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de Croatie
这个低调的国家有着多姿多彩的历史。从最初的伊利里亚人到大同世界,从拜占庭帝国到中世纪,从第一代克罗地亚国王到邻国的帝国主义欲望加上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克罗地亚不得不为维护自己的主权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极右的极端民族主义政党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庇护下上台执政。在塞尔维亚保皇党游击战和各方极端主义的背景下,反法西斯抵抗运动被粉碎。战后,南斯拉夫各共和国奉行苏维埃集体主义。铁托元帅的逝世粉碎了联盟国家,使该地区陷入战争(1991 年和 2001 年)。随后,1991 年 6 月宣布独立的克罗地亚向民主和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这个年轻的共和国得到了欧洲的支持,并于 2013 年 7 月加入欧洲。
请看与此文件相关的前10名。 Personnages historiques
900 av. J.-C. - 400 av. J.-C
第一批定居点
伊利安人,然后是来自喀尔巴阡山脉北部的部落和凯尔特人,来到了今天的克罗地亚领土。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希腊人在亚得里亚海上航行,并在群岛和海岸上建立了定居点。
168 av. J.-C
第三次伊利里亚战争
罗马人与伊利里亚人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军事行动区(希斯特里亚、利布尔尼亚、达尔马提亚)发生冲突。
229 av. J.-C
罗马的统治
帝国在亚得里亚海的征服开始了。
1er mai 305
戴克里先退位
这位罗马皇帝离开罗马后,在他的故乡达尔马提亚度过了余生。公元 295 年,他在斯普利特建造了一座坚固的宫殿。
Fin IVe siècle ap. J.-C
古代晚期
今天的克罗地亚领土见证了古罗马文明的崩溃,随后是拜占庭帝国主导的地区的辉煌时期,拜占庭帝国用极好的宗教纪念物装饰了它。
Début du IXe siècle
中世纪晚期
日耳曼人入侵后,斯拉夫海盗摧毁了西帕尔村(伊斯特拉),直接反对东罗马皇帝巴西尔一世的权威。后来,他成功地将其与拜占庭达尔马提亚统一起来。
812
亚琛条约
在中世纪早期,查理曼大帝统治着西方基督教的大片地区。根据该条约,伊利里亚被纳入法兰克帝国,但扎达尔、特罗吉尔和斯普利特这三个城市以及一些亚得里亚海岛屿除外,这些领土领地,直到最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重新划定边界时,仍由意大利方面声称。
925
托米斯拉夫一世,克罗地亚第一任国王
加冕的公爵成为克罗地亚真正的独立统治者。他死后,地区间的纷争和继承权的争夺持续了很长时间,破坏了任何重新统一王国和公国的尝试。氏族战争使拜占庭受益,它重新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亚得里亚海海岸线上的某些城镇。
1102
公约
克罗地亚人接受了匈牙利国王的监护,并签署了这份本应保证国家自治的条约。
1301 -1358
无标题段落
安茹的王子和那不勒斯的国王都在匈牙利-克罗地亚的王位上。安茹的查尔斯打败了威尼斯人。达尔马提亚与王冠相连。
XIIIe siècle
亚得里亚海上的威尼斯共和国
在克罗地亚的领海中获得地盘是13世纪初塞雷尼西马主宰 "世界经济 "的一种方式。它控制了大部分的海岸和大部分的达尔马提亚城邦。在征服了这些岛屿(Korčula, Lastovo, Hvar...)之后,威尼斯加强了与伊斯特拉的联系。普拉、波雷奇和罗维尼等港口城市接受了针对匈牙利人的军事和海上保护,不得不将周围的土地交给教区长,教区长当时被认为是半岛的唯一主人。从14世纪开始,威尼斯共和国通过在克罗地亚海岸线上 "冒险",扩大了其政治、经济和艺术影响。从卡夫塔特、拉古萨(原杜布罗夫尼克)和斯顿到斯普利特、扎达尔、希贝尼克和特罗吉尔,以及主要的群岛(帕格、拉布、奥索尔和克尔克的港口)和伊斯特拉,海上帝国凭借其控制的资源和贸易路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收入来源。殖民化在16至18世纪达到顶峰,留下了有组织的城市化(城墙、防御工事、人行道),教堂、钟楼、修道院、市政厅、市政厅、宫殿等建筑的精致化,以及对美术的明显品味。
1493
奥斯曼帝国威胁的开始
从1493年到1526年,克罗地亚军队经常受到土耳其营队的攻击。他们失去了几个城镇和整个领土的一部分。
29 août 1526
莫哈奇之战
在匈牙利多瑙河的西岸,奥斯曼帝国的武装人员与匈牙利王国的士兵发生冲突。土耳其的这次压倒性胜利预示着奥斯曼帝国、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统治者和特兰西瓦尼亚公国之间对匈牙利的瓜分。
1527
与哈布斯堡家族的个人结合
面对匈牙利的政治无政府状态,务实的克罗地亚诸侯选择了哈布斯堡的斐迪南作为新国王。
1557
克罗地亚议会诞生
奥匈帝国承认的议会--赫尔瓦茨基议会(Hrvatski sabor)在萨格勒布成立,这座城市从未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全国各地和亚得里亚海沿岸都修建了防御工事,而 "边界 "的行政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它允许哈布斯堡领地的代表征收通行权和货物进口税,尤其是土耳其人进口的货物。
1540 - 1707
Uskoks,亚得里亚海的海盗
随着奥匈帝国和威尼斯帝国之间关系的稳定,以维也纳保护的克罗地亚传奇战士命名的 "乌斯科克战争 "爆发了。1537年,土耳其人围攻克利斯(Klis)要塞,乌斯科克人撤退到塞尼(Senj)港,在那里他们建立了另一个坚不可摧的要塞,它仍然支配着尼哈伊山。然后,他们开始对威尼斯的海上航线进行闪电战式的攻击。这些重要的贸易路线也被奥斯曼帝国的船只使用,通常由塞伦尼希玛的舰队保护,自1540年和平以来,塞伦尼希玛的舰队保证了他们的安全通行。 但是,这些流动性很强的海上海盗在他们的小船上组织了名副其实的游击战,对塞伦尼希玛的富有的大帆船造成的损害比对奥斯曼帝国的船只还要大。威尼斯人试图在军事上消灭他们,但乌斯科克人精心策划的战略挫败了所有盟国的反击,导致威尼斯共和国和奥地利于1616年在弗留利侯国发生了公开战争(格拉迪斯卡战争)。最后,在1617年,双方签署了停火协议,乌斯科克人不得不向内陆(卡罗瓦茨地区)撤退。他们的船只被摧毁,这是他们好战传说的结束,即使在1707年发生了最后一次攻击。
1er août 1664
瓦斯瓦尔的和平
哈布斯堡国王利奥波德一世和苏莱曼大帝签署的条约结束了两个帝国之间的敌对行动,同时让奥斯曼人自由支配克罗地亚的部分领土。禁令,佩塔尔-兹林斯基(1621-1671),没有接受这个 "可耻的 "和平条约。克罗地亚总督准备了一场叛乱,由弗兰克斯托-弗兰科潘侯爵协助,他是一个大贵族家庭的最后成员,是一位作家、诗人和政治家。这两个人去了维也纳,打算为他们国家的主权事业辩护。但维也纳军事委员会命令将他们当众斩首。
1667
杜布罗夫尼克地震
地震摧毁了古老的拉古萨,造成数千人死亡,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
12-14 septembre 1683
围攻维也纳的失败
土耳其军队撤退了。在军事上被对手压制,奥斯曼帝国进入了一个停滞期。在最后的奥土战争(1699年)之后,签署了一项和平条约(Sremski Karlowitz),该条约将1664年失去的克罗地亚领土还给了哈布斯堡家族。
Années 1700 - 1750
奥斯曼帝国被彻底击退
此时,奥地利在克罗地亚建立了中央政权。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年)期间,克罗地亚人为玛丽亚-特蕾莎皇后提供了军事支持,玛丽亚-特蕾莎皇后是一位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战略家,被加冕为匈牙利 "国王"、波希米亚和克罗地亚的王后。
1797
威尼斯共和国的灭亡
达尔马提亚和伊斯特拉重归奥地利。
1809 - 1815
拿破仑战争
在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波拿巴政权对克罗地亚的入侵是短暂的,但充满了反响。在两次达尔马提亚战役之后,拿破仑将亚得里亚海南部的属地让给了奥地利,并在1809年建立了伊利里亚省(伊斯特拉、克瓦尔纳、达尔马提亚、科托尔湾)。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奥地利收回了原属于威尼斯的伊斯特拉和达尔马提亚的部分地区。奥匈帝国接管了港口(普拉、里耶卡),铺设了新的道路以连接海上基础设施和首都(维也纳、布达佩斯、萨格勒布),并为其战争武库建造了造船厂。
1842 - 1848
克罗地亚的身份复兴
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帝国主义政权在克罗地亚推行了德国化和意大利化的政策。作为反应,在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所推动的思想争论的背景下,一种浪漫的民族主义感觉诞生了。新一代知识分子(伊利里亚运动)在扬科-德拉斯科维奇伯爵(Karlovac)起草的第一个全面的国家方案之后,致力于将所有领土统一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大伊利里亚。将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达尔马提亚、沃伊纳-克拉伊纳、里耶卡、波斯尼亚和斯洛文尼亚北部的克拉尼卡、施蒂利亚和卡林西亚(现在的奥地利)联合起来,建立了自治政府,并采用克罗地亚语作为官方语言。在1848年震撼欧洲的叛乱的鼓励下,克罗地亚的政治力量投票决定了他们的第一批措施:废除封建制度,统一各地区,选举一个代表大会。但同年,在奥地利革命和奥匈帝国的双重君主制建立后,克罗地亚再次失去了自治权。
1908
新出现的政治分歧
伊利里亚运动失败后,安特-斯塔塞维奇当选为议会议员。他再次呼吁建立一个独立的克罗地亚国家。他的竞争对手斯特罗斯迈耶(波斯尼亚主教)则呼吁南方斯拉夫人与他的民族主义政党联合。其他不支持克罗地亚主权的运动也出现了。在亚得里亚海北部地区,反对克罗地亚统一的人成立了一个亲意大利的自治运动。塞尔维亚人把目光投向了达尔马提亚。但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挫败了塞尔维亚的扩张主义目标。
28 juin 1914
萨拉热窝爆炸案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对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实施的这一双重谋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5 - 1918
流亡中的活动家
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成立了一个南斯拉夫政治家委员会,目的是建立一个共同的南斯拉夫国家。
1920
拉帕洛条约
克罗地亚的重要领土归属于意大利:伊斯特拉、扎达尔及其地区、克雷斯岛、洛希尼岛和拉斯托沃岛。
9 octobre 1934
塞尔维亚亚历山大一世遇刺
塞尔维亚的亚历山大二世在他的南斯拉夫王国中被宣布为亚历山大一世,对所有人实施新宪法。他在马赛被克罗地亚分离主义组织乌斯塔什(Ustaše)的一名马其顿活动分子杀害,乌斯塔什的意思是叛乱分子。这个由安特-帕维利奇领导的极右翼支持独立的政党在暗中酝酿着。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另一个作用。
1941-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4月,德国入侵南斯拉夫。轴心国部队建立了第三帝国的卫星政权。在萨格勒布,权力被委托给了乌斯塔沙党。其领土包括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所有内陆地区,其中伊斯特拉和达尔马提亚的大部分地区被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吞并。对政治反对派(塞族人、克罗地亚共产主义反法西斯分子、犹太人、吉普赛人)实施系统的迫害政策。帕维利奇废除了克罗地亚议会,引入了种族法,开设了驱逐和/或集中营,包括臭名昭著的亚塞诺瓦茨。数以万计的囚犯死在那里。国内政治问题和极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叠加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克罗地亚尤其致命(近30万名受害者)。从1941年夏天开始,克罗地亚的抵抗力量开始组织起来。出现了两个主要的运动:由克罗地亚人约瑟普-布罗兹(Josip Broz)领导的反法西斯游击队,以及由塞尔维亚将军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领导的南斯拉夫王国党(Chetniks)。1943年6月,克罗地亚侯爵成立了一个文职工作人员,成为克罗地亚联邦国家(Federalna Država Hrvatska)。
29 novembre 1945
宣布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成立
铁托元帅负责六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和马其顿)和两个自治区(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
31 janvier 1946
苏联模式到位
宪法》将第二个南斯拉夫组织成一个集体主义极权国家。政权由领袖人物主导。
1948 -1956
不结盟运动
铁托元帅所期望的与苏联的决裂导致了南斯拉夫的经济困难,但它并没有放弃提托主义。在自我管理、权力下放以及放松集体化和计划的基础上,著名的不结盟运动随着《布里欧尼宣言》(1956年7月19日)的发表而在世人眼中确立。它使签署国承诺保护自己免受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处于冷战中的大国的影响。
1971
克罗地亚之春"。
1963年的宪法加强了联邦各州的自治,并为市场经济提供了空间,但战略机构由塞尔维亚主导。1970年,克罗地亚共产党开始公开批评统一主义。它要求进行更多的国家改革,在一个新的人民共和国的框架内实现更多的自治。学生和工人在全国各地举行了大罢工。铁托以暴力镇压和严厉清洗的方式残酷地结束了这场运动。他解散了CP(KPH)的Prokroat部门,并解雇了改革派领导。唯一的让步是在1974年修改了宪法,其中概述了南斯拉夫邦联的轮廓。20年后,当克罗地亚获得独立时,民族主义、反联邦的情绪又回到了政治舞台的前列。
4 mai 1980
铁托之死
随着提斯特时代的结束,联邦的解体使前南斯拉夫陷入了最后的战争(1991-2001年)。
1991 - 2001
南斯拉夫战争
(见下页)
10 décembre 1999
弗朗乔-图德曼逝世
在克罗地亚参加《东南欧稳定公约》之际,总统的去世开创了一个新的政治时代。在 2000 年 1 月的立法选举中,他所代表的右翼保守和民族主义政党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让位于反对党联盟。
7 février 2000
亲欧派出任总统
斯捷潘-梅西奇当选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上任伊始,他与欧盟签署了合作协议。2002 年,克罗地亚申请加入北约。
Été 2004
旅游业重回正轨
法国人和英国人 "重新发现 "了在战争期间游客寥寥无几的克罗地亚。
2005 - 2009
加入欧盟谈判
随着斯捷潘-梅西奇再次当选总统(2005 年 1 月),加入欧盟的谈判开始成形。2009 年,克罗地亚国家结构组织图的出台加速了这些谈判。
Juin-juillet 2009
无标题段落
亚德兰卡-科索尔(Jadranka Kosor,克族民主共同体)接替伊沃-萨纳德(Ivo Sanader),成为首位被任命为总理的女性。
2010
伊沃-约西波维奇,社会民主党主席
伊沃-约西波维奇于 2010 年 1 月 10 日当选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这是他首次带领一个社会民主党在该国执政。伊沃-约西波维奇也是一位欧洲主义者,他正在为克罗地亚加入欧盟进行谈判。
1er juillet 2013
克罗地亚加入欧盟
在关于加入欧洲的全民公决(2012 年 1 月 22 日)中,66%的选票赞成加入欧洲,克罗地亚因此成为拥有 12 名欧洲议会议员的第 28 个成员国。
25 mai 2014
欧洲选举
这次选举的热情不高,只有 25%的克罗地亚选民选出了 11 名欧洲议会议员。
11 janvier 2015
总统选举
保守派的科琳达-格拉巴尔-基塔罗维奇以 50.74% 的选票击败伊沃-约西波维奇,当选为政府首脑。自2011年12月23日以来一直担任总理的佐兰-米兰诺维奇继续留任。
2016
政治危机
年初,在移民危机的背景下,总统任命了民族主义者蒂霍米尔-奥雷什科维奇(Tihomir Orešković)为新总理。6 月,议会通过了一项谴责动议(125 票赞成、15 票反对、2 票弃权),极具争议的总理内阁被推翻。新任总理安德烈-普伦科夫奇是一个较为温和的保守派。他组建了第十四届政府,这是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克民盟)与独立名单之桥(莫斯特)之间的中右翼联盟。
Mai – juin 2017
金融丑闻与左右联盟
在以农业食品巨头Agrokor(占克罗地亚GDP的15%)的财务丑闻为标志的背景下,克罗地亚民主共同体赢得了地方选举,并通过向HNS(中左翼)开放来改变其政府联盟。
2018
世界杯足球赛
克罗地亚队进入了决赛,但在 7 月被法国队击败。在创纪录的旅游旺季的推动下,经济形势更为有利,总理因此留任。政府不断寻求在其最保守的一派与其既定目标(如改革国家教育体系)之间取得平衡。
23-16 mai 2019
欧洲选举
克罗地亚民主联盟(HDZ)的保守派回落(23%的选票),对抗社会民主党人、反腐败法官米斯拉夫-科拉库希奇(Mislav Kolakušić)的名单、反制度的欧洲怀疑论者人盾党、自由中间派、极端保守的即将离任的欧洲议会议员鲁扎-托马希奇(Ruža Tomašić)之间零散的反对。极右翼政党未能赢得一个席位。
21 décembre 2019 - 5 janvier 2020
总统选举
现任总统寻求连任,但在第二轮投票中被左翼候选人佐兰-米拉诺维奇击败,得票率为52.7%。他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总理。
25 février 2020
冠状病毒大流行的开始
萨格勒布确诊首例病例。该国启动了欧洲系统(IPCR)。实施旅行限制、边境管制和关闭、遏制、检疫和筛查活动。
22 mars 2020
萨格勒布发生 5.3 级地震
这次地震是 140 年来震感最强烈的一次,给克罗地亚北部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在首都,至少有 66 座建筑被毁,圣斯蒂芬大教堂南塔的塔顶也被震塌。
10 mars 2022
乌克兰的战争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始于 2022 年 2 月 24 日。一架苏联制造的军用侦察无人机在萨格勒布郊区的一个公园坠毁。安德烈-普伦科夫奇总理对北约空域缺乏反应表示遗憾,并呼吁成员国之间 "加强合作"。2022 年春季,他的政府将发放财政援助(660 亿欧元公共资金),以欢迎乌克兰难民,并应对能源价格和农业食品行业的上涨。
9 avril 2022
解除旅行限制
欧盟公民不再需要 Covid 数字欧盟证书。不再需要健康合格证和/或阴性 PCR 或抗原检测结果。在2022年夏季结束时,克罗地亚境内的游客人数达到1400万,高于大流行之前的记录数字*。
* 克罗地亚记录在案的疾病病例总数:1,265,075 例,17,652 例死亡(2023 年 1 月初的数字)。
26 juillet 2022
佩列沙茨大桥投入使用
一座巨大的斜拉桥(长 2.4 公里,高 55 米,四车道)向公路使用者开放。它横跨马里-斯通海湾,将半岛与内乌姆以北的克罗地亚海岸连接起来,避免了通过波黑的必要。
1er janvier 2023
向申根地区开放,加入欧元区
今年早些时候,克罗地亚加入了申根区。同时,该国成为欧元区的成员,从而受益于共同货币的全面使用。
2024-2025
2024 年和 2025 年为选举年!
2024 年 4 月,克罗地亚举行了议会选举,总理党(克族民主共同体)领导的联盟虽然输给了社会民主党(社民党),但最终胜出。2025 年 1 月初,现任总统佐兰-米拉诺维奇与社会民主党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