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尽管有项目贷款(2022-2023 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0%)、国际援助(2022-2023 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4%),而且自 1964 年独立以来没有发生过冲突,马拉维仍是世界上第三大最贫穷的国家。2023 年,马拉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482 美元。尽管从 1980 年到 1990 年,马拉维实施了国际金融机构倡导的经济政策(结构调整方案、减贫战略),主要侧重于刺激私营部门、贸易自由化、公营企业私有化和税收制度合理化,但马拉维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例如,只有 15%的居民用上了电。这种混乱的局面有时会导致示威游行,如 2011 年,电力、汽油等短缺和紧缩经济政策(以及其他不满情绪)引发了全国骚乱(骚乱最严重时有 18 人丧生)。
接二连三的全球危机(科维德-19、乌克兰战争、2022 年 2 月的 "阿达 "旋风和 2023 年的 "弗雷迪 "旋风)使公共财政状况恶化,导致债务激增,而高赤字又助长了债务的增加。2015 年至 2019 年期间,经济增长率保持良好(约 3.5%)。2020 年,经济增长率为 0.9%,而健康危机爆发前的预测为 7%。2021 年,得益于农业部门的良好数据,经济复苏出现温和反弹(2%),2022 年再次放缓至 0.8%,2023 年再次上升至 2%。根据预测,2024 年的增长率将略有加快,达到 3.2%至 3.5%。考虑到人口的快速增长(每年+3%),这一增长率仍然不足。
马拉维仍被列为最不发达国家(LDC),并受益于重债穷国(HIPC)倡议,该倡议由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起和支持,旨在使相关国家的债务更具可持续性。该国的结构性问题(基础设施不足或根本不存在、不利于经商的气候、低技能劳动力、腐败等)、环境问题(森林砍伐、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等)和地理问题(地处内陆,运输成本高昂等)阻碍了其经济发展。尽管采取了一些谨慎的举措,如增加研发预算,但该国在许多领域仍极为依赖外部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双边援助、非政府组织等)。2013 年发生挪用公款的 "现金门 "丑闻后,世界银行的活动从 2016 年起逐渐恢复正常,目前包括约三十个项目,价值超过 21 亿美元。在地区层面,存在贸易逆差的马拉维与南非和津巴布韦签署了经济合作协议。这两个国家是马拉维产品(主要是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此外还有莫桑比克、美国和一些欧盟国家(比利时、荷兰、德国等)。马拉维从南非、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荷兰,尤其是从俄罗斯进口食品、药品、消费品和谷物,俄罗斯是马拉维第二大谷物供应国(占 2019 年谷物进口的 20%)。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谷物和农业投入价格飞涨,威胁到该国的粮食安全。由于缺乏外汇,马拉维在为燃料等战略进口品融资方面遇到了重大困难。目前正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讨论制定新的融资方案,以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短缺。
农业,经济的支柱
通过几个数字,您可以了解农业在马拉维的重要性:90% 的马拉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75%以上)或多或少直接以粮食作物(木薯、豆类、大米、花生等)为生。农业部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占出口收入的 80%,但却严重缺乏资源,首先是灌溉系统。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因此产量不高,主要是家庭农业和雨水灌溉农业,受季节影响很大,依赖于变化无常的天气。黄金、烟草、茶叶和甘蔗是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棉花、咖啡、玉米、马铃薯和高粱等作物也有出口,但数量较少。此外,加工厂(烟草、甘蔗、茶叶)为业主创造了就业机会和可观的收入。茶叶主要种植在马拉维南部的 Thyolo 和 Mulanje 种植园;年产量约为 50,000 吨,使马拉维成为非洲第二大茶叶生产国。甘蔗种植在该国中部(德旺瓦)和南部(恩查洛)的大型庄园中。国有的马拉维糖业公司(SUCOMA)和德旺瓦糖业公司(DWASCO)成立于 20 世纪 60 和 70 年代,在上世纪后半叶实现了私有化,现为南非 Illovo 糖业集团公司所有。在政府和一些捐助者(非洲开发银行、欧盟等)的鼓励下,Illovo 正在增加蔗糖产量,特别是通过扩大甘蔗种植园的规模,以减少该国对烟草出口(占出口总额的 60%)的依赖,因为烟草出口极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然而,将这些大型庄园扩展到邻近小农户的土地上并非没有矛盾。在第一产业中,我们还应该提到渔业:该国湖泊(首先是马拉维湖)中的鱼类既是当地居民的蛋白质来源,也是他们的收入来源。干鱼也出口到邻国。林业和森工是重要的活动,尤其是在就业方面,但该部门面临着反复出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当地人非法伐木和生产木炭、破坏生物多样性等)。采掘业包括澳大利亚-南非财团在 Karonga 附近经营的铀矿和 Mzimba 地区的煤矿。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8.5%多一点,涉及多种行业(水泥、化肥、建筑等),特别是在布兰太尔周围,那里有许多工厂,尤其是食品行业(饼干厂、乳品厂等)。除了加工、包装和提炼农产品的工厂外,法国卡斯特集团(主要生产和销售酒精饮料--马拉维杜松子酒、嘉士伯......- 以及非酒精饮料 - 可口可乐、芬达- )、当地制药公司(生产适应马拉维市场的小型药品)和国家电力公司(ESCOM),后者经营着希尔大坝和水电站,供应马拉维几乎所有的电力。
第三产业
目前,服务业占马拉维国内生产总值的 52% 多一点。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但表现不佳且缺乏基础设施(2023 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8%,提供了全国约 4% 的就业机会),是政府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自 2024 年 2 月起,为增加游客数量并鼓励未来投资者,马拉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外国人入境提供便利,包括取消包括法国在内的 79 个国家的签证,并签署了直飞马拉维的协议。马拉维传统上以盎格鲁-撒克逊和南非游客为目标,现在正努力使其客户多样化。马拉维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游客人数增加到每年 150 万人。目前,马拉维每年接待约 60 万游客,创收 6500 万美元。
其他著名的第三产业服务包括零售、教育、运输(如马拉维国家航空公司)、医疗服务、电信(如 Airtel、Access Communications Limited 和 TNM 电话公司)和银行业。最后,我们应该提到马拉维最有实力的上市公司--Press Corporation PLC,这是一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控股公司,拥有众多公司的股份:Castel Malawi、Puma Malawi Limited(一家在全国各地拥有加油站的石油公司)、TNM、马拉维国家银行、Maldeco Fisheries(一家位于曼戈奇的工业捕鱼公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