黄色油漆。为什么?官方说法是为了维护利马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位。非官方原因是,人们表达的愤怒令人不安。为了平息怒火,市长组织了一场名为 "Las Paredes Hablan"(墙壁会说话)的比赛,帮助规范街头艺术。为此绘制的新壁画标志着利马在文化遗产背景下城市艺术的复兴。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国际艺术家也参与了第二代涂鸦艺术的创作。当您漫步在巴兰科的街道上时,推开画廊的大门。在里面,你会发现一种可以带回家的街头艺术 形式!Jade Riveira 博物馆画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