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穆赞--画家的灵感之源

19世纪,风景画在利穆赞地区达到了顶峰。从 1830 年到 1930 年的一个世纪里,克罗桑特一直是户外风景画的圣地。不得不说,这些美丽的风景并没有逃过艺术家们的眼睛,他们追求的是最原始意义上的 "风景如画",即值得一画的风景:三条湍急的河流,大克勒兹河、小克勒兹河和塞代尔河,穿过花岗岩高原,插入峡谷,蜿蜒在高高的悬崖上。许多画家,主要是印象派画家,还有浪漫派、学院派、野兽派、表现派和立体派画家,都曾来此寻找灵感,因此这里被称为 "画家之谷"。

1830 年后不久,儒勒-杜普雷(Jules Dupré)发现了这些风景,他的父亲在库萨克(Coussac)经营一家瓷器厂。杜普雷的父亲在库萨克(Coussac)经营一家瓷器厂。圣于里耶(Saint-Yrieix)的地平线上有古老的树木和青翠的牧场,这是杜普雷的第一位空间大师。随后,大自然的伟大观察家泰奥多尔-卢梭(Théodore Rousseau)在这里接受了风景画的基础训练。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在1849 年至 1864 年间五次来到利穆赞地区,每次至少停留两个月。根据他笔记本上的记录,他在格拉内河畔找到了灵感,"大自然是永恒之美"。今天,您可以发现柯罗的 "柯罗遗址",这里是他钟爱的绘画之地,河水在山谷中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在岩石间蜿蜒流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里 风景绝佳。 1889年,克劳德-莫奈在《Fresselines》一书中写道:"这里的景色极美,野性十足 "。他被这片"阴郁之美"的土地迷住了,他"以为自己第一次就能 画好",但这几乎让他发疯,因为它们太难画了。他创作了大约三十幅作品,现藏于美国。阿尔芒-纪尧民在 1893 年发现了克罗桑特,并几乎完全从这里汲取灵感,力求将其粗犷、简单和坦率的本质表现出来。他在信中写道:"世界上可能有一个国家像克罗桑特一样美丽,而且更美,我简直不敢相信"。在与莫里斯-罗利纳特(Maurice Rollinat)和莱昂-德特罗伊(Léon Detroy)会面之后,保罗-马德琳也发现了克勒兹,并在 25 年里每年秋天都住在克罗桑。他主要画秋天的风景,"铜色和紫水晶色的和谐组合"。Fernand Maillaud在盖雷(Guéret)买了一块地,并在上面建了一座房子(现在对游客开放):在他丰富动人的作品中,他描绘了荒原的诗意、高高的花岗岩山脊、村庄集市和耕畜。

要想了解更多关于 "克罗桑画派 "和这一创作热潮的信息,千万不要错过参观克罗桑的莱比纳特旅馆(Hôtel Lépinat),这里曾经是艺术家们的乐园,现在是克勒兹山谷画家研究中心。

其他利穆赞地区也吸引了其他艺术家。挪威 "奔流 "画家弗里茨-托洛(Frits Thaulow)和历史画家朱利安-勒布朗(Julien Le Blant)都受到博略和多尔多涅河岸的吸引和启发。Tour du Monde》杂志的漫画家和插图画家加斯东-维利耶(Gaston Vuillier)则将目光投向了吉梅尔-莱斯-瀑布(Gimel-les-Cascades)。威廉-迪迪埃-普热(William Didier-Pouget)描绘了奥巴津(Aubazine)和上多尔多涅省的布吕耶尔(Bruyère)风景。弗朗西斯-毕卡比亚(Francis Picabia)在克勒兹地区创作了约二十幅介于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之间的画作:他将风景分割开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重构,并以几何的方式处理塞代尔河,尤其是在《克勒兹的风景》(1912 年)中。

那么今天呢?

克勒兹河谷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艺术创作的温床,它不断激发着当代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使他们对这里的风景有了新的认识。亨利-奎科(Henri Cueco)是一位画家和作家,1929 年出生于乌泽尔切,2017 年在巴黎去世(他还因长期参与法国文化项目 "Des Papous dans la tête "而闻名),他的灵感主要来自家乡科雷兹。作为一位多产的艺术家,他的风景画采用了多种技法和媒介:油彩、丙烯、铅笔、印度墨水,这位画家是个 "全才",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他的感受力。2001 年,《La Petite Peinture》(由 Cercle d'art 出版)以书籍的形式再版了从他的笔记本中摘录的 155 幅关于科雷兹乡村主题的作品。Claude Roucard1937 年出生于 Brive,他也从科雷兹的风景中汲取灵感,根据反复出现的主题创作作品:一棵山毛榉树、一棵栗子树、一个干草堆等。Olivier Masmonteil是国际当代舞台上著名的利穆赞画家:他是一位奇思妙想的风景画家,从沃尔特-迪斯尼的动画片和普桑的画作中汲取灵感,用电光色彩重塑了这一至今被忽视的画种。

当代绘画还有其他形式,尤其是街头艺术。在乌泽尔切(Uzerche),昔日的纸板厂被改造成了一个在中世纪小镇中出人意料的地方:自 2017 年起,"la Graffeterie "成为了一个街头艺术的专门场所。这幅占地 250 平方米的不朽壁画是艺术家 Yseult "YZ "的作品。

在街头艺术的世界里,Sêma Lao是一位出生于利摩日的当代艺术家,如今已家喻户晓。她的标志是什么?面孔。她在 Beaublanc 体育中心的入口处为篮球运动员理查德-达库里(Richard Dacoury)画过肖像,在约翰-列侬文化中心为马丁-路德-金画过极富个人色彩的肖像,在 Chinchauvaud 街的 Restos du Cœur 餐馆画过 Coluche......漫步其中,您会发现她的作品生动感人。

利穆赞地区的美术蓬勃发展,有许多活动不容错过。费蒂亚特的国际粉彩画节是粉彩画艺术家的标杆:每年七八月间,在乔治-布拉森斯空间(Espace George Brassens),来自法国和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的300幅作品都会展出,令参观者大饱眼福。此外,圣尤斯特勒马特尔(Saint-Just-le-Martel)还举办国际漫画、新闻和幽默绘画沙龙(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 Caricature, du Dessin de Presse et d'Humour)。这项活动每年都会举办展览、表演和签名售书活动,至今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150 多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和漫画家汇聚在这个风景如画的村庄,发挥着重要作用。

壁画

利穆赞大区的教堂里也有一些精美的中世纪和现代壁画。巴尼泽的圣苏尔皮斯教堂(Saint-Sulpice)拥有一座真正的宝库:2021 年发现并修复的中世纪绘画。利摩日(Limoges)的圣朱尼恩教堂(Collégiale de Saint-Junien)是利穆赞大区最大、最古老的罗马式教堂之一,其罗马式壁画是不可错过的。Les Salles-Lavauguyon 的 Saint-Eutrope 教堂拥有欧洲最独特的罗马式壁画。这些彩绘装饰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被发现,揭示了超过 250 平方米的特殊绘画。在费勒坦(Felletin)的圣瓦莱里教堂(Sainte-Valérie),您会发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壁画。

俄罗斯画家尼古拉-格雷斯尼(1912-1985 年)的彩色壁画也值得一看。尼古拉-格雷斯奇尼(Nicolas Greschny)是可追溯到14世纪的伟大壁画家家族的继承人。他深受拜占庭风格的启发,被视为艺术大师。他绘制了圣雅克-勒马耶尔教堂(奥赞斯)、利摩日的圣-让娜-达克教堂和罗什舒阿特的圣-索韦尔教堂。

最近,苏-帕萨特(Sous-Parsat)的圣托马斯-德-坎特贝里(St Thomas de Canterbery)教堂也进行了街头艺术改造,由当地艺术家加布里埃尔-沙布雷(Gabriel Chabrat)创作壁画和彩色玻璃窗。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永恒之地。阿纳克-蓬巴杜(Arnac-Pompadour)的圣布莱斯小教堂也值得一游,艺术家安德烈-巴西利尔(André Brasilier)花了近 5 年时间在这里创作了一幅占地 300 多平方米的巨幅壁画。

不寻常的故事:克罗克的格尔尼卡

说到绘画......档案有时会带来惊喜。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档案显示,西班牙共和政府的最后一位首脑为了躲避佛朗哥主义和迫害,流亡了一年,并于 1941 年在克罗克找到了避难所。他就是弗朗西斯科-拉尔戈-卡瓦列罗。正是他委托巴勃罗-毕加索为 1937 年巴黎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创作一幅画作。这幅作品后来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格尔尼卡》。

为了向这位尊贵的客人表示敬意,克罗克镇镇长决定在村里展出这幅画的复制品。毕加索基金会购买了这幅画的版权,卡茨公司复制了一幅高分辨率的照片,并于 2016 年(4 月 26 日,格尔尼卡被炸周年纪念日)将其安放在克罗克的大路(Grande Rue)上,距离教堂仅一箭之遥,弗朗西斯科-拉尔戈-卡瓦列罗下榻的酒店就在对面。他可以从窗户看到这一幕。

摄影呢?

为利穆赞的魅力所倾倒的不仅仅是画家。

从 1870 年起,克勒兹山谷也是普拉西德-维多(Placide Verdot,1827-1889 年)等摄影师发展摄影技术的地方。1907 年,使用卢米埃尔兄弟工艺拍摄的第一批法国风景自动黑白照片就是在该山谷拍摄的。这股热潮有许多历史原因:1854 年连接巴黎和克勒兹的铁路开通、克罗桑的莱比纳特客栈的欢乐气氛、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而最重要的是,风景画所具有的无敌力量。

著名摄影师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在寻找失落的天堂时,也曾多次前往利穆赞地区,先是在科雷兹(Corrèze)度过童年时光,然后在 20 世纪 30 年代至 1991 年期间在洛特省的圣塞雷(Saint-Céré)逗留。在利穆赞旅行期间,他使用 Rolleiflex 相机拍摄了 1951 年圣莱昂纳尔(Saint-Léonard)五金节期间的圣徒崇拜。旅行途中,他来到皮埃尔-布菲尔。在奥布松,他被织布工人的工作深深吸引;在维亚农(科雷兹,1964 年),他跟随水边的小渔民;在拍摄利摩日 Tharaud 工厂的瓷器工人时,他赞美工作的高尚。他还乐于与他的两位利穆赞同僚--记者兼作家罗伯特-吉罗德(Robert Giraud)和画家让-约瑟夫-桑福什(Jean-Joseph Sanfourche)叙旧。

第 7 件艺术品呢?

电影业也不甘示弱!许多电影都是在利穆赞地区拍摄的。

1960年,让-马莱(Jean Marais)登上了位于奥尔古斯堡(Bort-les-Orgues)的瓦尔城堡(Château de Val),拍摄了安德烈-胡内贝勒(André Hunebelle)与让-罗什福尔(Jean Rochefort)、埃迪-米切尔(Eddy Mitchell)和菲奥娜-杰琳(Fiona Gélin)合作的《卡皮坦》(1984)。查泰莱夫人》(2006 年,帕斯卡尔-费兰 Pascale Ferran 饰)的故事发生在科雷兹省 Marcillac-la-Croisille 郊区。该片获得了五项凯撒奖。秘密》(Un secret)(2008 年,克劳德-米勒导演)的部分场景在克勒兹地区拍摄。泽维尔-波伏瓦(Xavier Beauvois)导演在《花园》(2017 年)中选择了上维埃纳省的一些小镇作为拍摄地,包括索利尼亚克(Solignac)和勒多拉特(Le Dorat)。娜塔莉-贝伊(Nathalie Baye)和她的女儿劳拉-斯梅特(Laura Smet)主演了这个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故事。最近,改编自西尔万-泰松(Sylvain Tesson)自传体故事、由让-杜雅尔丹Jean Dujardin)主演的《黑夜之路》(Sur les chemins noirs,丹尼斯-英伯特,2023 年)将观众带到了克勒兹。这份名单还可以无限延伸下去,但让我们以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老电影作为结尾。阿兰-科诺(Alain Corneau)的《世界的早晨》(Tous les matins dumonde)在鲁格纳特的穆蒂埃德阿洪修道院(Moutier d'Ahun Abbey)和博多城堡(Château Bodeau)拍摄,描写了17 世纪作曲家马林-马莱(Marin Marais)的一生,以及他与另一位作曲家让-德-圣-科隆布(Jean de Sainte-Colombe)的关系。这部根据帕斯卡尔-基尼亚尔(Pascal Quignard)的小说改编的华丽影片由让-皮埃尔-玛丽埃尔(Jean-Pierre Marielle)和纪尧姆-德帕迪约(Guillaume Depardieu)等人主演,在 1992 年获得了包括最佳配乐在内的七项凯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