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宗教
佛教约占总人口的 10%,天主教约占 8%,新教约占 0.5%,伊斯兰教信徒不足 10 万人。至于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的教派,漕达教约占人口的 2%,和好佛教占 1.5%。需要指出的是,越南宗教信仰的统计数据因资料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些政府资料显示,超过 80% 的越南公民声称自己 "没有宗教信仰"。有关越南宗教活动的社会学调查通常会受到当局的审查。也不应排除多重效忠的可能性:一些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人愿意去教堂和/或佛塔,并进行祖先崇拜。
越南的宗教生活仍然受到严密监视。国会于 2016 年 11 月通过的新《信仰与宗教法》于 2018 年 1 月1 日生效。宗教组织现在拥有合法地位,无需向政府登记。法律还明确规定,"破坏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环境或道德的宗教活动,以及可能损害社会、健康或危及人类生命的活动(......)均在禁止之列"。 宗教团体和众多协会对该法提出了严厉批评,指责该法是镇压的烟幕弹。某些表述如 "公共安全 "并无特定含义,使得该法被用来对付政治反对派。实际上,宗教自由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当局。在塔尼阮(Tây Nguyên)高原地区,福音派新教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尤其受到严密监控。安全部队--通常身着便装--会毫不犹豫地对某些被视为敌视国家和共产党的宗教人士进行暴力干预,或者在国家与被任意剥夺财产的宗教团体之间发生土地纠纷时进行暴力干预。
祖先崇拜
越南人的日常精神生活与祖先崇拜、精灵崇拜和对农历的尊重有关,农历标志着周期、节日和季节。祖先崇拜往往被错误地与佛教或儒家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但越南的祖先崇拜实际上早于这些宗教和道德戒律的建立。祖先崇拜代表了越南人民的基本信仰,它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死者的灵魂在死后依然存在,并保护着他的后代。肉体消失后,灵魂会长途跋涉前往天界,即神仙的居所,偶尔会从那里回来帮助家人。游荡的灵魂需要活人的贡品、祈祷和供奉,才能从这些迁徙中获胜,避开邪灵设置的陷阱。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祖先祭坛(ban tho)。祭坛上有逝者的照片、供奉亡灵的牌位、烛台、水果和鲜花供品以及几支香。
对天才的崇拜
对神灵的信仰建立在一个两极世界的概念之上,这个世界由 "下面 "的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组成,无形世界由各种超自然生物组成。每个村庄都有一个或多个超自然生物,它们被安置在专门供奉它们的圣地或庙宇中。风之精灵、丰收精灵、婚姻精灵、生育精灵以及所有邪恶的精灵......在家中,"家庭三位一体 "的祭坛(不要与祖先祭坛混淆)上摆满了祭品,供奉着炉灶精灵、土壤精灵和大地女神。精灵们并不长期居住在房屋或寺庙中,他们的肖像只在重要节日和仪式时才会出现。其余时间,它们独自居住在屋外或村庄外围的小石龛里。每逢节庆日,神像都会身着最华丽的服饰被抬到村子里。
佛教
佛教大约出现在公元2世纪的越南。印度商人沿陆路和海路南下,中国巡回僧侣则从广州经越南北部前往印度或西藏。长期以来,越南人一直忠实于他们的万物有灵论传统,佛教慢慢地在越南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直到10世纪,佛教成为官方宗教,特别是在李氏王朝(1009-1225 年)时期,佛教才真正流行起来。十二世纪,大量寺庙(den)和佛塔(chua)被修建起来。大约在十五世纪,佛教的影响逐渐减弱,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如今,近 80% 的越南人自称是佛教徒(约有 1000 万信徒)。然而,原始教义仍然是少数人(约 10%)的专利,他们信奉冥想。工人阶级通过烧香拜佛,同时也不忘祭拜祖先和神灵。除了鸠摩罗什,信徒们还崇拜多位佛陀,尤其是阿弥陀佛(Quân Am),他是观音菩萨和赐予孩子的人。
佛教仍然是该国的主要宗教,但受到当局的严格控制。一个持不同政见的教会--越南统一佛教会(UBCV)(持不同政见者 Thich Quang Do 是该教会的领导人之一)经常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其一些成员经常因 "损害国家利益 "而受到审判和监禁。1981 年,越南佛教教会(VBC)成立后,UBCV 在越南被取缔。
天主教
在越南语中,天主教被称为Thiên chuagiao(天主的宗教)、Ki tô giao(来自 Christos 或 Christ,在越南语中发音为 Ki tô)或Công giao(普通宗教,译为天主教的原意:普世),约有 700 万信徒。由于一份取缔基督教的诏书将矛头指向了一个 "名叫伊尼-库(I-ni-Khu)的来自海洋的人",我们知道第一位进入越南的牧师是在 1533 年之前,他的名字叫伊格内修斯(Ignatius),可能是葡萄牙人,而且他可能是经由马六甲抵达的,马六甲在 1511 年被阿尔布开克征服。17世纪,通过来自澳门的葡萄牙耶稣会士,越南天主教才真正兴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亚历山大-德-罗兹(Alexandre de Rhodes)这一伟大人物崭露头角,并于 1664 年成立了巴黎外方传教会(MEP),负责向越南传教。
在阮朝时期,明孟(Minh Mang)皇帝对越南天主教社区进行了长期迫害。根据儒家逻辑,越南天主教徒拒绝祖先崇拜,触动了皇室合法性的根基。作为颠覆分子,他们还被指控支持法国的侵略。迫害和屠杀一直持续到 1885-1886 年。1988 年,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将 1745 年至 1862 年间死于酷刑的 117 名越南殉教者封为圣徒。越南政府拒绝承认这些册封,因为它们涉及 "法国殖民主义者的党羽[......]因叛国罪被判处死刑"。这些历史情况对越南教会与政治当局之间关系的性质产生了持久的影响。1954 年,《日内瓦协定》签订后,绝大多数天主教徒选择离开共产党统治的北方,流亡到西贡统治的南方。在与法国殖民主义合谋之后,共产党政府谴责了与美帝国主义的勾结。共产党政府与越南天主教徒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但也有过紧张时期,特别是由于国家没收教会财产引起的纠纷。2007 年 1 月 25 日,阮晋勇总理对梵蒂冈进行了正式访问,他是河内共产主义政权首位受到宗座接见的代表。这次会晤标志着越南与罗马教廷可能建立外交关系的重要一步。在2015年2月14日的主教会议上,河内大主教皮埃尔-阮文永(Pierre Nguyên Van Nhon,76岁)被教皇方济各晋升为红衣主教。
新教
1911 年,随着基督教与传教士联盟(CMA)在越南岘港开始传教活动,福音派传入越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南的福音派基督徒群体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信徒人数已超过一百万。在苗族中取得的进展最为显著。在某些少数民族(苗族、道族、阮高原少数民族)中,新教与在美国避难的侨民所支持的独立要求并行不悖。他们大力游说国会,福音派教会与越南政府之间的关系因美国大使馆的干预而变得十分密切,这常常成为两国之间的摩擦点。政府通过系统地摧毁被视为非法的礼拜场所,以及自 2001 年起在法律上承认(事实上是托管)南越福音教会,确保对该运动的严格控制。
伊斯兰教
与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印度尼西亚相邻,越南的穆斯林社区很小,不到10万人。据说,早在十世纪末,伊斯兰教就已传入占婆王国,但在十五世纪这些王国衰落时才真正发展起来。许多占族人原来的宗教是婆罗门教,后来移民到高棉王国(柬埔寨),在那里他们被穆斯林马来人改信伊斯兰教。回国后,他们是王国内第一个小的穆斯林社区的起源,而这些王国大多仍然忠于婆罗门教。在18世纪,由于高棉王国和越南王国之间的冲突,另一个重要的社区在今天的越南城市Châu Dôc附近找到了避难所。
占巴尼和占伊斯兰。这些不同的历史情况解释了越南占族穆斯林形成的两个区块:中部(宁顺和平顺)的占族巴尼和南部(Châu Dôc和胡志明市附近)的占族伊斯兰。前者信奉一种非常异端的伊斯兰教,受到婆罗门教和本土传统的影响。穆斯林的仪式被扭曲了,该群体生活在伊斯兰世界的边缘,不懂阿拉伯语,也不去朝圣。妇女去清真寺选择丈夫,丈夫必须住在妻子家的房子里。另一方面,受马来西亚影响较大的占族伊斯兰教则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仪式。根据政府消息,胡志明市现在有14座清真寺;越南穆斯林社区约有十万名信徒,其中一半分为占族伊斯兰教和占族巴尼。
Caodaism
1925 年,殖民政府公务员 Ngô Minh Chiêu 在科钦钦纳(今越南南部)创立了一个综合的千禧年宗教,据说他曾多次显灵,并与一个名叫高台的灵魂接触,高台要求以象征性的眼睛的形式来代表他。受佛教启发,高台教是一种宗教融合主义,它将越南信奉的所有宗教都置于高台教的最高权威之下。高台教是所有宗教的共同宗教,代表着最新的神启。该教义还受到基督教和共济会等西方信仰体系的启发,耶稣、穆罕默德和孔子等先知,维克多-雨果、孙中山、圣女贞德、巴斯德、列宁和温斯顿-丘吉尔等圣人都被置于同一地位。 自 1926 年 4 月起,高台教经历了几次分裂。泰宁教派的教廷设在同名的省(湄公河三角洲),但该教派成功地战胜了对手,成为霸主。除了宗教方面,该教派还发挥了重要的政治作用。在日本占领期间,该教派建立了一支民兵队伍,与法国人敌对。在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期间,该教派或多或少地站在了法国人一边,以换取泰宁地区事实上的自治。1955 年,吴廷琰接管了教派,导致民兵解散,但在吴廷琰被暗杀后,民兵又重新成立,并开展反共行动。该教派在 1975 年后受到迫害,现在恢复了一定程度的自由,拥有约 200 万信徒。
华昊
受佛教启发,这个民族主义教派于 1937 年由来自湄公河三角洲 Châu Dôc 省 Hoa Hao 村的 Huynh Phu Sô(1920-1947 年)创立,他被称为 "疯和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日本人合作后,1946 年 6 月,仇视法国人的 Huynh Phu Sô在一支 5 万人的武装民兵支持下成立了越南国家社会主义党(Dân Xa)。1947 年,胡福寿被越共暗杀,越共认为他是一个危险的对手。他的继任者 Nam Lua(五火)拉拢了法国人,法国人任命他为将军。
和好教义以胡福寿的预言为基础。他宣扬清净的佛教,主张摒弃一切迷信,简化宗教仪式和典礼。150 万信徒(主要在湄公河三角洲)每天祈祷两次。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敬,男子不得剪胡须或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