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d'Hongrie

匈牙利的起源可追溯到 896 年左右由阿帕德率领的中亚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对喀尔巴阡山盆地的征服。1000 年,随着斯蒂芬一世的基督教加冕,匈牙利王国建立。在中世纪,匈牙利仍然是一个受神圣罗马帝国影响的独立王国,但先后在 1241-1242 年和16世纪遭到蒙古人和奥斯曼人的严重入侵。在失去奥斯曼帝国的部分领土后,匈牙利王室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并与其帝国合并。1867 年,一项协议建立了二元君主制:匈牙利和奥地利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但共享同一个皇帝和某些机构。二十世纪,匈牙利因《特里亚侬条约》(1920 年)而被分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期受苏联影响的共产主义时期。1989 年后,匈牙利开始民主转型,并于 2004 年加入欧盟。

Ier siècle av. J.-C.

潘诺尼亚的埃拉维斯家族

多瑙河右岸,布达佩斯的盖勒特山周围,居住着凯尔特人埃拉维克族和其他古代民族(斯基泰人、色雷斯人、伊利里亚人)。喀尔巴阡山盆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交汇点。

20 apr. J.-C.

罗马人的到来和阿金库姆的建立

罗马人在多瑙河右岸的阿金库姆(今奥布达)建立了一个军营。他们还在左岸建立了 Transaquincum 和 Contra-Aquincum。该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战略要地,并开始享有持久的繁荣。

103–107

特拉杨时期的潘诺尼亚分区

特拉扬皇帝将该省分为上潘诺尼亚和下潘诺尼亚。阿金库姆成为下潘诺尼亚的首府。阿拉博纳(Győr)最初被用作边界。罗马人加快了发展步伐:道路、温泉浴场、暖气别墅、商店和显著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展。

167–180

马尔库斯-奥勒留统治时期的蛮族入侵

在马库斯-奥勒留统治时期,野蛮人的攻击有所增加。阿金库姆数次遭到破坏。尽管该城因其闻名遐迩的浴场和位于罗马莱姆斯的战略要地而依然重要,但罗马的稳定却受到了威胁。

Vers 406

阿昆库姆落入匈奴之手

来自中亚的匈奴人先后征服了佩斯和阿金库姆。他们的首领阿提拉统治着一个庞大的帝国,但在他死后,帝国四分五裂。日耳曼部落重新占领了这片领土,标志着罗马时代的结束。

520

伦巴第人在奥布达定居

继汪达尔人、萨尔马特人和奥斯特罗哥特人之后,伦巴第人也在Óbuda 定居。然而,他们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因为阿瓦尔人在 570 年掌权。他们建立了一个持久的帝国并定居下来。

791–796

阿瓦尔帝国的衰落

查理曼对阿瓦尔人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行动。面对法兰克军队和保加利亚人的进攻,他们的帝国崩溃了。在马扎尔人到来之前,法兰克人、摩拉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在阿金库姆的废墟上共存。

Fin du IXe siècle

马扎尔人抵达喀尔巴阡山盆地

在阿尔帕德(Árpád)和库尔桑(Kurszán)的带领下,七个马扎尔部落离开欧亚大草原,来到喀尔巴阡山盆地定居,逃离彼切涅格人的统治,寻找新的土地。他们在 800 年代末永久定居,阿尔帕德定居在塞佩尔岛,库尔桑定居在奥布达。这次移民标志着中世纪匈牙利的开始。

972–997

盖扎发起国家基督教化

阿尔帕德的曾孙盖扎向西方基督教王国开放并接受了洗礼。他授权建立宗教使团,从而为领土的宗教和政治统一铺平了道路,启动了匈牙利封建国家的形成过程,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结构保持一致。

1er janvier 1001

基督教国王斯蒂芬一世加冕礼

斯蒂芬一世是盖扎王子的儿子,在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的支持下,他于 1001 年 1 月1 日加冕为国王,教皇为他戴上了匈牙利的神圣王冠,这顶王冠从此成为匈牙利王室的主要象征。斯蒂芬加冕后,匈牙利正式成为西方基督教王国。他强制推行天主教信仰,建立了十个教区,并建立了有组织的神职人员队伍,从而巩固了他对仍有部分异教徒的马扎尔部落的中央权力。他在塞克斯费赫尔瓦尔(Székesfehérvár)建立了自己的主要居所,这个小镇成为了王国的宗教和政治中心,未来国王的加冕礼和葬礼都将在这里举行。

1172–1196

贝拉三世将宫廷带回奥布达

在贝拉三世统治时期,王室在几个权力中心之间游走了一个世纪后,在奥布达定居下来,重新恢复了稳定。贝拉三世对王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和文化强化。他借鉴西方模式,特别是卡佩王朝国王的模式,创建了一个结构严谨的王室总理府,标志着对西方习俗和制度的采纳。贝拉三世还下令用拉丁语编写第一部皇家编年史,标志着官方史学的开始。

Début du XIIIe siècle

由于外国商人的帮助,害虫数量不断增加

在此之前,佩斯一直是一个小城镇,但随着犹太商人和德国商人的到来,佩斯的经济活动日趋活跃。他们的到来促进了多瑙河左岸的经济活动。然而,这种城市发展仍然很脆弱,二十年后蒙古人的入侵使其戛然而止。

Mars 1241

蒙古入侵,佩斯和Óbuda遭到破坏

巴图汗的蒙古军队入侵匈牙利,摧毁了佩斯。由于多瑙河春季泛滥,奥布达暂时幸免于难,但在 1242 年,结冰的河水让蒙古人得以渡河。匈牙利遭到了蹂躏:城镇被夷为平地,人口被屠杀,国家结构被打乱。

Après 1242

重建和巩固王国

蒙古人肆虐之后,人们往往在国王邀请的日耳曼人的帮助下建造防御工事。贝拉四世给予新居民特权。也是在这个时候,随蒙古人而来的突厥人库曼人被允许留在匈牙利。他们逐渐被同化,在 "Kunság "等地名中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1247–1265

贝拉四世时期的布达王宫建造工程

遭到破坏后,贝拉四世启动了一项庞大的重建计划。他在布达山上修建了皇家城堡,使其成为新的王权中心。这次重建标志着一个转折点:国家第一次积极鼓励修建防御工事,并邀请外国定居者重新定居该国。

1286

被匈牙利人击退的鞑靼人回归

蒙古人试图再次入侵,但这次准备充分的匈牙利人成功地击退了他们。加固防御工事和新民族的融合增强了王国的军事和人口复原力。

1301

安德鲁三世逝世,阿尔帕迪亚王朝灭亡

安德鲁三世在没有直接继承人的情况下去世,标志着匈牙利开国王朝的终结。王位继承成为了一个国际性问题,多个外国家族都对王位提出了继承要求,这使得匈牙利进入了一个王朝动荡和封建纷争的时期。

1310

查理一世-安茹当选匈牙利国王

查理一世出身于阿尔帕第家族,在经历了一段继承之争后登上了王位。他的统治开创了匈牙利的安日文王朝。他加强了王权,实行中央集权管理,并通过开发金银矿促进经济发展,使匈牙利成为一个繁荣的王国。

1342–1382

路易一世大帝统治时期

路易一世查理一世的儿子,他奉行雄心勃勃的政策,征服了达尔马提亚,并将波斯尼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收为附庸。1370 年,他还成为波兰国王,统一了两个王室。1367 年,他在佩奇建立了波兰第一所大学。他的统治标志着波兰王国在领土和政治上达到了顶峰。

1387

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即位

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与路易一世的女儿玛丽-安茹(Marie d'Anjou)结婚后,成为匈牙利国王。在他漫长的统治期间,内忧外患不断,但同时也在布达大兴土木。1418 年,他扩建了王宫,使其逐渐成为权力的中心。

Début XVe siècle

布达与佩斯的发展

由于王室的存在和坚固的宫殿提供的安全保障,布达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手工业者。当时布达的人口约为 15000 人,而佩斯只有 10000 人。建筑发生了变化,石头被木材取代。Óbuda("老布达")这个名字指的是以前的罗马遗址 Aquincum,而 "新 "布达则成为了首都。

1456

雅诺什-洪亚迪在 Nándorfehérvár(贝尔格莱德)获胜

特兰西瓦尼亚省省长、民族英雄和杰出的战略家雅诺什-洪雅迪在贝尔格莱德击败了奥斯曼人,阻止了他们向欧洲中心的推进。这次胜利使匈牙利有 70 年的时间免受土耳其的威胁。洪雅迪声望大增,成为王国的摄政王,为他的儿子马蒂亚斯(匈牙利语为 Mátyás)铺平了道路。

1458

15 岁的马尔泰斯-科尔文当选

在经历了血腥的继承权争夺之后,被称为科尔文的马蒂亚斯-洪亚迪当选为国王。年仅 15 岁的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聪明睿智,精通多国语言,是一位精明的战略家,他重组了军队(即著名的 "黑军"),实现了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并在贵族面前加强了君主制,建立了一个强大而有效的君主制国家。

1476

阿拉贡的贝阿特丽斯将文艺复兴引入匈牙利

阿拉贡的贝阿特丽斯嫁给了马蒂亚斯,她带来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国王成为艺术、文学和科学的伟大赞助人。匈牙利宫廷可与欧洲最伟大的宫廷相媲美。里皮(Lippi)和波提切利(Botticelli)等艺术家远道而来与他合作,甚至在佛罗伦萨设立了一个工作室来完成他的委托。

科尔文纳图书馆:文艺复兴时期的瑰宝

在马蒂亚斯-科尔文统治时期,匈牙利建立了欧洲最大的图书馆之一--科尔文图书馆(Bibliotheca Corviniana),拥有 3000 卷手稿。它见证了国王的人文主义和知识影响力。奥斯曼帝国入侵后,该图书馆散失,现在由几个欧洲图书馆共享。

1490

马尔泰斯-柯文之死,黄金时代的终结

马蒂亚斯的去世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拥有强大军队和繁荣文化的匈牙利,在封建野心和奥斯曼帝国日益增长的压力下,进入了一个相对衰落的时代。

1526

匈牙利人在莫哈奇战役中的失败

这场战役由苏莱曼大帝获胜,标志着一个历史转折点。匈牙利军队被击溃,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在试图逃跑时溺水身亡。莫哈奇象征着中世纪匈牙利王国的崩溃,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铺平了道路。基督教欧洲失去了抵抗奥斯曼帝国的重要堡垒。

1541

苏莱曼大帝攻占布达

奥斯曼人利用莫哈奇之后的政治动荡,没有进行太多抵抗就占领了布达。该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驻军和行政中心。这标志着布达作为基督教首都的终结:奥斯曼帝国在此安置了公务员、士兵和伊玛目。在破坏和人口减少的影响下,佩斯和奥布达逐渐衰落。

Deuxième moitié du XVIe siècle

王国的三分法

匈牙利被分为三个实体:在西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着部分领土,维也纳是王权的中心;在中部,奥斯曼帝国占领着布达和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在东部,特兰西瓦尼亚仍然是一个自治领地,有时是土耳其人的附庸,有时与哈布斯堡王朝结盟,这取决于政治形势。

1566

在布达佩斯建造奥斯曼浴场

帕夏-穆斯塔法-索科鲁(Pasha Mustafa Sokollu)发起在被占领的首都修建了多个公共浴场。这些浴场(Rácz、Rudas、Császár、Király)受到伊斯兰传统的启发,并继承了罗马浴场的传统,在文化上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奥斯曼人恢复了自古以来就被遗弃的温泉浴做法。

XVIe–XVIIe siècles

清真寺、尖塔和陵墓

虽然奥斯曼人在此逗留了近 150 年,但除了一些清真寺(特别是在佩奇和锡克洛什)、罕见的尖塔(如埃格尔的尖塔)和陵墓(包括布达佩斯的居尔巴巴陵墓)外,几乎没有其他建筑留存下来。建筑遗产仍然有限,但它见证了占领时期的精神和城市印记。

XVIIe siècle

奥布达的衰落

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曾经是重要的政治和行政中心的奥布达沦为了一个普通的村庄。一波又一波的入侵、屠杀和动荡严重削弱了该镇的实力,直到18世纪哈布斯堡王朝重新征服该镇后,它才重新恢复其重要性。

1686

哈布斯堡王朝收复布达

欧仁-德-萨沃伊率领的哈布斯堡帝国军队趁奥斯曼人在维也纳(1683 年)失败之机,夺回了布达。土耳其人最终被赶了出去。被围攻毁坏的城堡得以重建。奥斯曼帝国时期在建筑和文化上都被抹去:几乎没有留下奥斯曼帝国的痕迹。

1703–1711

费伦茨-拉科茨二世的独立战争

费伦茨-拉科齐二世领导的 1703-1711 年独立战争标志着匈牙利人反抗哈布斯堡统治的一次尝试。1686 年收复布达后,奥地利君主征收重税并施加各种限制,匈牙利人对此日益不满,于是爆发了这场运动。在贵族和部分农民的支持下,拉科茨设法动员了一支军队,并在与帝国军队的战斗中取得了数次胜利。

然而,起义逐渐失去了动力。占领奥地利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起初减缓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反应,但一旦冲突得到解决,维也纳又重新占据了上风。1711 年,《萨特马尔条约》(Treaty of Szatmár)结束了起义:起义者必须放下武器,以换取对匈牙利自由的某些保证。拉科茨拒绝屈服,并流亡国外,在土耳其结束了他的一生。

在此期间,布达佩斯仍被之前冲突留下的破坏所伤痕累累。

1740–1780

奥地利玛丽亚-特雷莎统治时期

奥地利玛丽亚-特蕾莎(1740-1780 年)在匈牙利的统治是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的。她的父亲查理六世(Charles VI)颁布了《务实制裁》(Pragmatic Sanction,1713 年),允许女性继承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包括匈牙利。然而,欧洲多国对她的王位继承权提出异议,引发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 年)。

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力,她求助于匈牙利贵族,并于 1741 年召开了匈牙利国会(国民议会)。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她请求他们的支持,作为交换,她承诺尊重他们的特权。由于这一联盟,她得以稳定统治。

和平之后,玛丽亚-特蕾莎进行了改革,使匈牙利现代化。她改善了行政管理,发展了经济,并通过《教育比率》(Ratio Educationis,1777 年)引入了学校制度。1771 年,她下令重建布达王宫,标志着布达佩斯复兴的开始。她的统治巩固了匈牙利在哈布斯堡帝国中的地位,同时保持了维也纳与匈牙利贵族之间的平衡。

1808

成立害虫美化委员会

随着街道的拓宽、城市布局的重新设计以及维也纳风格公共建筑的兴建,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

1825-1848

伊什特万-塞切尼领导下的现代化改革

这是匈牙利复兴和布达佩斯及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由被誉为 "最伟大的匈牙利人 "的伊什特万-塞切尼伯爵领导。他负责创建了匈牙利科学院,修建了城堡下的隧道和链桥(连接佩斯和布达的第一座永久性桥梁)。

1830-1848

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匈牙利革命

1830 年至 1848 年间,匈牙利民族主义持续高涨,政治动荡日益加剧。匈牙利精英要求从维也纳获得更大的自治权,而佩斯城则成为自由主义和民族诉求的神经中枢。1848 年 3 月,在欧洲革命的背景下,匈牙利发生了叛乱。民族诗人桑多尔-裴多菲(Sándor Petőfi)发表了 "十二点 "宣言,这是一份要求公民自由、民族独立和重大政治改革的标志性宣言。这场革命使匈牙利获得了临时宪法自治。然而,这一进步引起了奥地利帝国的反应,迫使克罗地亚禁军耶拉契奇进攻匈牙利,从而引发了一场独立战争。

1847-1848

通往自由之路

从塞纳广场到国家博物馆,裴多菲和他的同伴们在 1848 年走过的反对派议员路线成为了民族斗争的象征。这条路线已作为爱国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进入匈牙利人的记忆。

1849

奥俄镇压

哈布斯堡王朝和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联盟粉碎了叛乱。一支 20 万人的军队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在维拉戈斯(今罗马尼亚)击败了叛军。镇压是严厉的,开启了日耳曼化和中央集权的新阶段。

1867

奥匈妥协

1867 年的《奥匈妥协协议》是奥地利帝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随后奥地利帝国转变为一个二元君主制国家:奥匈帝国。面对匈牙利上层人士的不断要求,以及奥地利在 1866 年被普鲁士击败而加剧的政治脆弱性,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同意承认匈牙利王国的自治权。这一妥协建立了一个双重组织:一方面是与奥地利领土相对应的西斯莱塔尼亚,另一方面是与匈牙利相对应的外莱塔尼亚。现在,帝国的每一半都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

然而,为了保持帝国的统一,两个实体仍有三个共同的部门:战争部、财政部(与共同事务有关)和外交部。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的经济合作受每十年更新一次的协议制约。这一制度使匈牙利重新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自治权,同时仍然是哈布斯堡帝国集团的一部分。

1867 年 6 月 8 日,弗朗茨-约瑟夫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即茜茜公主)在布达的马蒂亚斯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加冕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为了表示感谢,匈牙利贵族为他们提供了戈多城堡(Gödöllő Castle),这也成为了皇后最喜欢的下榻之地之一。

虽然这一妥协长期缓解了维也纳和布达佩斯之间的紧张关系,但并没有解决帝国内其他民族的问题。斯拉夫人尤其感到被这种两极安排边缘化了,这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造成了沮丧和政治不稳定的气氛。

1873

布达、佩斯和奥布达的正式统一

1873 年 1 月1 日,《统一法》规定布达、佩斯和奥布达行政合并,布达佩斯成为匈牙利的统一首都。这一决定结束了 1867 年实行的效率低下的双重首都制度。

Fin XIXe siècle

经济繁荣与城市转型

工业革命加速了匈牙利的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了两倍,城市人口从占总人口的 10%增至近三分之一。布达佩斯的人口接近 100 万,并迅速实现了现代化:建成了充满活力的犹太区和工人阶级郊区;利波特瓦罗斯成为行政中心;并建造了标志性的基础设施,包括多瑙河上的多座桥梁、国家歌剧院、圣斯蒂芬大教堂、匈牙利议会和自由广场。

1896

布达佩斯千年庆典盛况空前

纪念马扎尔部落抵达喀尔巴阡山盆地一千周年的庆祝活动标志着现代匈牙利的奠基时刻。

由于专门的法律保证了资金和组织,布达佩斯受益于象征着国家力量和自豪感的一系列著名建筑:匈牙利装饰艺术博物馆、美术博物馆、Műcsarnok(展览中心)、Ferenc József大桥(现自由大桥)。

这一重大城市项目还包括欧洲大陆第一条地下地铁线(M1 号线)的开通,该地铁线沿 Andrássy 大街运行。瓦罗斯利盖特公园的金达胡尼亚德城堡和城堡山上的渔民堡垒的翻新,都体现了匈牙利民族建筑的复兴。这一事件将布达佩斯推向了顶峰,体现了匈牙利的繁荣和奥匈帝国的骄傲。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匈牙利站在奥匈帝国一边,遭受了战争的灾难性后果:军事失败、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革命运动的兴起。

1918 年,桑多尔-韦克尔(Sándor Wekerle)政府辞职,独立党和 1848 党的代表人物米哈伊-卡洛里(Mihály Károlyi)让位。他宣布成立匈牙利民主共和国,并在布达佩斯的阿斯托里亚酒店成立了议会。

1919-1920

议会共和国和共产主义插曲

在混乱和外部压力的背景下,米哈伊-卡洛里(Mihály Károlyi)将其政党与共产党合并。贝拉-昆(Béla Kun)受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掌权并建立了议会共和国,这是一个专制的共产主义政权。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红色恐怖、对反对者的暴力镇压、严重的政治激进化、潜伏的内战以及与小协约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国际紧张关系。罗马尼亚和捷克的军事干预占领了布达佩斯,推翻了贝拉-昆(Béla Kun)的统治,从而导致了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垮台。

在久拉-安德拉西(1867 年妥协派的儿子),尤其是前奥匈帝国舰队司令米克洛什-霍西(Miklós Horthy)的领导下,组织了反布尔什维克抵抗运动。

贝拉-昆(Béla Kun)的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垮台,与其说是内部反革命造成的,不如说是占领布达佩斯的罗马尼亚和捷克军队的干预造成的。

在短暂的罗马尼亚占领之后,1920 年的选举使米克洛什-霍西(Miklós Horthy)成为匈牙利王国的摄政王(王位仍然正式空缺)。
红色恐怖之后是白色恐怖,包括政治迫害、大清洗和追捕共产党人。

4 juin 1920

特里亚侬条约

1920 年 6 月 4 日在凡尔赛大特里亚侬宫签署的《特里亚侬条约》决定了匈牙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奥匈帝国解体后的命运。该条约由协约国强加,从根本上重新划定了匈牙利的边界,在战胜国看来,匈牙利现在要对自己衰落的帝国命运负全部责任。

根据该条约,匈牙利失去了约 72% 的历史领土和 60% 以上的人口。约 330 万匈牙利人在新成立或扩大的邻国中残酷地沦为少数民族:罗马尼亚得到了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的一部分,捷克斯洛伐克接管了斯洛伐克和次喀尔巴阡山鲁塞尼亚,而伏伊伏丁那和巴纳特的另一部分则归属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即未来的南斯拉夫王国。奥地利夺回了布尔根兰州。

除了这些领土损失,匈牙利还必须接受重大的军事限制和战争赔偿。条约解除了匈牙利的武装,极大地限制了其军队规模,并严重削弱了其经济,而匈牙利的经济在战后的动荡中已被削弱。

在匈牙利的集体记忆中,《特里亚侬条约》很快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创伤。它标志着匈牙利千年历史的终结,激起了人们深深的不公正和屈辱感。强加的重新划分不仅被视为不公正的惩罚,也被视为对匈牙利民族身份的否定。在整个二战期间,这种被剥夺的感觉助长了匈牙利社会和政治中一场声势浩大的修正主义运动。

Fin des années 1920

无标题段落

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特里亚侬条约》造成的深重创伤之后,匈牙利实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和适度的经济复苏。然而,这是一个脆弱的时期,其特点是社会紧张局势和一个失去了三分之二领土的国家的重建。尽管环境艰难,各机构仍在努力巩固。

Début des années 1930

无标题段落

全球经济危机重创匈牙利。失业率上升,贫困蔓延,民众饱受经济放缓的影响。匈牙利领导人将这些困难归咎于《特里亚侬条约》强加的领土损失,并指责西方列强,尤其是协约国背叛了他们。这种复仇情绪导致匈牙利加强了与欧洲崛起的专制政权--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意大利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的联系,希望收复失地。

1920-1938

制定反犹太法律

1920 年,匈牙利出台了一项数字条款,对大学录取犹太学生的人数进行歧视性限制。这是欧洲第一部此类法律。这一措施标志着排斥和边缘化犹太人政策的开始,并在多年后愈演愈烈。1938 年,第一部反犹太法律获得通过,限制了犹太社区的公民权利和经济权利。其他类似法律接踵而至,加剧了对犹太人的迫害。

1941

站在德国一边参战

在米克洛什-霍西(Miklós Horthy)摄政期间,匈牙利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站在纳粹德国一边,主要是反对苏联。霍西希望收复一战后失去的领土。然而,1943 年对德军不利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促使摄政王采取了矛盾的战略。他试图安抚西方盟国,承诺防止大规模驱逐犹太人,同时继续与希特勒结成军事同盟,与苏联作战。

1944

德国占领和恐怖活动的兴起

面对霍西的犹豫不决,纳粹于 1944 年 3 月占领了布达佩斯,迫使摄政王退位。他们让法西斯箭十字党的领导人费伦茨-萨莱西(Ferenc Szálasi)担任政府首脑,这是一个合作主义和极端主义政权。当时占布达佩斯人口约 20% 的犹太社区被限制在以 Dohány 街、Király 街和 Károly 大道为界的犹太区内。全国各地加速了向灭绝营的驱逐。在大屠杀期间,总共约有 565 000 名匈牙利犹太人被杀害。

Janvier-février 1945

解放布达佩斯

1945 年 1 月,红军越过匈牙利边境。经过血腥围困和激烈战斗,布达佩斯于 1945 年 2 月 13 日获得解放。布达佩斯满目疮痍:所有桥梁被毁,城堡成了废墟,四分之三的公共建筑遭到破坏,大部分建筑无法居住。匈牙利失去了近一半的工业和铁路基础设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1945-1949

逐步建立共产党政权

战后,匈牙利共产党人在苏联的支持下,采用一种被称为 "萨拉米香肠法 "的战术,一片一片地逐步消灭他们的政治对手。尽管小农党在 1945 年 11 月的选举中获胜,但共产党的统治力却日益增强。1949 年,他们独揽大权,建立了独裁政权。

1949-1955

马蒂亚斯-拉科西领导的斯大林时期

在忠于斯大林的马蒂亚斯-拉科西(Mátyás Rákosi)政权统治下,匈牙利经历了一段黑暗时期。国家遭受了残酷的镇压:粮食短缺、住房危机、严厉的新闻检查、大规模逮捕、强迫流放和政治暗杀是这些年的特点。人民生活在恐惧和匮乏之中,而经济则完全由国家管理。

1953

斯大林之死与纳吉-伊姆雷的改革尝试

斯大林去世后,政治解冻期开始。纳吉-伊姆雷(Imre Nagy)被任命为总理,并开始了一系列渐进式改革:降低物价、重新开放小企业以及释放许多政治犯。这些措施旨在改善日常生活,放松斯大林主义的控制。然而,这些改革令莫斯科感到担忧,最终召回了拉科西。

Octobre 1956

人民起义和苏联入侵

受波兰学生运动的鼓舞,以及对拉科西回国的愤懑,成千上万的匈牙利人于 1956 年 10 月在布达佩斯举行示威游行。起义于 10 月 23 日爆发,民众要求结束共产党政权并获得更大的自由。红军迅速进行暴力干预,镇压了起义。约 2000 名起义者被打死。重新掌权的纳吉-伊姆雷于 1958 年被捕并被处决。

Après 1956

雅诺什-卡达尔政权

忠于莫斯科的雅诺什-卡达尔(János Kádár)就任政府首脑。他坚定地统治着匈牙利,但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他的政权演变成了一种 "软独裁"。经济更加灵活,政治体制部分开放,匈牙利因此获得了 "苏联阵营中最同性恋的军营 "这一讽刺性的绰号。这段相对稳定和温和自由化的时期与邻国更严厉的政权形成了鲜明对比。

Années 1980

共产党政权的衰落和终结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停滞、债务增加以及意识形态合法性的丧失削弱了卡达尔的政权。1989 年,年迈多病的卡达尔被赶下台。他的继任者开始了民主过渡进程。1989 年 10 月,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正式解体,匈牙利成为匈牙利共和国。1990 年 4 月,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自由选举,标志着共产主义政权的彻底终结。1999 年 3 月 12 日,匈牙利加入北约。

2002

创纪录的大选和左翼的胜利

2002 年 4 月,匈牙利议会选举的投票率创下 1990 年首次自由选举以来的最高记录:第一轮投票率为 70.43%,第二轮投票率为 73.47%。

由 Péter Medgyessy 领导的左翼联盟赢得了议会 386 个席位中的 198 席,其中包括匈牙利社会党(MSZP)的 178 席和自由民主党联盟(SZDSZ)的 20 席。

2004

加入欧洲联盟

2004 年 5 月,匈牙利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几个月后的 9 月,匈牙利社会进步党成员费伦茨-久尔恰尼接替佩特-梅杰希出任总理。尽管 2006 年中左翼联盟再次赢得了议会多数席位,证明了匈牙利对其领导的相对信任,但久尔恰尼的执政以改革和日益紧张的政治局势为标志。

2008

融入申根地区

2008 年 1 月1 日,匈牙利加入申根区,取消了与其他成员国的陆地边境管制。这一举措促进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巩固了匈牙利对欧洲一体化机制的参与。

2010

菲德斯重新执政,右翼势力接管布达佩斯

在 2010 年 4 月的议会选举中,人民民主党取得压倒性胜利,获得议会三分之二多数票。维克托-欧尔班再次成为总理。
10 月的市政选举证实了该党的进步,该党自 1990 年以来首次控制了布达佩斯,选举伊什特万-塔罗斯(István Tarlós)为市长,标志着首都政治的重大转变。

2012

新宪法

2012 年 1 月1 日,匈牙利通过了新宪法,该宪法因其保守和民族主义倾向以及对司法、媒体和其他机构的改革而饱受批评。这些改革引发了匈牙利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尊重法治和民主价值观的担忧。

2014

确认菲德斯的权力

2014 年 4 月,人民民主党再次以三分之二多数票赢得议会选举,巩固了维克托-欧尔班的政府首脑地位。

2018

选举胜利与欧洲程序

2018 年 4 月,人民民主党再次赢得议会选举,巩固了其在议会中的多数地位。维克托-欧尔班开始了他的连续第三个任期。他领导的执政联盟再次在议会中占据三分之二多数。

2022

无标题段落

2022 年 4 月,维克托-欧尔班自 2010 年以来首次在投票箱前面对团结一致的反对党,试图夺走他连续第四次当选的机会。然而,他所在的政党以 54% 的优势赢得了议会选举。

2023

统一一百五十年

2023 年是布达、奥布达和佩斯统一 150 周年。为纪念这一时刻,正在组织近 100 项活动,这些活动将持续到 2024 年。例如,链子桥将于 2023 年秋季重新开放,布达佩斯马拉松将于 10 月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历史博物馆将举办新的展览,酒店将重新开业或落成......

2024

无标题段落

匈牙利于 7 月1日至 12 月 31 日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

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寻找独一无二的假期优惠

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组织您的旅行 en Hongrie
运输
住宿和停留
服务/现场

发现 la Hongrie

布达佩斯是大多数旅行者的起点,因为它是布达佩斯的必游之地,也是国际航班的抵达点,即使火车可以运行,布达佩斯仍是旅行的首选。不过,托卡伊葡萄酒产区、巴拉顿湖和北部山区等偏远地区也值得一去。根据您的旅行风格,您可以选择城市、乡村或主题度假。至于住宿,建议您在旺季提前预订,尤其是在布达佩斯。在布达佩斯,公共交通非常高效,但租车则能让您更自由地游览。最后,考虑一下如何组织您的旅行:有些人喜欢量身定制的旅行,而有些人则喜欢组织好的旅行团,这样后勤工作会更轻松。

发送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