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的危险

乍得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主要位于该国南部的多巴盆地。石油开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世界银行的支持,世界银行希望乍得成为消除著名的 "黑金诅咒 "的教科书式案例。它正在对土壤、空气和水源储备造成严重污染,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虽然油井历来由西方公司运营,但中国公司最近也参与其中,而且对环境标准的要求更低。2013 年,乍得政府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违反环境标准而将其停职。这家亚洲巨头为了降低成本,在自然环境中挖掘巨大的壕沟倾倒原油。该石油公司被罚款 12 亿美元。然而就在同一年,政府宣布打算进一步提高石油产量......

干旱和荒漠化

乍得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五十年来,降雨量曲线一直在急剧下降,而温度曲线却在不断上升。现在,乍得的降雨量比 20 世纪 70 年代减少了 50%。过去持续 5 个月的雨季现在只有 7 月到 9 月的 3 个月。

干旱期越来越长,强度越来越大,其后果已经显现。乍得已经成为荒漠化现象的受害者:土壤退化变成沙漠。沙漠每年向前推进约 3 公里。

乍得湖是这场斗争的象征。乍得湖是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共有的一个巨大湖泊,面积几乎占整个大陆的 8%!然而,这个庞然大物却在像石头一样不断缩小。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乍得湖的湖面面积甚至减少了 10:从原来的 25,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 2,500平方公里。因此,湖水的盐度迅速上升,威胁着生活在这里的物种,其中许多濒临灭绝。

对人类的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这四个国家有 2000 多万人以湖水为生。更不用说乍得的其他人口了,其中 80% 的人靠自给农作为生,而由于干旱,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拮据。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已经开始,被沙漠驱赶的北部人口正大规模迁往该国南部。

绿色长城

2007 年,"绿色长城 "项目应运而生:一堵植被墙从西向东横跨非洲,旨在阻止沙漠的蔓延。这个想法诞生于世纪之交在乍得举行的一次关于遏制荒漠化的国际峰会。此后,包括乍得在内的 11 个国家成立了泛非绿色长城机构。

这道宽 15 公里的长城旨在通过改善粮食安全、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振兴生物多样性和遏制气候变化的影响,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然而,该计划启动 15 年后,项目进展却不足 20%。

尽管仍需做出重大努力,乍得还是为该项目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 2016 年到 2019 年,该国将种植约 200 万棵树,作为抵御沙漠的屏障。这些树木主要是金合欢,乍得历史上从未种植过这一树种。然而,它却能提供著名的阿拉伯树胶,深受食品和化妆品行业的喜爱。这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乍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阿拉伯树胶生产国。

自然遗址

乍得拥有大量保护区,面积约占全国的 20%。乍得有四个国家公园。然而,尽管它们受到保护,却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例如,南部的曼达国家公园就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太多的牧羊人在那里放牧,破坏了植被,而偷猎则减少了动物的数量。德比羚羊(Taurotragus derbianus)这种威风凛凛的羚羊甚至已经消失,而这正是建立该公园的初衷。尽管如此,该公园仍是许多物种的家园,包括旱季的狮子。曼达国家公园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当局现在看到了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

扎库马国家公园是该国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公园,但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内战期间,一直被忽视。1989 年以来,在欧盟的大力支持下,扎库马国家公园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复工程。除了修复工程对旅游业和经济的重要性之外,该公园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一些极为罕见。例如,科尔多凡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 antiquorum)是长颈鹿的一个亚种,濒临灭绝。公园里的大象则受到政府的特别保护。虽然象牙贸易和猎杀大象都被正式禁止,但偷猎行为仍在继续。公园内对大象的保护取得成功的一个标志是:2018 年,扎库马公园内的大象数量出现了十年来的首次增长。

国家公园远非乍得唯一的自然保护区。阿尔凯三角洲是撒哈拉最大的三角洲之一。这个名字指的是洪水泛滥时水流汇集的盆地,形成被悬崖峭壁包围的湿地,这是沙漠的典型特征。Archeï guelta 是名副其实的绿洲,是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其中包括神秘的沙漠鳄鱼(Crocodylus suchus)。巴奇凯莱三角洲(Bachikélé guelta)和代利三角洲(Déli guelta)等其他三角洲也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可供游客参观。

另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北部的乌尼安加湖(Ounianga lakes)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 18 个湖泊是撒哈拉最大的湖泊群,是无垠沙地上的一抹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