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据在婆罗洲特别活跃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称,该岛的热带森林拥有世界上 6% 的生物多样性。在这个岛上,生物物种在与大陆隔离的状态下进化,因此特有率特别高(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生物)。
然而,这个生态宝库现在正受到特别严重的砍伐森林行为的威胁。迄今为止,该岛已经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森林。在 1985 年至 2001 年期间,仅加里曼丹岛(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就失去了相当于比利时面积的森林。
造成这一损失的原因有很多:采矿活动、木材贸易,当然还有广为人知的棕榈油。仅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棕榈油产量就占全球产量的近 90%,而且还在稳步增长。在印度尼西亚,单一种植油棕榈树的面积从 1985 年的 60 万公顷增加到 2007 年的 600 万公顷。栖息地的丧失正在侵蚀许多物种,包括极度濒危的婆罗洲猩猩(Pongo pygmaeus)。这还不是全部:森林砍伐还导致了其他问题,如森林衰弱导致火灾日益频繁、干旱问题和土壤退化。
由于该岛被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个国家分割,缺乏统一性,使得森林保护变得更加困难。但这一时期至少已经过去,因为在 2007 年,三国签署了一项历史性协议,建立了一个 22万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名为婆罗洲之心。这一承诺促成了保护区的开发,并否决了道路、伐木和油棕榈树种植项目。
令人担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砍伐森林会带来许多灾难性后果,包括高碳排放。森林以其保留二氧化碳的能力而闻名,以至于被称为碳汇。不幸的是,砍伐的树木会释放出所有储存的二氧化碳。因此,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10ᵉ),而马来西亚则是 23ᵉ。
不过,这两个国家都在慢慢开始实施减排政策,不仅减少森林砍伐,而且不再使用煤电,尤其是在印尼,因为煤电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在 COP27 会议上,印尼从发达国家获得了 200 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停止使用煤炭并用可再生能源取而代之。由于这些努力,印尼和马来西亚都成功地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前者),稳定了排放量(后者)。
印度尼西亚的首都,即将成为婆罗洲?
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正在搬迁!原因是:这座城市已经完全无法居住。这座大都市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很快就会枯竭。人们还担心雅加达靠近构造断层,有可能发生灾难性地震。最重要的是,雅加达正在以每年 6 厘米的速度沉入水下,令人担忧。这主要是人口过剩造成的:首都市区有近 3500 万人口!这不仅意味着建筑物数量多、重量大,还意味着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从而削弱了土壤。因此,据估计,到 2050 年,雅加达可能会被水淹没!
因此,时间已经不多了,预计雅加达将在 2024 年收拾行囊,迁往 1000 公里以外的加里曼丹(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的一部分)。该城市已在建设中,计划人口为 500 万。然而,在决定迁都之前,并没有对在热带雨林中间建造一座巨型城市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任何研究。虽然政府承诺要建设一个与森林和谐共处的城市,但当地和国际非政府组织担心许多生物物种以及土著社区的栖息地会遭到进一步破坏。
婆罗洲国家公园
婆罗洲的三个共同国家都建立了保护区,以保护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些区域见证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意识,其管理程度各不相同,可以是保护区、保护区或国家公园,也可以是海洋或陆地保护区。
在马来西亚,位于沙捞越州的古农加丁国家公园因其居民之一而闻名:箭竹(Rafflesia arnoldii)。这种无叶寄生植物只有几根花丝,固定在藤本植物上,从中汲取能量。它唯一可见的特征就是它的花朵:世界上最大的花朵!基纳布卢国家公园(Kinabulu National Park)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里有该岛乃至马来西亚的最高峰:海拔 4095 米的基纳巴卢山。这里的热带雨林起伏不一,是徒步旅行者名副其实的天堂,他们可以尝试世界上最高的铁索桥。
在印尼方面,这些公园也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丹绒普汀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因为这里是众多生物物种的家园。该公园是世界上人猿数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岛上最大的卡扬门塔朗国家公园(Kayan Mentarang National Park)也是大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马来穿山甲、食蟹猕猴和穆勒长臂猿等其他濒危物种。
最后,文莱岛北部的乌鲁登布隆国家公园是苏丹国的骄傲。它被称为 "文莱的绿色明珠",拥有茂密的丛林,物种丰富迷人,如犀角犀鸟,这种鸟有一个巨大的喙,顶端有一个角。