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制品和竹制品

达雅克人,特别是伊班人、卡扬人、槟榔屿人和肯雅人,已经掌握了用藤条、竹子、棕榈叶或扁担手工编织篮子的非凡技艺。藤条和竹子都是可以用来制作篮子的材料,它们结实、灵活、防水,是在热带雨林中使用的基本材料。这些部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各种大小的篮子来运输货物、收割庄稼、储存物品或装饰长屋。这些篮子通常装饰有每个部落独有的图案。长屋是家庭聚会、用餐和社区交流的场所,长屋的中心部分是由部落妇女编织的地毯,地毯上的图案千变万化、错综复杂。她们还制作描绘植物、造型动物和神话符号的挂毯(伊班 pua kumbu)。部落的女儿们帮助母亲收割和加工藤条和竹叶。男人们也不甘示弱,制作 "渔网 "和其他狩猎用具。

树皮纤维中的文章

过去,岛上的原住民不懂纺织技术,或者没有能力从商人那里购买纺织品,他们就用 Tekalong 树Artocarpus elasticus)的树皮纤维制作织物这种树属于桑科植物,可以长到 45 米高。如今,这种热带雨林纺织品被用来制作用于运输货物的篮子的带子。居住在沙捞越岛东部、文莱、沙巴和加里曼丹的伦巴旺族(Lun Bawang)仍在使用这种纤维编织五颜六色的服装和牛仔帽。

纺织品

伊班妇女制作一种名为伊卡特(ikat)的独特纺织品。这种工艺由一代又一代的妇女完善而成,先将纺织品的线打结,形成图案,然后再浸入染料浴中。当丝线铺在织布机上时,复杂的图案就开始出现了。每个社区特有的图案都是由母亲传给女儿的。伊班织工在几十年前才发现丝绸,丝绸提高了纺织品的色彩和质量。较小的伊卡特是专门为旅游市场生产的。

宋凯特(Songket)是一种传统上为皇家宫廷生产的织金锦缎。这种技术可以追溯到婆罗洲古代苏丹国时期:文莱和桑巴斯。如今,宋凯特织工只接订单,主要是为富裕家庭的婚礼等特殊仪式提供珍贵织物。一些作品在奢侈品专卖店出售。

蜡染

蜡染是爪哇(印度尼西亚)特有的印花技术织物。这种技术也是婆罗洲和马来西亚文化的一部分。穿上它就像穿上了纱笼,表达了穿着者的身份。

在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每个省都使用特定的图案。在中加里曼丹,蜡染结合了爪哇印花技术和达雅克图案:这就是斑点线蜡染,尤其是达雅克人在各种文化节期间穿着的蜡染。在东加里曼丹,蜡染以橙色、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图案灵感来自大自然。在北加里曼丹,蜡染以动物和植物图案诠释达雅克哲学。南加里曼丹的班贾尔(Banjar)族将蜡染用作治疗穿戴者疾病的一种手段,一种颜色代表一种身体或精神问题。最后,西加里曼丹的蜡染被称为 "tidayu",代表了该省的文化多样性,在这里,达雅克人、马来人和华人毗邻而居。在婆罗洲,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和沙巴州都有灵感来自达雅克文化的蜡染。在吉隆坡,您还能找到设计更为古典的蜡染。在婆罗洲和吉隆坡的商店里,您可以买到即穿的蜡染布,也可以按米购买,如果您想用这种极好的织物作为装饰或其他元素的话。

木雕

木雕是达雅克人精通的技艺。用铁木或贝里安木雕刻的达雅克人雕像深受收藏家追捧,可以卖出天价。婆罗洲的不同社区都擅长这种部落艺术,由于使用的木材经久耐用,有些雕像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加里曼丹的Hampatong塑像尤其珍贵。凯尼亚和克扬族雕刻了高达 10 米的巨大木制葬柱(kelirieng),用于安放酋长的遗体。这些由贝里安木雕刻而成的木柱可以抵御潮湿的热带气候。在沙捞越已经发现了超过 300 年历史的凯里陵,现陈列在古晋的沙捞越州博物馆。除了通常价格昂贵的守护神雕像外,您还可以找到一些小物件,如珠宝、饰有神话人物的克里斯礼刀、盾牌、乐器、面具、护身符、护身符等。

在哪里可以买到纪念品?

当然,您可以去任何市场,如哥打基纳巴卢的手工艺品市场,但要注意某些商品的真伪。如果您参观或住在长屋,那里的达雅克社区通常会出售各种当地制作的物品。博物馆也出售收藏品和各种纪念品。您还可以在大城市的艺术品和纪念品商店找到这些物品,如古晋的Unika BorneoTanoti或亚庇的Kadaiku

明智的建议

您可以在集市上讨价还价(但不能在商店里),所以不要剥夺自己的权利,这是民俗的一部分!在购物时,请优先考虑当地的手工艺人和生产者,因为不仅价格通常更有吸引力,而且您还能帮助当地人赚取收入。此外,您与卖家之间的交流也会比在商店里更有趣、更有建设性。如果您对某件商品心动,请不要犹豫,直接购买,因为您很可能在逗留期间再也找不到同样的商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