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的第七艺术
卢旺达人,甚至是农村地区的卢旺达人,越来越被用基尼亚卢旺达语拍摄的本土电影所吸引。以前在卢旺达很受欢迎的尼日利亚和坦桑尼亚电影正在失去观众。尽管影片质量不尽如人意,但导演和演员的表现都不错。该行业现在还吸引了制片人兼导演。其中包括 Théogène Bizimana,他的电影《Inzozi》(梦想)于 2012 年 3 月获得卢旺达最佳电影奖。据负责推广卢旺达电影的伊诺森-乌维通泽(Innocent Uwitonze)介绍,这些电影在农村地区非常受欢迎,因为那里的大多数人只会说基尼亚卢旺达语。以卢旺达文化为题材的影片似乎最受欢迎,尤其是涉及爱情、家庭内部冲突和卢旺达信仰的影片。近年来,卢旺达电影界崛起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电影人,包括亚历山大-西博马纳(Alexandre Sibomana)、普普内-塞松加(Poupoune Sesonga)、恩戈马-尼林克瓦亚(Ngoma Nyirinkwaya)、塞缪尔-伊西姆韦-卡雷芒金戈(Samuel Ishimwe Karemangingo)、玛丽-克莱芒廷-杜萨贝琼博(Marie-Clémentine Dusabejambo)、让-吕克-哈比亚里马纳(Jean-Luc Habyarimana)......在柏林国际电影节(2018 年)上,一部卢旺达电影首次上映:由塞缪尔-伊西姆韦-卡雷芒金戈(Samuel Ishimwe Karemangingo,生于 1991 年)执导的《伊姆弗拉》(Imfura)获得了评审团奖。同年,若埃尔-卡雷克齐(Joël Karekezi)执导的法国-比利时-卢旺达合拍片《丛林之恋》(La Miséricorde de la jungle)在多伦多电影节和那慕尔国际法语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最近,Myriam Uwiragiye Birara 于 2023 年执导的《新娘》 、Richard Mugwaneza 执导的纪录片《梦幻舞台》 和 2025 年 2 月在柏林电影节上放映的《泰坦尼克号世界中的小动物 》都见证了卢旺达电影日益增长的活力。
国际
卢旺达的历史和它的种族灭绝引起了许多国际电影。其中许多影片是根据有时带有偏见或不完整的文件制作的,因为这些文件是在种族灭绝发生后编写的,并不总是具备必要的历史知识。在这个电影目录中,让我们提一下:尼克-休斯的《100天》(2001年),在基布耶的绝妙风景中拍摄;特里-乔治的《卢旺达饭店》(2004年),由唐-契德尔、华金-菲尼克斯、尼克-诺尔特合作;拉乌尔-佩克的《四月有时》(2004年);纪录片《杀光他们!(卢旺达:一场不重要的种族灭绝的故事)(2004年),迈克尔-卡顿-琼斯的《射犬》(2005年),这可能是最准确地记录种族灭绝之前和期间气氛的电影,《与魔鬼握手》(2006年),罗伯特-法夫罗的《基加利的黎明》(2006年),阿兰-塔斯马的《绿松石行动》(2007年),菲利普-范-利乌的《上帝在旅行中的日子》(2010年)以及索尼娅的纪录片《卢旺达:从混乱到奇迹》,由索尼娅-罗兰与让-克里斯托夫-西利亚克共同编写(2014)。最近,我们注意到《Petit pays》(2020年)这部作品,是由Éric Barbier改编的Gaël Faye的小说,完全在卢旺达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